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
1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在科技引领时代、信息铸就未来的当今时代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越发地明显,并拉大了贫富差距。使一部分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人生活在奢侈的天堂。原来一方净土的科学界,也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马太效应”也在科学界广泛传播。身份背景、人际关系盖过了科研活动本身的价值,使科研水平一般,人脉关系广泛的科研工作者崭露头角,斩获大小科研项目,与之而来的是荣誉和地位的提升。而那些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却生活在一些大科学家的影子下,永远不得翻身。所得成果成为铸就别人成功的踏板。没有人记得,也无人问津。早在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RobertK.Merton就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科研成就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声名显赫的学者获得更多的声望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同样地,在同一个科研项目中,声誉通常赋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即使是一名普通研究生完成的科研成果,最后也会将科研所获得的荣誉颁发给最资深的研究者。因此,罗伯特·莫顿认为“马太效应”中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外,在中国也十分明显。有数据显示,诺贝尔金奖获得者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几乎是一般作者的40倍。导致了容易引证的科研成果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这会使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遭到压制。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大科学家获得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在中国,莫言这个名字被大家所熟知,正是因为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一本小说《蛙》声名大噪。但是试问,有几个中国人在此之前读过莫言的《蛙》。当我们徜徉在流行小说的世界中的时候,也许读过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人都要比度过莫言的书的人多。但是一时之间,《蛙》在世界各地脱销,从此,莫言的书在各大书店畅销。世人给了莫言极大的关注,他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但是其实正如莫言自己的笔名那样。莫言,作为一个作家,他告诫自己要慎言。但是“马太效应”同样也席卷着他。有时候很无奈,但是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文学家,自愿选择还是被迫选择,都受到其的影响。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于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得到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最终并未能问鼎诺贝尔医学奖。现在恐怕她的名字被很多人淡忘了。但是她仍旧用她的科研成果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虽然和莫言研究的领域不同,但是我认为屠呦呦同样值得我们的尊重。没有诺贝尔文学奖光环的她,只能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有时我不禁感慨,马太效应就像一枚毒药一样毒害着人的灵魂。影响科学的进步。有很多有才华的科学家失去本属于他们的荣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这是科学界的悲哀。2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压力,造成他们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服从社会现实,让他们在评职称、拉项目的苦海中挣扎,为生计愁苦。当他们有一天两鬓斑白,回看一生,有多少时间真正花费在了他们曾经热爱的科研事业上,又有多少人默默奉献,却一直为别人成功铺路。因此,有人总结科学界的马太效应呈现出以下特点: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那么他早期的科研成果会被重新审视和评价,一旦加入到权威阵营中,我们就会发现,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所以科学研究成果在所谓的“权威”的光环下,受到关注。相反,一些挑战权威的研究成果,受到“权威”的排斥,而备受争议。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凡是重大科研成果均是来自于对已有科研成果的质疑和修改,有的甚至是推翻。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权威”的存在,给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但是“马太效应”仅仅表现为消极作用吗?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至少我认为在科学研究中,追逐“权威”的过程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种促进作用。不少科研工作者为了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更多的关注,而不断推出自己的科研成果,接受大家的质疑,而后进行修改和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科学的进步。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批判一种现象和一种制度的时候,我们要多方面考虑它的利弊。没有一种社会现象是单一方面的,因此,把有利于科学进步的方面大于阻碍科学发展的方面作为可以支持和鼓励的。相反地,如果弊端大于优势,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就要视情况而定,不轻易采纳。我想这正是“马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在本次研究中,我认为“马太效应”在科学界的存在的弊端大于其有利的方面,因此,这种效应带给科研工作者压抑的情绪,致使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或者会失去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为了达到目标而产生越轨的方法和不纯粹的动机。这些都会给科学研究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提倡社会关注“马太效应”对科学界的侵蚀,让科学研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文标题: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3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