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心理学第04章_中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LOGO第四章中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2问题:主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第一节中学生品德的发展第二节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自学)学习目标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理解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34第一节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一、品德及其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与特征。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551.联系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66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即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是道德的基础总之,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7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2.区别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8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可见,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9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既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10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11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支持与控制行为的力量。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它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12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几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13三、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14研究方法:临床谈话法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15第一对: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16第二对: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17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18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5、6岁以前,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称为前道德;在5-10岁,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19(1)前道德阶段(5、6岁以前)•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地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社会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观念、认识,完全按自己的想像去执行规则。20(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又称道德实在论阶段,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21(3)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又称道德相对论阶段,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22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在以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23(二)科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并创立了不断完善的科学研究手段,他和他的同事经过20多年的实证研究(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提出了人类品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及数百种特征。24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25下面就是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的一个实例,著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兹,本镇一位药剂师发明了一种新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是这个药剂师一剂药要价2000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兹竭尽全力,只借到一千元,他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药剂师拒绝了他的恳求,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晚间闯进药店偷走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26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27水平一: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28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逃避惩罚。他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来决定的。认为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对的,遭到批评指责的都是坏的,错的。2929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好的,不能满足需要的就是不好的。30水平二: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31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附和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后期望和要求,并总是尽量按照人们所说的“好孩子”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判断好坏根据行为的动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即为坏。32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但把规范看成是固定不变的。33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34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好的动机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35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以价值观念为导向,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有独立的价值标准,考虑问题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行为完全自律。36柯尔伯格认为,这种发展的顺序是由低级阶段依次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这种顺序既不会超越,更不会逆转。学生的道德判断可以通过道德推理的训练得以发展,道德两难问题是道德推理训练的有效方法。一个人的智慧发展与其道德认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却不是同步的。所以他主张,必须使学生认知上的成熟达到能在原则上进行推理的水平。37(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发现人的许多态度或行为,不是通过其行为的直接后果即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他通过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品德教育的实验等大量的研究证明,对新的社会行为的学习更有效的方式是观察学习。38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简言之,“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这也称之为“社会学习”。39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以学前儿童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40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延伸。他们把儿童分为3组,甲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玩具娃娃,一个成人给他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打了玩具娃娃后,成人过来打了他一顿,以示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录像片上大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后来,这些儿童一个个被领进游戏室,里面有大孩子攻击过的玩具娃娃。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些行为的决定因素。41在一项实验中,他们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配一个实验员。等实验员与学生建立了融洽关系并得到学生的信任后,主试分别让四组为孤儿院募取捐款。第一组实验员向学生宣传捐款,救济孤儿的意义,同时自己慷慨解囊,捐出钱款;第二组的实验员对向本组学生宣传不去救济孤儿,把钱留给自己的好处,本人也表现得极端吝啬,不向募取捐款的主试捐钱;第三组实验员宣传慷慨仁慈,自己却不掏钱捐款;第四组实验员宣传贪婪,自己钱越多越好,劝说学生不要捐款,但他自己却毫不吝啬地向主试大批捐款。品德教育
本文标题:心理学第04章_中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