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研究姓名:吕晓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教师:刘新平20090601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研究作者:吕晓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相似文献(2条)1.期刊论文吕晓.刘新平.李振波.LUXiao.LIUXin-ping.LIZhen-bo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初步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3)将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理论相结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内涵及基本特性,同时对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矛盾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高级、复合系统,水资源在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所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系统的基本矛盾主要是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及其导致的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间的不协调.2.学位论文侯钰荣塔里木河流域景观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的遥感定量研究2008以塔里木河流域植被为研究对象,将塔里木河流域1972年植被状况作为起点,在综合运用地面调查数据与CBERS-1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塔里木河流域1972年、2000年、2006年植被的景观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总结出34年期间,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的总体变化趋势,为正确评价生态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塔里木河流域自1972年下游断流后,下游植被发生巨大变化,上、中游由于农用地开垦严重和引水入库,天然植被也发生重大变化;通过数据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塔里木河流域1972年、2000年和2006年研究区内景观类型都以低覆盖度植被为基质,2000年和2006年由有林地、灌丛、灌木疏林、草地、荒地、沼泽、农用地、居民区为斑块,河流为廊道,1972年由高覆盖度植被、荒地、沼泽、农用地为斑块,由此构成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模式。(2)1972年景观格局以大面积斑块居多,斑块聚集度和连接度高,破碎度小;景观多样性较低,优势类型不明显,各斑块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低覆盖度植被,面积最小的是沼泽;荒地受破坏的程度较低。水域斑块数目最多,受小斑块影响严重,破碎度最高;水域和农用地斑块形状最为复杂且不规则,荒地和沼泽的几何形状最简单,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较强。(3)2000年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目都有大幅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域的斑块形状依然最复杂;低覆盖度植被、荒地和灌丛为整个景观的主导类型;沼泽、农用地、居民区和水域景观的斑块数与面积之间相关性较好,有林地、灌丛、灌木疏林、草地、低覆盖度植被、荒地景观类型的斑块数与面积相关性较低。(4)2005年景观类型中,低覆盖度植被、灌丛和荒地在整个景观中占据比例较大,荒地和低覆盖度植被比例超过一半,说明研究区景观主导类型依然是荒地和低覆盖度植被;从斑块等级与分布来看,微型斑块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他等级斑块都较少,缺少应有的中小型斑块和中型斑块类型。(5)1972年至2000年间,高覆盖度植被和水域的面积和比例逐步下降,而面积比例以低覆盖度植被上升最快,最大的转移来源是高覆盖度植被;农用地也有所增加,来源主要为高覆盖度植被和沼泽,但主要集中在上、中游;下游由于河流断流,水资源匮乏,农用地几乎没有增加,反而有许多原有农用地被弃耕,变为荒地。(6)2000年至2006年景观面积变化值来看,增加最多的是农用地,主要转移来源为沼泽、有林地、灌丛、草地;面积减少量最大的以低覆盖度植被最为典型,主要去向是水域和荒地;每种类型的斑块数目都在增加,而增加最多的是农用地。(7)以1972年各景观类型为起点,经过7(2000年至2006年)年生态治理,植被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恢复,但恢复程度与起点相比还相差很远。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e769123c-7b70-48ed-9375-9dc800b3d8f3下载时间:2010年8月4日
本文标题: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4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