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主讲人白超英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及简要评价◆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转变的回顾◆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及简要评价(一)平衡发展模式主要观点: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特别是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投资,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有利于区域和产业协调发展。局限性: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条件;注重地区公平和产业平衡,忽视了效率;实践效果不佳,计划经济时代采取平衡发展战略,虽缩小了区域差距,但投资分散,重点不突出,导致全国经济发展迟缓。(二)梯度推进模式主要观点:梯度推进理论重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差距,认为较为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不发达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应在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而传统产业应在低梯度地区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该模式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该理论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范围较广。(1)梯度推进理论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效率。(2)梯度推进理论有较强的适应性。(3)在实践中梯度推进理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局限性: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实践中容易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三)增长极模式主要观点:主张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增长极理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如各类开发区)。局限性:在培育增长极的过程中可能加大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四)点轴开发理论主要观点:重视“点”即增长极和“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增长点和增长轴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该理论对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十分注重,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增长极理论不同的是,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沿边开发战略长江开发战略亚欧大陆桥主要观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五)网络开发模式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该理论一方面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布局的平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城乡一体化。主要观点: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内圈层即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以第三产业为主;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以二产为主,可发展城郊农业;外圈层即城市影响区,一产占优势,还是城市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和假日休闲地。(六)圈层结构模式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圈层理论总结了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大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改造中心城市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它对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作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理模式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不一样,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在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时,应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考虑区域内外的发展环境,做出合理的选择。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变化的回顾(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可概括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以重点投资和建设内陆地区的均衡发展阶段;--“六五”和“七五”时期加快发展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八五”时期以来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四次大规模调整--以“一五”156个重点项目布点为标志的内陆地区倾斜政策--以大小“三线建设”为标志的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政策--以“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为标志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政策--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标志的区域协调发展(三)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旧中国留下极不平衡的区域格局:现代工业主要布局在沈阳、大连等东北地区、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武汉地区。中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不足10%,而且主要布局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除四川盆地外,基本上都是未开发的不毛之地,没有现代工业和工业文明。(四)以156项重大项目为标志,战略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沿海与内地关系。苏联援建的156项重大工业项目主要安排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同时积极利用沿海的工业,推进中国的工业化。中国生产力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五)三线建设时期,战略布局急剧向西部转移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恶化,政府决定把东部的一部分企业迁往内地,在西部建设战略后方基地。15年三线建设,是中国东西部战略布局的一次大调整。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生产力布局畸重东部的格局,打下了西部现代工业的基础,把工业文明引进到西部的高山峡谷、荒漠野岭,为后来的发展提了重要条件。(六)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战略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1978年开始实施“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把发展重点转向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在广东、福建建立5个经济特区,后又开放沿海14个城市,进而开发上海浦东,对沿海地区实行全面开放,形成点、线、面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在特殊政策的吸引下,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沿海集聚,使东南沿海地区得到飞速发展。(七)在继续推进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东部已经富裕起来,综合国力有很大增强,同时东西部差距急剧拉大,引起国内外各方关注。2000年正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项政策正在逐步实施之中。四次区域发展战略和布局的调整,是在不同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前两次是国际上处在冷战时期,国内实行计划经济;后两次是在国际处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时期,国内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这些不同,四次战略的转移体制、机制、方法都是不同的。前两次都是政府行为,后两次是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结合。三、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整个中国经济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中国经济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融入国际市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世界银行评论:中国以一代人的时间,解决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解决的人民温饱问题。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来看:面临五大发展态势和五大挑战2000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态势之一: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部署下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还取决于对可流动的生产要素的吸纳。目前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已达1.5亿人,跨省流动劳动力90%来自中西部,82%流向东部地区,约2/3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趋势增强,不仅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还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占全国GDP的份额接近40%,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态势之二:经济空间集中度提高,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主导地位凸显产业发展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和市场条件,逐步替代矿产资源分布等传统区位因素,成为产业区域布局的主导因素。--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电子等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能源工业等对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势头增强,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西北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为解决东部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建设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远距离调配工程,形成资源大跨度区际调动。态势之三: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发挥,区际产业分工明显增强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抬升,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态势之四: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提高,向内地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区际政策竞争(税收竞争)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区际合作加强--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态势之五:区域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推动区际互动发展■一些区域产业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转移滞后于经济的空间集聚,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事业平衡发展重视不够,公共服务水平区际差距扩大■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区域差距依然存在,某些方面还在扩大我国区域发展的五大挑战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建设项目--五大标志性工程都是为全国服务的,投资巨大,但西部受益甚少;政策和投资力度尚未到位;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低;人民消费水平低、日用工业消费品70%来自东部,消费及消费品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这些原因既说明了西部的不足,也说明西部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待投资者挖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果与东南沿海发展战略的差距的原因:经济背景、调控难度等。区域差距继续拉大的原因四、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重点(一)科学发展观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五个统筹”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奠定的科学基础。--辨证理解“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关系。·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是绝对地否定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均衡发展中也不能失去重点,从而保持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辩证统一;·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和限制缺乏条件的地方乱发展放在同等位置。(二)新的区域经济布局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
本文标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7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