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7
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与人的沟通和交往息息相关的。人一生的愉快、烦恼、欢乐、悲伤、爱与恨,也是与别人的沟通和交往分不开的。案例:有一大学新生,在课堂上与同宿舍在某一问题的观点上发生了争执,他从不喜欢对方的观点,发展到越看该同学越不顺眼,甚至连对方的长相、生活方式都看着别扭,不愿接纳。可一想到从小学到中学,老师们的要团结同学的谆谆教导,想到“和为贵”的古训,便采取了回避矛盾的消极方式:每天清晨,他第一个起床,以最快的速度洗漱。之后,离开宿舍去用餐,到教室上课。案例:中午午休时间也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每当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过多时,他才最后一个回到宿舍。常常在宿舍门外听到舍友们有说有笑,可当他一迈进宿舍,大家就都不说话了。他十分不解,总以为人们是在一起议论他。一次他忍不住向一位室友质疑:“我一回来你们就不说话了,是不是总在议论我?”室友很惊讶地说:“哪儿的事呀,你学习那么刻苦,每天早出晚案例:归,挺不容易的大家都想照顾你早点休息,所以才不说话呀!”“可我哪里是在学习,我孤独、我苦恼、没有人倾诉,学习成绩一踏无涂。”提问:这位大学新生为什么感到苦恼?应如何和同学相处?两项调查结果1、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对一万个人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个人“智慧”、“专门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2、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的结果证实: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路上的“润滑剂”一、人际关系的心理行为原理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讨论:在你们的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你们的交往关系?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或优先效应,在陌生人中比较起作用)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要利用这一心理效应,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和谐得体、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谈技巧,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2)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在熟悉人中比较明显)利用近因效应整饰自身的形象。如双方感情不和,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以往的恩怨化解。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3)刻板印象(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出概括性的评价,但也容易产生偏差)商人:奸诈教授:白发苍苍、文质彬彬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4)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由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情人眼里出西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给参加实验的人一些人物相片,这些相片被分为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种,让实验者评定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等,结果,几乎所有的特征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最高的评价,仅仅因为长得漂亮,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积极肯定的品质。在美丽的光环下,冷静、客观地透视人生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5)投射效应:人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理学家的实验: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里走动,并且这些人认为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6、定势效应(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窃,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心理小实验:物以类聚为了调查朋友关系是如何结成的,美国心理学家菲斯汀等人对大学生入住后6个月的情况做了一次跟踪调查,被测者是初次见面的17名男生,他们在入住之前接受了政治态度和宗教态度的调查.进一心理小实验:物以类聚步跟踪调查表明,最初是房间邻近的人关系友好(近因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态度相似的人渐渐形成了群体.都说好朋友在性格上非常相似,调查的结果确实如此.但人们有时也把这种相似看得超过了实际水平,尤其是对于那些自以为理想的性格特征更是这样。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1)接近性吸引:近水楼台先得月远亲不如近邻这一原则存在年级差别,低年级小团体的形成以接近性吸引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接近性吸引的小团体明显减少。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2)相似性吸引:相似:兴趣、爱好、背景、信仰、价值观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大学生之间对某种事物或事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情感上就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话不投机半句多)纽科姆实验:向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16周,在住进宿舍之前,研究者先把这些互不相识的大学新生安排在一间房子里住。然后定期测验他们对一些事情的态度、看法,以及他们对同室同学的喜欢评价。住宿初期,空间距离是决定彼此交往较多的重要因素,但到了后期,彼此间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相似性,超过了空间距离的重要性而成为密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研究的最后阶段,让这些大学生自由选择住同一房间时,明显体现出持相同意见和态度者均喜欢选择住同一房间。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3)互补性吸引:(双方的需要得到满足)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相似性吸引45.3%,接近性吸引占35%,补偿性吸引19.7%。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4)外表吸引:一见钟情外表:长相、气质、风度、谈吐、衣着等外在的形态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又丑又残,刚看到时,会被他的丑陋吓倒,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会发现原来他虽然外表丑陋,却有颗善良的心,比那个一表人才的神甫不知道要好多少。说明:外表的吸引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初接触时往往还是会有以貌取人的现象,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5)人格的吸引:长久的吸引奥尔波特研究了一群陌生人首次集会时的人际吸引力:第一,个人的内在属性:如幽默、涵养、礼貌等因素第二,外表的特色如体形、服装等第三,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如新奇的令人喜爱的动作第四,地位和角色。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最广泛的,然而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却是最低的。到心理咨询室来心理咨询的人中,因人际关系问题占到前几位。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1、人际交往的迫切性和被动性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有强烈的被理解的渴望。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家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远的地方呼唤。但在实际交往中又有不少大学生显得较为被动(独生子女、性格、农村家庭等)。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2、交往群体心理基础相似与个性心理的差异心理基础相近:年龄相近、学历相近、生活学习环境相似等个体心理差异:性格、气质、认识能力、道德素质等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3、交往对象的局限性和交往范围的狭窄性交往对象:同学、同宿舍、同乡等交往范围:学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改善这种状况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4、交往内容的情感性和现代交往动机的功利性交往内容:学习、思想、生活、各种集体活动、娱乐等,以增进感情和友谊为主要交往目的。现代交往动机:功利性形成较大的反差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5、大学生与异性交往愿望的强烈性与交往的拘谨性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高峰期,尤其是性心理逐步趋向成熟。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与异性交往的兴趣与愿望,并不断增强。但在实际男女生的交往中,多数学生的行为显得很拘谨,不能落落大方,怕人家讲闲话。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1、认知因素:对自己的认知——影响自我表现,自卑、自高自大;对他人的认知(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刻板效应);对交往本身的认知,需要与满足。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2、情绪因素:情绪表现应是适时适度的,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及情境相称,反应过分强或过分弱均属不正常情绪反应。浙江大学毕业生刺杀招考人员案。3、人格因素: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报复、嫉妒、猜疑、苛求、过分自卑、孤独、骄傲自满。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4、能力因素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平等、尊重----人际交往的前提心理学研究: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需要。所以就需要平等、尊重。2、互利互惠-----人际交往的润滑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充分地获得人生经验、获得自身的发展成长为目的的。只有获得没有奉献,双方的关系是不可能持续和发展的。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3、信用----人际交往的基石对于“一诺千斤”的人,你才敢相信他,才愿意与他交往。4、宽容----人际交往的粘合剂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要做到:将心比心、善解人意;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案例:某天晚上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来了一位温州医学院的女生王某,最近她在浙一医院实习。碰到了人际关系的苦恼。事情是这样的:因到杭州实习,借了浙一附近一个朋友的一间房子居住,王某因一人住比较害怕,就邀请了原来只是认识,但并不熟悉的同校的一位女生李某一起居住。开始两人感情还好,但由于两人的性格及生活习惯不一致,该女生多次向李某指出仍没有改正,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案例:两人都是考研究生的,有一天早晨,王某到李某的书包里拿复习资料复印(事先说过的),结果发现李某的日记本,当时出于好奇,同时也很想知道,李某到底对她是怎么想的,于是,王某就偷看了李某的日记本。结果看完日记本以后,王某说当时全身颤抖,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案例:原来李某在日记本上把王某骂得一踏无涂,而且还说是因为有经济利用价值(住她的房不付房租),所以表面上还得讨好她。另外在日记上还一再诅咒她的家人、诅咒她和她男朋友的关系。她心理很苦恼,不知应该怎么办?讨论:1、你们说王某应该怎么办?2、李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违背了什么原则?3、影响他们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哪种因素。五、损害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1、嫉妒-----人际关系的毒瘤沙士比亚形象地比喻:嫉妒是绿眼妖魔,谁作了他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南大研究生杀人事件2、自卑-----人际关系的隐形屏障山西一个初三被排名“倒数第一”的学生,到高中入学不到一个月杀了一名才华横溢的高中老师。山西老师被学生杀害入学不足一月,没有任何仇怨,揣着三把利刃,连捅老师四刀……前几天,媒体披露了10月4日发生在山西朔州课堂之上的一起惊天血案。被害的老师郝旭东家境贫寒,才华横溢,而弑师的学生,却在其留下的一页“死亡笔记”中,自称“我就是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源于自卑在他的“死亡日记”里,他写到:“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李明发泄着对初中时教他的两位老师的不满,声称“做鬼”也要杀他。“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五、损害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3、羞怯----人际关系的绊脚石艾利斯的故事:艾利斯的父亲是个商人,很少在家,母亲是个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不太照顾孩子。这使他有很强的独立性,但缺乏父母爱的消极影响,使得他常常为母亲的迟归担忧,容易形成焦虑、紧张、害怕。到了青春期,他有了严重的社交焦虑,变得非常害羞,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先是怕权艾利斯的故事:威人士(如校长),后来则变成怕女
本文标题: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