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三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威信•一、教师角色的期待与形成–角色与角色期待•角色内涵: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角色期待: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为~。–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教师的职业特征:•①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②工作对象是学生;•③工作途径言传身;•④工作成果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的角色期待:•①设计者•②信息源•③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④行为规范的示范者。•⑤组织者和领导者。•⑥心理辅导员。•⑦反思者和教育科研人员。–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第一阶段为角色认知。•第二阶段为角色认同。•第三阶段为角色信念的形成。•促进教师角色形成:•①提高认识;•②树立榜样;•③教育实践。•二、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威信的内涵•教师威信指教师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依赖。•教师威信的作用:•①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其教诲的前提。•②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因而加大了教育的效果。•③有威信的教师被学生视为心目中的榜样。•教师威信的条件:•①中学生很重视“教育作风”、“工作态度”和“教育热情”三方面;•②学生对“教学能力”、“知识水平”和“思想品质”这三个方面的重视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教师威信的形成、维持与发展•教师威信的形成:•①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②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③师生平等交往;•④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教师威信的维持与发展:•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③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④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1.热情、耐心;2.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3.公正、不偏心;4.学识渊博;5.工作注意方式、方法;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6.工作认真负责;7.关心学生课余生活;8.虚心、平易近人;9.以身作则;10.注意学生兴趣。第二节教师的能力•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与发展–教师的能力结构•李绍依等,1985:•①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②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③敏锐的观察能力;•④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申继亮等,1994:•①教师的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②操作能力: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③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④动力系统:教师应在动力系统的推动下,才能施展各种教育能力进行教育活动–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的特点•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二、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实践的知识#:如何传授特定学科知识的知识,被称之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Knowledge)。–组织教材的能力•表现:•①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②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及重点,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③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探讨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三、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效能感–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内涵: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内容:•(1)课前的计划和准备;•(2)课堂的反馈与评价;•(3)课堂的调节与控制;•(4)课后的反省。•提高技术:•①角色改变技术。•②教学反馈技术。•③现场指导技术。•微型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程序:•①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如解释的方法和提问的方法等)。•②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指导者说明这种教学行为具有的特征,让新教师能理解要点。•③新教师制定微型教学计划,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实际进行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④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指导者帮助教师分析这一行为是否恰当,考虑改进行为的方法。•⑤在以上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微型教学。这时要考虑改进教学的方案。•⑥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型教学,并录、录像。•⑦和指导教师一起分析第二次微型教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内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示意图人行为结果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方面。1、个人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2、一般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第三,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和作用3、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机制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目标设定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工作情绪教育行为学生行为改变学习能力学业成就个性品质自我效能感(三)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第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二,某些传统教育观念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第三,学校所处的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明显的影响。•第四,教师群体的学生观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有影响。•第五,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2、教师的主观因素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影响•与外部因素相比较,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和自我概念。与外部因素相比较,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和自我概念。(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其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研究表明,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随教龄的增加,则表现出一种上升的倾向。二、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的涵义•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二)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师反思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三)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四)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4.行动研究三、教学监控能力(一)教学监控能力的涵义•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二)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通过对教学监控能力的过程所做的因素分析,据其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教学监控能力分成以下几方面因素:1.计划性与准备性2.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4.沟通性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与评价7.职业发展性(三)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1、能动性2、评价性3、调节性4、普遍性5、有效性(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与作用•教学监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后,教学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五)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到自觉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四、教育机智(一)教育机智的涵义•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二)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三)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教育机智的几个案例案例1:快近上课,你因学校一急事需处置,遂告知学生暂且预习要讲的内容,让班长维持课堂秩序。事毕,你发现教室烟尘四起,门口放着拖把,讲台上躺着扫帚,地上满是纸团,粉板擦置于墙角。案例2:在讲解孟浩然诗《春晓》时,先板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然后请学生们就诗的意境、写作手法、用词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学生问:“既然‘不觉晓’了,为什么还能‘闻啼鸟’呢?”另一学生问:“都睡着了,怎能听见‘风雨声’呢?这里写的太不妥当。”案例3:有一次,学校组织班集体外出活动,在马路上学生看到一个个儿高大的小男孩,按住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拼命乱打,被打的那个又哭又叫。你正要上去劝阻,突然从班级队伍中窜出一位身体结实的男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拳头便把那个高大个男孩打倒在地,博得了一片喝彩声。案例4一天下午,作为班主任老师的你在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时准备到班上去看看,正在这时,班长从教室出来悄悄告诉你:“王强、李飞他们搞恶作剧,准备把扫帚平放在半开的教室门上,再用半盆水放在扫帚上,上面再放上撮箕,等英语老师来上课,一推门就全打泼在老师身上,你快去看看吧!”案例5一次,老师组织学生秋游,上船时,发现少了一个学生的船费。于是,这位老师悄悄地把钱添上,但又忘记是哪位同学未交船费。钱,老师可以添,没有交费的学生的思想问题如何添补呢?即使疏忽忘记交钱,心无不良动机,也有个教育问题。第三节师生互动中的教师行为•一、师生互动概述–师生互动模式: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和多向交往–双向交往分为链式、轮式和环式二、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两种不同的学生观:•第一种是评价性的学生观•第二种是移情性的学生观•三、教师对学生的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应该注意: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2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