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管理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期末考试论文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版权所有,翻版必究任课教师谭娟评分2013年6月21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管理目录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一)非正式群体及其提出(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类型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相似的经历(二)共同生活的地域和空间(三)共同的心理需要及层次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一)结构不稳定(二)感情色彩浓厚(三)有自然形成的领袖(四)信息沟通迅速、灵敏四.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一)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与引导(二)加强对正式群体的建设五.结论六.参考文献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等人才需求不断扩大,高校扩招已有几年了。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这一群体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对大学生的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和掌握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其规律对于加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真研究这些新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德育工作,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工作。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向积极有益的方向发展。关键字: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点管理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一).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及其提出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有两个或更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按其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经组织同意,并按照严格的程序批准成立的群体,如学校的各种社团;非正式群体是未经官方规定的群体,如同乡会,这种群体是人们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他是以成员的共同利益、爱好和友谊为基础存在的。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它是以个人感情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规定,不经上级同意,在学生中自然而然结合起来的小群体。这种自发形成的学生群体,大多依赖一定的自然条件。例如,教室的座位,家庭居住的地点或以前是同学等等。它一般存在于正式群体之中。在学校工作中,它首先是一群“合得来的朋友”是因兴趣和爱好相同、感情融洽等方面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无论是在创建班集体还是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非正式群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提出的。梅奥等人经过长达8年的实验研究(即“霍桑实验”)发现,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他认为,非正式组织是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正式组织只反映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关系,不能表现出他们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情感关系,而这种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梅奥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针对企业管理提出来的,但对高校的大学生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类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就是在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兴趣或爱好为基础的而形成的小团体。它能满足其成员的某种或多种需求。从形成原因上看,非正式群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友谊型——群体内部成员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兴趣与爱好而形成的,如轮滑小组等。2.地域型——由于家庭所在地相近而形成的,如老乡会等。3.利益型——因成员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大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的因素,当然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分不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相似的经历大学生几乎都有相似的经历,这让他们能够相互理解,从感情上容易接受彼此,进而结为非正式群体。并且大学生在学习压力上较轻松,这为他们发挥、发展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使一些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经常在学习之外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体会、互通有无、互相促进”,形成了的群体。(二).共同生活的地域和空间大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城市,甚至不同的省区,对于来自同一地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原有的亲和力,在新的环境下极容易形成类似“同乡会”的群体,有事互相照应。另外,同宿舍大学生由于相处空间距离近,交流的机会多,很容易形成形影不离的小群体。(三).共同的心理需要及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人有多层次的需求,而群体就具有满足需求的功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便产生最基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特别是一个富有成就的群体,能够增强成员的责任感。就如一名党员,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就会随时随地的提醒自己“不能给党丢脸”。当所归属的群体有了成就,成员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对其成员的成长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支持和鼓励作用。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所谓非正式群体它是以个人感情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规定,不经上级同意,在学生中自然而然结合起来的小群体。这种自发形成的学生群体,大多依赖一定的自然条件。例如,教室的座位,家庭居住的地点或以前是同学等等。它一般存在于正式群体之中。在学校工作中,它首先是一群“合得来的朋友”是因兴趣和爱好相同、感情融洽等方面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无论是在创建班集体还是在开展班级活动中,非正式群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结构不稳定。非正式群体的内部结构主要是情感因素而不是理智的因素促成的,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要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因此,非正式群体不总是处于稳定的和平衡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适应、不断地重新组合当中,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常将非正式群体视为一种不安定的力量。显然,正确地利用这种力量,对于达成组织目标有明显的效果。(二).感情色彩浓厚。这是非正式群体比较普遍而突出的特点。讲义气、友情为重往往是这类群体有意无意渲染和信守的致范。这种群体一般不带有政治色彩,多以兴趣相投和友谊为基础。这种特点是使得非正式群体的感性联系不够深刻和巩固,但却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三).有自然形成的领袖。每一个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领袖人物”,他不是由选举产生,而是靠威信自然形成,即所谓的“自然领袖”。“自然领袖”或许既不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也一般,但必定具有果断、讲义气、重交情等个性品质,从而得到有些同学的钦佩,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受到成员们心理上的拥戴。成为非正式群体的发起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言行往往左右该群体的成员行为,对其成员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常常比正式群体的领导更具有权威性。(四).信息沟通迅速、灵敏。由于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群体意识强烈,成员之间感情融洽,活动频繁,相互信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群体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特别畅通。因此,凭借人际沟通网络,不仅消息传递迅速,而且反应灵敏。同时,群体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自卫性,不轻易与外群体成员发生信息沟通。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高校扩招进程的加速以及加入WTO后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趋势,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如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为新特征等等,都需要通过掌握行为规律来提高管理的效能。所以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更显其重要性。四.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一).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与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不易掌握性,边界模糊性让我们很多时候无法认清究竟针对谁进行管理与引导。而其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更多的时候是利害并存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满足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又可能导致群体激情等消极影响。针对此特点,需加强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生理需求等,潜移默化的加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并提供相应的意见与引导,化解部分非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间或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间的对抗。趋利避害,使非正式群体的积性得到发挥,消极方面得到控制。(二).加强对正式群体的建设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根本原因是正式群体不足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针对这个原因,必须对现有的大学生正式群体进行加强建设。大学应鼓励学生创建社团,降低社团建立、宣传门槛。并尽量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并加强反馈机制,保留那些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活动项目,合理有计划的建设正式群体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发展需要。使正式群体真正成为受大学生接纳。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依托,使其减少对非正式群体的依赖;对具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并鼓励其存在,通过正式群体的认可,赋予非正式群体更高的意义。对于具有成为正式群体资质的非正式群体,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应当鼓励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的转换,从而扩大该群体受众面,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之外也能迅速成长。五.结论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活动的规律、目标的指向、构成的人员比较复杂,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直接、贴近。关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扬长避短,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在正式群体或组织不能满足大学生个人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它能补充正式群体或组织活动的不足,使大学生获得在正式群体或组织中不能满足的需要。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希望能更加关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一步研究探索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六.参考文献[1]高晨光,组织行为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2]戚建,良王晓大学生正式群体剖析[J]常熟高专学报第13卷第6期[3]魏彦红.《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必要性》.衡水师专学报.2000[4]施义慧,许淮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功能与引导[J]连云港化工高专学报第11卷增刊[5]沈晓艳.《青少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探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6]朱志忠.唐和平《.组织行为学》.2008年.105~106[7]庄国波.《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31~36
本文标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7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