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
目录一、大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二、产业规划、布局及发展情况三、大连分行区域信贷政策申请一、大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1.城市布局2.地区生产总值3.区域布局4.“三个中心”建设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6.结构调整经济转型7.对外开放大连处于东北亚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区域,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全市现辖六区、三市、一县,另外还有5个对外开放先导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花园口经济区,其中前四个均为国家级开发区)。1.1城市布局1.2.1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GDP稳步增长,增长率如下:实现突破3000亿实现突破5000亿实现突破6000亿33%20%34%100%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完成75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90亿元。全市GDP高于全国水平4.3个百分点,进一步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150.1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七;实现全市口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51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全国水平5.2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XX。过去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8%。2011年十五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出口总额亿元±%万吨±%万标箱±%亿元±%亿美元±%亿美元±%大连870025336907.364021.645543060015.131213.9青岛1266320.4379716.513028.4350323.472226.540619.7宁波1184817.9433395.2145111.6239317.698218.460817.1广州1580712.94476395.3----34141011621256516.7深圳2041310.322316122570.3213710.1414119.4245520.2厦门446518.31565412.464711112630.27022342720.7哈尔滨2591----------301232.15116.62313.1沈阳1167923.1--------456129.210635.24818.4西安353421--------335230.212621589.2武汉739121.8--------425522.122825.911734南京1035224.31733317.8----375721.557325.830924成都------------500619.237953.923065.5长春700522.9--------243330.317331.22313.3杭州1223020.5--------310517.164022.241517.5济南513013.6--------193418.110440.46149.11.2.2地区生产总值1.3.1区域布局2012年,新市区与渤、黄海组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62%,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高于全市2、13和3.7个百分点。1.整合成立金州新区、普湾新区,拓展高新区、保税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济区发展空间,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达到19个;2.钻石海湾、生态科技创新城、高新区“一带多园”、旅顺绿色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3.普湾新区“十大园区”初步形成。4.金州新区“十大产业园区”载体作用突出5.保税区汽车物流城产业架构基本形成;6.长兴岛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花园口新材料和生物产业基地、瓦房店风电产业基地、庄河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加快。1.3.2区域布局1.4“三个中心”建设1.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已经形成。“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建设加快,2012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口首位。2.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建设大中型内陆港15个,开通集装箱铁路班列7条。培育引进物流及相关企业3500余家。煤炭、粮食等国际性交易中心正式运营。3.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引进和新设各类金融及融资机构315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融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1.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2012年全市城建累计投资2264亿元。2.国际会议中心、大连北站(铁路运输)、LNG接收站等项目竣工,哈大高铁顺利开通,城市地铁、南部跨海通道、渤海大道、红沿河核电、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三道沟净水厂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1.6结构调整经济转型1.瓦轴、大机床、中国一重、重工·起重、冰山等企业完成新一轮改造。2.奇瑞汽车、中远造船、STX、英特尔芯片、恒力石化、一汽大众发动机、德国大众变速箱、远东工具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3.东风日产、华晨特种车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金州新区获批“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大连成为国家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4.石化、造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7倍。超百亿企业由9户增加到13户,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雏形。5.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大连湾装备、金州新区电子信息三个集群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大连科技创新园建设加快,旅顺农业科技园区进入国家级行列,瓦轴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30%。1.7对外开放1.实际使用外资连续3年超100亿美元,连续4年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累计引进内资5706亿元。2.一批重大内、外资项目相继落户大连,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381家。完成了41个海外并购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3.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1.5%。出口市场扩展到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4.旅顺、长海获准扩大对外开放。长兴岛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0100200300400500600700现代装备工业船舶制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石化工业2010年度增加值2011年度增加值“十一五”期间,船舶、装备、石化、电子“四个基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1.6%、31%、23.2%和17.5%。2011年“四个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1646.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增加值的66.2%、同比增长14.4%,其中现代装备工业增加值785.5亿元、增长24.9%,船舶制造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21.5%,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15.9%,石化工业增加值508.5亿元。1.8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基地1.9.1重点产业园区1.9.2重点产业园区1.9.3重点产业园区二、产业规划、布局及发展情况1.装备制造业2.新能源发电3.石油、化工4.港口、物流5.轨道交通6.汽车产业7.商贸、旅游8.海洋工程产业9.金、普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优势工业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大连重点发展发动机、城市轨道车辆和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数控机床、制冷设备、特种轴承基础件;石油装备、冶金成套装备、风电设备及港口和机场仓储物流装备等大型成套设备。东北振兴规划——依托骨干企业,强化自主创新,重点建设大连重型机械、通用成套设备产业基地;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基地。2.1.1装备制造业大连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2100亿元。打造船舶、重型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轴承、石化通用设备等5个产值规模500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实施2000个以上建设项目,总投资额2500亿元,新增产值4000亿元。2.1.2装备制造业大连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产值目标(亿元)序号行业名称2015年2020年序号行业名称2015年2020年1船舶100015006机床工具4508002重型装备80013007电工电器4807603汽车及零部件100015008轨道交通2404004轴承5508009环保装备501005石化通用63085010其他18002500到2020年,大连装备制造业产值实现超万亿元的目标。2.1.3装备制造业大连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尤其是在石化、电子、机械加工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基础雄厚,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骨干企业。近年来,面对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高端制造和技术研发环节为重点的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趋势以及国内产业“南资北上”的契机,大连市结合自身传统产业发展基础,借力于国家政策扶持优势,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心放在引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上。发展情况:——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453家,完成增加值1206亿元。2012年1-5月,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28%。——产值超1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有大连造船、大连重工·起重、中远船务、大连机车、冰山集团等。拥有中国名牌7个,辽宁名牌57个,大连名牌78个。——2012年完成工业投资1600亿元,增长20%,约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1%。预计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1%。2.1.4装备制造业2.1.5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2012年上半年在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共有27个装备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财政收入4亿2千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50亿元,居全省40多个沿海园区前列。——总投资35亿元的中国一重石化装备基地已完成厂房基础,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型石化容器生产基地;全球锻压行业龙头企业-德国米勒万家顿二期工程也正在快速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加强能源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大连红沿河二期工程建设。东北振兴规划——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国家有关规划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稳妥发展核电,建成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推进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2.2.1新能源发电2.2.2新能源发电2.2.3新能源发电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强化主轴大连—营口—盘锦主轴是哈大和东北沿海两个一级发展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石化产业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有机材料,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培育形成若干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东北振兴规划——石化产业要向炼化一体化、精细化、园区化发展,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特种化学品等高端石化产品,适时启动大连长兴岛炼化一体化等项目。2.3.1石油、化工发展情况:——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有1300万吨/年炼化一体、150万吨LPG制乙烯、精细化工基地、甲醇制烯烃(MTO)、渣油制烯烃、低碳烃综合加工、合成橡胶、浓海水综合利用等29个项目,总投资约2861亿元。2012年上半年启动和建设的重点产业项目及公用工程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694亿元。引进国电电力、日本日立、伊藤忠、西班牙百菲萨、法国苏伊士、新加坡胜科、日本大阳日酸、挪威奥德菲尔等世界500强企业。——松木岛化工园区:累计签约企业61家,投资总额达249亿元,其中以大化集团、大染集团为产业上游的企业就有20多家,初步形成海洋化工、合成气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完善的产品链条。2012年预计实现产值40多亿元。——大孤山石化产业2.3.2石油、化工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以大连港为核心,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分工,打造现代化港口集群,构筑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以大连港、营口港为主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大连港以远洋干线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近洋和内贸集装箱运输,形成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大连港为煤炭接卸港,主要为沿海电厂等
本文标题: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