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虞美人 公开课优秀课件
虞美人李煜学习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2.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3.掌握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要求:1.全体起立,将凳子轻放桌下。2.积极讨论,主动发言。3.讨论完毕,立即坐下。4.板书展示,规范快速。前5分钟:同伴交流,老师学情调查任务栏第一时段内容展示(B2)点评整体感知1合作交流13合作交流25合作交流37拓展1.点评时声音洪亮,“教态”自然。2.点评讲究方法:先评书写、再评对错,后作总结。3.点评讲究效率:言简意赅,遇不明白时及时请同学或老师解决。课中30分钟:课堂展示、纠错质疑和归纳小结第二时段要求:任务栏内容展示(B2)点评(A2)整体感知18合作交流136合作交流254合作交流372拓展8口头李煜相关档案姓名:李煜别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籍贯:徐州国家:南唐职业:国主、词人信仰:佛教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诗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囚禁之泪鉴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夸张、设问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本句把无形的愁思化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以水喻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列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以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愁”是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的。选择典型意象,营造伤感的氛围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春花秋月实小楼“物是”东风(自然永恒)明月景往事虚故国“人非”雕栏玉砌(人生无常)朱颜一江春水情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自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在这个构架中形成了三组对比。永恒的“春花秋月”今非昔比的“往事”年年到来的“东风”不堪回首的“故国”应犹在的“雕栏玉砌”已改的“朱颜”不变的“外物”巨变的“人事”物是人非之痛三次发问问天、问人、问自己“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天,“雕栏玉砌应犹在”问人,“问君能有几多愁”问自己李煜的这首词字字血泪,发自内心,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课文主旨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法国)弗朗索瓦•拉伯雷拓展阅读鉴赏: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长相思纳兰性德一夜风雪,一夜征程,远在边关的词人总也不能入梦,他心中也泛起了被风声搅扰的思乡涟漪。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学习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2.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3.掌握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课堂结束前10分钟:分发下节课导学案,老师进行预习指导。第三时段
本文标题:虞美人 公开课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5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