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45班主任常规管理流程
班主任常规管理流程一、接受班主任工作任务流程二、新生报到工作流程三、入学教育流程四、建立组织机构流程五、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流程六、主题班会工作流程七、评优评先流程八、班级文化建设流程九、组织班级活动流程十、组织班级外出活动流程十一、指导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流程十二、建立班级档案流程十三、学生职业指导流程十四、实习指导工作流程十五、教室管理流程十六、学生宿舍管理流程十七、教室(宿舍)财产报修、报废管理流程十八、班会费管理流程十九、与学生家长联系流程二十一、班级群体心理辅导流程二十二、女生心理辅导流程二十三、行为问题学生辅导流程二十四、网上辅导流程流程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流程基础上的管理体系,是从流程入手,借助流程这个平台将各种管理方法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选择流程入手的另一个理由是通过流程的梳理,可以很容易的发现瓶颈所在。这个时候再通过一些专项的管理方法导入,有的放矢的来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往往会使得管理提升的效果更佳。——唐志明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杂。从新生入校到学生毕业是班主任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从一个工作周期来看,班主任工作任务大致如图10-1所示。唐志明,AMT集团合伙人,中国管理信息化专家名人,中国国际管理咨询协会评选的最佳管理咨询讲师。图10-1班主任常规工作框架一、接受班主任工作任务流程班主任工作流程入学工作流程接受班主任任务报到工作流程入学教育流程常规工作流程意外工作流程一般意外事件处理流程重大意外事件处理流程班级建设财物管理建立班级档案流程工作计划建立组织机构流程班级文化建设流程组织班级活动流程主题班会工作流程教室宿舍及公物管理流程报修、报废工作流程班会费管理流程特殊群体工作流程学生家庭变故处理工作流程评优评先工作流程违规违纪处理工作流程实习指导工作流程职业指导工作流程自然灾害事件处理工作流程暴力事件处理工作流程意外伤害事件处理工作流程学生出走事件处理工作流程接受班主任工作任务是指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接受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管理工作的任务。见图10-2图10-2接受班主任工作任务流程图说明:1.接受班主任工作任务后,要了解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具体任务和要求,可以向老班主任请教学习,对班主任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进行角色定位。2.新班主任应同时了解中职生的一般特点,从而在心理上注意调试积极、良好的心态,做好以应对可能产生的工作压力与挫折的心理准备。3.熟悉学校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学校的专业设置、生活服务设施、学习环境、学校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介绍给新生。4.从招生部门那里了解和收集生源主要信息,根据学生信息,做好接待新生报到的准备。二、新生报到工作流程新生报到是指学校录取的新生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缴费注册,确定专业与班级,取得学籍,安排好食宿等工作。新生报到注册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班主任直接与学生建立联系的重要工作。见图10-3。图10-3新生报到工作流程图说明:收集相关信息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班主任工作任务接待新生报到接待新生按接待方案实施报到前准备建立学生信息基础档案接收新生接待方案1.新生到校报到,是他们进入学校的第一步,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第一次服务学生的工作,让学生开心地来到学校,进得来,留得住。报到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信息收集工作,教室、宿舍钥匙的领取,床位的安排,内务卫生打扫,学生饭卡领取等准备工作。2.报到期间,班主任要让学生当场填写新生登记表,建立学生信息基础档案,指导学生交清相关费用,凭交费票据安排学生食宿。3.报到后,应告知新生教室的具体位置,带领学生到教室。因新生报到是班主任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故就应要做好充分准备,以便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引导同学互相初步认识,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教育学生注意安全,简要介绍学校管理要求等。4.部分学校通常在学生住宿家安排结束后,需由班主任提交学生住宿信息给校总务或后勤部门以便于后勤服务与管理,班主任也应予以配合。三、入学教育流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旨在使学生学会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学习方法等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个完整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做好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具体的参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入学开始便接受爱国、爱校、爱专业教育。见图10-4。图10-4中职生入学教育流程图制定班级入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仪式安排班级入学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参加军训职业规划安全法纪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专业认知文明礼仪教育学籍管理校史教育入学教育参观企业说明:流程图中的活动,有些是学校整体安排的,如军训,校史教育等。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全班同学参加学校安排的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中职新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学生失落心态相当突出,总觉得上中职不理想,情绪波动大,不思进取,纪律性差,学习不专心,此时,班主任要“对症下药”。要安抚新生的波动情绪,引导他们主动适应新环境;重点抓好专业思想教育,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增强学生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四、建立组织机构流程建立组织机构是指由班主任按照班级管理的要求成立班委会,通过班委会管理本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见图10-5。图10-5建立班级组织机构流程图说明:1.班主任在新生未到校之前,应参加学校组织的新班班主任培训班学习,学习和掌握学校班级管理的各种文件、政策;初步了解班级管理的模式和常规管理工作。2.认真向有经验并且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老班主任学习取经。同时还要虚心向学生管理部门的学工管理人员学习,探讨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选出班团干成立班委,责任分工班长团支书副班长生活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各科代表全班同学试用期满2周经班主任考核,同学评议后公布任用;定期召开班委会研究工作和开展活动工作互相配合互相配合民意测评,推荐或者自荐参加竞聘报名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班团干上台演讲竞聘后投票选举如获当选者不愿担任班团干,则进行增补产生班团干名单如接到举报或者发现有不正当拉票者,经查实后直接取消竞聘资格并通报批评成立班级班主任向全班学生公开招聘班团干问题和解决办法,要做好笔记,总结经验。3.新生报到后,班主任通过交谈和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特长,初步对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心中要对班委组建有一个基本组建的框架和人选。4.班主任在组建班委之前,召开班会,提出组建班委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尤其要鼓动学生积极参加班团干的竞聘工作,提高学生参与班团干竞聘的热情和兴趣。5.班主任在班团干竞聘前要提出竞聘的具体要求、原则和纪律,杜绝学生在竞聘班团干的过程中作弊。6.按照选举票数的高低选出班团干名单后,班主任要马上召集当选的学生召开班委会,结合班主任自己物色的人选和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合理分配担任班委设置的职务,及时制定出班级管理条例,分配工作任务,互相配合,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7.班团干部如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畏难情绪和辞职不干时,班主任要及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如在多次谈话后个别班团干部仍坚持辞职的话,要及时增补班委名单,确保班委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五、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流程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是指发生在班级里,为了防止班级工作的盲目性,使班级工作高效率地顺利进行,班主任接受了班级工作管理任务后,应事先分析班级管理目标,了解学生,依据和围绕学校、专业科的工作计划进行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提出班级工作议案,汇同班团干部,集中班级同学的意见,联合制订突出班级的专业特色、适合本班级开展活动的工作计划。见图10-6。召开班团干开会,学习学校相关文件,明确学校年度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利用主题班会,向全班同学公布班级工作计划,并解释和说明工作的目标、要求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班级工作计划文本并备案,建立工作档案按照计划由各项工作负责人组织实施,并与全体同学监督、评价工作的组织、落实情况总结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成效,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材料归档讨论如何落实学校各项工作,如何开展本班有特色的各项活动,形成初步的工本思路制定、编写本班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文本,并进一步讨论、修改、整理和完善图10-6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流程图说明:1.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初,结合学校和专业科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给全体学生,由班团干部负责收集工作议案,集中班级学生的意见,统一整理出工作议案。2.班委根据工作议案,依据和围绕学校、专业科的工作计划,根据每学期不同月份的重大纪念日和节假日进行修改、整理和完善;拿出初步的工作计划上交班主任。3.班主任拿到工作计划后,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4.班委按照班主任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继续对班级工作计划进行修改、整理和完善;拿出工作计划。5.班主任召集班团干部召开班委会,就班级工作计划进行讨论、敲定和通过。班委根据会议精神进行最后的修改、整理、完善后,交由班主任宣布。6.如在实施班级工作计划过程中,遇到不可抗拒事件或者突发事件,或者学校的重大活动影响时,班级工作计划依次延迟推后进行。六、主题班会工作流程主题班会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次生动活泼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班会,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班主任要善于设计和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见图10-7。确定主题确定形式交流式伦理式文艺式竞赛式汇报式全班动员、集思广益程序安排人员分工教室布置素材收集图10-7主题班会教育流程图说明:1.班主任、班委可以自选主题或按学生科要求的主题方向确定,主题要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主题的确定必须鲜明的体现教育方针,符合德育方向。好的主题,能震憾学生心灵;富有感召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心中云雾渐开;富于诱惑力。还要符合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2.班会的形式要多样化,富有趣味性。主题班会的形式有交流式、论理式、文艺式、竞赛式、汇报式等等。学生喜欢创新、求异,不喜欢成人化、程式化的形式。为此,必须发动学生,集思广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使每一次班会的形式新颖活泼,不要老是重复同一种形式。3.充分准备,周密安排。要做好充分的全班动员工作,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要对班会进行周密的程序安排,步骤清晰。做好细致的人员分工,如主持人、会场布置负责人、资料收集负责人、多媒体负责人等,责任一一落实到人。做好教室(会场)的卫生、布置等工作。依据主题、形式收集素材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管理,负责多媒体的检查,确定能正常使用,并负责现场操作。最后还要对班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估计,做好应对准备,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使班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4.现场开展。在班会过程中,班主任既是主导,又要尽量融入到班会的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坚持在主题班会现场,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间,成为主题班会中的一员。班主任既是演说者,评判者,又是幕后指挥者。这样可维持主题班现场开展多媒体准备课件制作整理会场班主任引导摄像、照相气氛调节资料的整理及保存总结会的纪律;可督促和协调主题班会的内容、程序、形式,一有偏差,随时提示或纠正;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发挥其表现力;能了解学生们的各项特长,思想现状,能力素质,以便日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讨论要及时作出恰当的点评。必要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唱,一起乐,这样有助于活跃气氛,将班会进一步推向高潮。在班会的整个组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最大多数的学生在班会课上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同时还要注意现场录像、拍照作为班会资料。最后一步:有始有终,整理会场。5.总结。班主任或学生对班会进行全面总结,是否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经验如何。资料整理及保存。将班会资料有序整理、保存,并按规定时间上报相关部门。七、评优评先流程评优评先是指学生或者班级在学校里学习、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能够起到表率的作用,学校为表彰先进,推动校园的学风、班风、校风而进行的一种评选
本文标题:45班主任常规管理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0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