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制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糖业信息·2006·11-1-我国制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惊心动魄的食糖价格2005/06制糖期,糖价演绎了大幅冲高回落、震荡盘整、再度回落、低位企稳反弹的过程,波动幅度之大是罕见的。自去年11月后,糖价一路上涨,每吨由3500元涨到春节后的5500元(现货),期货最高甚至上升至6200元。从今年1月5日-9月19日,分11次共计拍卖国储糖(成品糖)109.23万吨,随后又于10月13日再次追加拍卖原糖8万吨,实际成交5万吨。这一期间,2-6月间糖价由5000元以上回落至4700元/吨,然后进行横盘调整,6月糖价再度回落,7月以后加速下滑,直至3900元/吨左右,10月中旬再度回升到4450元/吨上下。分析2005/06制糖期国内食糖价格大起大落,成因有三:其一,我国食糖产量在2002/03制糖期达到历史最高峰之后,从2003/04制糖期开始出现回落,2005/06制糖期食糖产量是在上两个制糖期已连续回落的基础上,出现的产量又一次递减。此间,食糖消费量却逐年递增,因此形成了明显的供需缺口。其二,国际市场也出现了供需缺口;加上国际能源紧张,甘蔗作为可再生能源——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使食糖附加了能源属性,进而形成了国际上食糖价格与能源价格的联动;食糖成了期货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品种,基金的介入一度将糖价不断推向新高,甚至创下了近25年来的最高点,突破了每磅19美分;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性更加紧密,进而本制糖期国际糖价的大幅波动对国内糖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振动效应。其三,近年来淀粉糖产量快速增长,生产成本和价格下降,与食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产量3年回落,消费逐年递增2005/06制糖期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107.55万亩,同比增长3.12%。但因南方主产区气候干旱等因素导致甘蔗减产,全国共生产食糖882万吨,比上个制糖期降低3.91%。糖业信息·2006·11-2-回顾近年来我国的食糖生产量:1995/96-2001/02的7个制糖期,我国食糖产量一直在600-800多万吨之间摆动。2002/03制糖期产量大幅递增,达到了1064万吨的历史最高点,以后出现连续3个年度的回落。就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而言,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以大约13%的平均速度递增;进入21世纪以后,食品工业发展进一步提速,年均增长率达到20%上下,其中用糖量较大的行业如饮料、糖果、糕点、乳制品等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此间,我国食糖消费量逐年增长。淀粉糖替代蔗糖130万吨自2000年起,我国淀粉糖行业摆脱了过去多年来年产量仅有数十万吨的状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1999年60万吨产量的基础上,2005年产量达到420万吨,6年间增长7倍之多。据预测,2006年全国淀粉糖产量将达到500万吨左右(不包括糖醇)。尽管淀粉糖产量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但对蔗糖的冲击力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强烈。事实上,淀粉糖大部分被用于医药等行业,真正流入食品业的淀粉糖量折合成同等甜度的蔗糖,仅相当于大约130万吨的蔗糖。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自2001/02制糖期起,我国制糖行业摆脱了4年(1996-1999)连续亏损124亿元的局面,至今已实现连续6年(2000-2005)的盈利,6年累计盈利92亿元,缴税170.9亿元。2005/06制糖期全行业继续呈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行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年度4000万糖农增收65亿元,全国制糖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实现利税98.6亿元,商业企业也获取了丰厚的利益,全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糖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企业重组和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化。2005/06制糖期,全国共有制糖生产企业(集团)139家(上年204家),开工糖厂289家(去年304家),其中:甜菜糖生产企业(集团)24家,糖厂38家;甘蔗糖生产企业(集团)115家,糖厂251家;炼糖企业7家。2005/06制糖期,全国超过10万吨的糖业集团19个,产糖580.7万吨,占全国产糖总量的65.88%;糖业生产地区性优势越来越明显,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新疆5大产区产糖量833.1万吨,占全国产糖总量的94.5%。2006/07制糖期,国际、国内食糖市场将面临诸多变数,食糖市场趋糖业信息·2006·11-3-于复杂化。当然,影响糖价的根本因素在于供求关系,此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内淀粉糖及食糖替代品价格、国际上食糖和原油的价格、基金的介入等也将对食糖价格的走势产生作用。此外,与食糖有着高度关联性的燃料乙醇正在成为世界食糖市场新的影响因素。国内国际食糖产销情况分析预测据中国糖业协会最新预测,今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323.76万亩,较上年增加216.21万亩,增长20%左右。其中:北方甜菜种植面积增长30%,甘蔗种植面积增长10%左右。2006/07制糖期食糖大幅增产已成定局,预计产量将达到1120万吨左右,比上制糖期增长23%左右,有望创出历史新高。伴随进口食糖等因素,新榨季国内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从国际市场来看,2006/07制糖期世界食糖将结束连续几年来的供量不足,产糖量全面提升,食糖供应在连续3年出现缺口后,将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主要产糖大国将增产食糖1000万吨左右,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其中,巴西预计将产糖3000万吨,增产约310万吨;印度产糖量将由上榨季的2100万吨上升到2400万吨,增产300万吨;欧盟产糖量预计减少290万吨(出口量减少400多万吨,而进口量增加100多万吨);泰国预计产量在1700万吨,增加200万吨;中国、巴基斯坦、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总共预计增产在500万吨左右。另外,巴西政府最近决定,从11月20日起,在汽油中混合乙醇的比例将从原来的20%提高到23%。这样可增加一部分用于生产乙醇的甘蔗用量。据世界食糖组织(ISO)11月8日的最新月度报告,全球2006/07制糖期总产量将达到1.583亿吨(原糖值)的水平,预测的食糖产量要比食糖消费量多出580万吨左右。研究人士分析,世界范围内的食糖供大于求决定了明年的糖价不会再像今年一样大幅攀升。但考虑到食糖主要出口国的生产成本一般在每磅8.5-10美分,因此,在这一价位之间会对糖价形成一定的支撑。估计明年国际糖价的价格区间在每磅9.8-15.5美分。综合各种因素,业内人士估计,明年国内、国际食糖平均价格都将低于今年,价格的波动幅度也会小于今年,估计国内食糖价格将大体在每吨3500-4700元之间波动。平抑价格、稳定市场之对策在供过于求的形势下,搞好宏观糖业信息·2006·11-4-调控,化解供需矛盾,将糖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稳定市场,协调好农民、生产企业和商家各方利益,是2006/07制糖期保证我国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马占平副司长表示,要按照入世规则,把握好食糖的进口;根据产销情况,制定合理的食糖收储计划使供求总量趋于平衡;继续做好糖精的限产限销工作,促进扩大食糖消费。国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徐息和副司长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目的和原则,一是稳定食糖购销,保证市场正常供应;二是平衡中下游利益,维护产业链条的顺畅链接,保障糖农、制糖业、流通业的利益;三是为我国制糖业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他提出,今后要把研究消费放在重要位置。国内食糖消费量自2001/02制糖期之后一直在稳定增长。2005/06制糖期尽管不少人士担心糖价过高会抑制消费,但其消费量还是达到了1060万吨。消费对生产一个巨大的促进。但目前食糖的消费仍是一个盲点,GDP的增长对食糖消费的带动有多大?上个制糖期实实在在的消费量是多少?有多少糖还在企业的库存中?消费弹性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贾志忍认为,明年国家在制定收储食糖的价格和数量时将会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平均成本+少量利润;二是总量平衡,略有宽余;三是糖价稳定,不出现大起大落。他向糖业界提出三项建议:制糖企业要把丰收的糖料收购好、加工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增加加工量来增加利润;农民要靠增收糖料来增加收入;商家应多进快出,以增加销售量来增加效益。《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糖业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十五”期间我国制糖业稳步发展,2004/05年度制糖期食糖产量达到90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53.6亿元;食糖生产逐步向广西等优势地区转移,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制糖行业的整体技术和设备水平还比较落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综合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1、发展方向和目标按存量调整为主、增量调整为辅的方针,鼓励以大型制糖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采取联合、收购、糖业信息·2006·11-5-兼并、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制糖企业集团,促进制糖企业与内外贸企业联合,实现农工贸、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加强制糖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工艺水平和装备的先进性;按照市场需求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发展幼糖、单晶冰糖、方糖等精炼糖,推广小包装;鼓励和支持糖厂综合利用产品生产的社会化进程,集中处理制糖企业的蔗渣、甜菜废丝、糖蜜等废弃物;促进甘蔗糖和甜菜糖的协调发展,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率;有序发展淀粉糖,充分发挥其对平衡食糖需求和调节市场的作用;推进食糖和燃料乙醇联产的战略研究,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废糖蜜生产化工产品和能源替代产品。“十一五”期末,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发展有序的制糖工业体系,使我国糖业步入良性发展时期。到2010年,食糖产量达到1450万吨左右,淀粉糖产量达到650万吨;精制糖产量占食糖总产量的30%以上;糖料日处理能力由现在的74万吨增加到83.3万吨,单一企业平均生产规模达到4.5万吨/年;甘蔗糖和甜菜糖每百吨原料标准煤耗分别控制在5吨和6吨以下。2、区域布局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南方甘蔗产区,新疆、黑龙江等北方甜菜产区支持制糖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南方和北方两大糖料加工产业区(带);在东北、华北等玉米、甘薯优势产区,建设淀粉糖生产加工基地。广西首签甘蔗火灾保险最近,广西财政支持涉农保险试点项目——广西柳江甘蔗火灾保险全县统保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今年以来,中国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务改革发展若干意见》,形成了《广西柳江县甘蔗火灾保险全县统保方案》。并获得各方大力支持,广西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柳江县甘蔗火灾保险由中国人保财险承担火灾造成蔗农的经济损失。其中,糖厂开榨前造成的损失,中国人保财险按每亩200元负责赔付;糖厂开榨后,糖厂按正常料蔗的单价收购蔗农的火烧甘蔗,火烧甘蔗与正常料蔗的差价损失由保险公司糖业信息·2006·11-6-负责赔付。保险方式采用区、市、县三级财政支持,蔗农自愿参加,全县统保的方式。即使蔗农不参加自愿保险,也可以获得政府补贴的60%的赔偿。年产30万吨精制糖技改工程项目开工继广西农垦柳州年产30万吨精制糖项目竣工投产后,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又一重大工程项目――“广西农垦防城年产30万吨精制糖技改工程项目”近日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宣布开工。该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1.5亿元,建设周期12个月,建成投产后,日产碳化精制糖和优化糖1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达12亿元,利税超1.5亿元。广西农垦防城年产30万吨精制糖技改工程项目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对国际先进工艺技术进行集成技术创新,通过利用锅炉烟道气碳酸饱充、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等技术,采用“二步法”生产碳化精制糖,实现了我国制糖行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对加快中国制糖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实现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与缅甸合作建首座现代化糖厂云南力量生物制品集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政府替代种植合作的配套项目——色勒糖厂于日前举行奠基。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设计总规模为日榨甘蔗8000吨,分两期进行建设,首期工程将于2007年10月完成,日处理甘蔗2500吨。作为中国云南省开展的替代发展项目之一,该糖厂建成后将成为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的第一座现代化糖厂,解决当地数万农民替代罂粟种植的大面积甘蔗的销路问
本文标题:我国制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