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EffectAssessment主要参考书及资料陆雍森编著《环境评价》(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编,《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版环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网上资源环境保护标准—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报名注意事项:报名时间为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年的每月报名时间:3月1日10点、4月3日10点、5月8日10点、6月1日10点、7月3日10点、8月1日10点、9月1日10点、10月8日10点、11月1日10点、12月1日10点报到时,须提供以下证明材料,资料不全者,环评岗位证书不予发放。①专职受聘证明(其中,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应提交所在单位出具的人事关系证明;企业或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提交所在单位出具的劳动合同及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凭证;离退休后的返聘或聘用人员应提交离退休证明及所在单位出具的返聘证明或劳动合同)——受聘证明(合同及社会保险凭证,复印件即可,社会保险凭证就是缴费清单或其它证明均可)是企业人员或事业单位聘用人员需要提供的,人事关系证明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需要提供的,离退休后的前辈需提交离退休证明和合同(返聘证明即可,就是单位出张证明)。②所在单位相关资质证明环评上岗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该考试是由国家环保总局与人事部共同组织的考试,考试包括如下四个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第二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时间定于每年的第2季度。第三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设《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4个科目。考试分4个半天进行,各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课程的地位环境学科专业课工程与技术学科(门类-学科分类代码-国标)610-环境科学技术(一级学科)610.30-环境工程学(二级学科)610.3040-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三级学科)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中图分类法)X82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课程地位总体描述: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拓展课程,也是对应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门证书课程;是环境保护各学科的有机融合和运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根据生产一线对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技能岗位人才的要求,该课程重点教会学生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评价大纲的编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同时为报告书的编写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在开设本课程前需要开设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原理、水处理技术、环境噪声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等课程。课程要求了解环评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标准等。掌握环评所遵循的原则、工作等级、基本程序。掌握环评要素与因子选择基本知识。了解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与数学模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基本内容。课时安排第一章环评概论2学时第二章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目标2学时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2学时第四章工程分析10学时第五章大气环评8学时第六章水环评10学时第七章生态环评2课时第八章声环评6学时第九章其它环评2学时建设项目环评2学时课程考试2学时合计48学时闭卷考试!项目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论ConceptofEnvironmentImpactAssessment内容提纲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介绍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1.环境的定义2.环境的功能3.环境问题4.环境质量5.环境容量6.环境影响评价1、什么是环境?(中心主体)以人为主体2、什么样的行为是环保行为?环保主义、环保主张3、环境保护中的政治经济因素绿色贸易壁垒、环境壁垒在课程开始之前讨论一些有关环境的问题:关于环境的一些问题1、本专业已经学过的有关环境的一些课程:环境科学概论;资源与环境经济;环境法规;环境管理学等2、环境影响评价和以往一些课程的关系:与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等学科间的关系;与环境法规、环境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环境影响评价有法律作为保障,是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为数不多的、至少在程序上被严格执行的制度之一!何谓环境?环?境环境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城市、乡村、古迹等水、土、气、生等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学科定义略有不同,差异源于对主体的界定。如社会学以人为主体,生态学以生物为主体,环境科学则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人类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的法律定义环境的分类环境按范围分按要素分按功能分如城市环境农村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环境的功能?废物场所自然资源物质空间环境功能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何谓环境质量?流行的定义:环境的优劣程度,对人群的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等。叶文虎的定义: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质量的概念,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环境质量的价值经济价值存在价值(健康价值和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一个特定的环境(如一个自然区域、一个城市、一个水体)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其容量的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环境空间越大,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就越大,环境容量也就越大。对某种污染物而言,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越不稳定,环境对它的容量也就越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按对象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按时间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是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重要性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重要性: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内容提纲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环评的发展简史—国外美国:1965年,水质质量指数等,水质评价1966年,大气污染综合指数等,大气环境评价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本: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紧密结合1972年,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实施,不仅评价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包括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东欧与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开展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侧重河流和地理的评价20世纪70年代中期,捷克进行了全国的环境质量评价,出版了环境质量彩图,还开展了旅游地的环境评价研究。。。国外环评近十年的新发展1.社会环评2.生态环评3.景观影响评价研究4.环境风险评价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分析环境评价的发展简史—国内20世纪70年代开始五个发展阶段:1.引入和确立阶段(1972~1979年)2.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1989年)3.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4.提高阶段(1979~1989年)5.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评价研究进展方法上不局限于一般的指数评价,增加了生物学/卫生学/社会学/美学评价等新理论和方法单要素评价综合评价污染环境评价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环境评价城市环境评价农业生态/海域/风景旅游区与自然保护区/工业生产区/道路交通区/高科技开发区等多领域的环境评价以现状评价为主环境影响评价为主,并增加了经济分析、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等新内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环境质量报告书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后,方可批准项目设计任务书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规划环评纳入2004年,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内容提纲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环评机构资质等级:甲、乙级广东省环评机构查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工作范围划分按环境影响要素类别划分(共10项)按行业类别划分(共11个)环境影响要素类别划分(共10项)1.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2.气3.声4.固体废物5.生态6.核及放射性7.电磁8.水土保持9.社会经济10.人体健康行业类别划分(共11个,报告书)1.轻工、纺织、化纤2.化工、石化及医药3.冶金、机电4.建材、火电5.农林、水利6.采掘7.交通运输8.社会、区域9.海洋工程10.输变电及广电通讯11.核工业报告书(2个):一般项目和特殊项目。内容提纲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什么是标准?标准的定义: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是经公认的权威机关批准的一项特定标准化工作的成果,它可采用下述表现形式:①一项文件,规定一整套必须满足的条件;②一个基本单位或物理常数,如:安培、绝对零度;③可用作实体比较的物体。国家标准总局:对经济、技术、科学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统一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什么是环境标准?通俗的定义:环境标准是有关保护环境、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执行各项环境法规的基本依据所以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什么是环境标准体系?定义:所有环境标准的总体或集合,按照各个环
本文标题: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2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