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职业农民培育的风险评估与对策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经营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为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陕西省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为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陕西省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计划到2017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计划到2020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6万人2万人2万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10万人5万人5万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6万人2万人2万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10万人5万人5万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一、职业农民的内涵㈠职业农民的不同界定“专业农民”、“骨干农民”是农业部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发展“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提出的,主要是指从事种养业生产经营的农民,与骨干农民的概念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但范围限定很窄。“新型农民”是从农村社会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与新农村建设相对应,广义说涵盖所有农民。日本:实施“认定农业者”制度,通过政策扶持,促使农地主要向“认定农业者”集中,提高农业生产率。韩国:加强农业后继者职业教育,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计划,并在贷款、融资、利息、技术和成果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法国:明确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从而引入了“职业农民”的概念。进入新世纪,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老龄化、低能化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借鉴国外培养职业农民的经验“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这种较为抽象的经济学定义,对如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指导性不强。职业农民较具代表性界定㈡职业农民的内涵界定中央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很有深意。新型与传统对应,职业与身份对应。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结构;职业农民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强调的是产业结构。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差别能够主动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要求的职业人,享有与其他行业劳动者同等的职业保障和权益小生产,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没有出生地限制,可以自由流动,是一种开放状态农村生、农村长,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难以流动,相对封闭没有世袭和强制,具有自主性,可自由选择一种身份“世袭”,具有强制性,不可选择职业农民传统农民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差别能够主动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要求的职业人,享有与其他行业劳动者同等的职业保障和权益小生产,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没有出生地限制,可以自由流动,是一种开放状态农村生、农村长,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难以流动,相对封闭没有世袭和强制,具有自主性,可自由选择一种身份“世袭”,具有强制性,不可选择职业农民传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界定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包含3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农村农业企业主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带头人123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农机手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农村农业企业主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带头人123123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农机手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可具体分为5个层次主要指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从事粮食、蔬菜、花卉、水产、畜牧等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劳动者农业企业主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技总监职业农技员职业农业工人从事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开发和信息服务的人员主要指从事农业企业的各类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培训、标准认证,农业基地的设计、建设、相关经营和管理,农业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方案实施等方面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指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社会资源、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农民专合组织、企业或业主“打工”并谋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农业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大中农场主、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代表等主要指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从事粮食、蔬菜、花卉、水产、畜牧等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劳动者农业企业主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技总监职业农技员职业农业工人从事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开发和信息服务的人员主要指从事农业企业的各类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培训、标准认证,农业基地的设计、建设、相关经营和管理,农业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方案实施等方面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指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社会资源、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农民专合组织、企业或业主“打工”并谋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农业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大中农场主、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代表等职业农业工人农业规模化经营使单门独户的农民转让了土地使用权,告别“一亩三分地”上的生产劳作,实现了“角色转化”,成了为农业生产经营大户打工的“农业工人”。这支队伍不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日益壮大的趋势正在加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工人阶级队伍内部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变迁的中国特色。职业农业工人在农业公司采摘职业农技员职业农技员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的职业,他们是田间的知识分子,也是实际的劳作人员,因为他们长时间在野外工作,需要采集农业技术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处理,把农业科技、农产品供求和生产资料等有关信息发送给农户,根据需要向农民推荐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的优良品种并传授与之配套的种养技术。职业农技员传授生产技术职业农技总监职业农技总监有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或农业管理工作经验,熟悉现代农业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和地区农业政策、农业标准知识,熟悉现代农业企业技术管理知识,能全面掌握和运用农业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善于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成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骨干。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杨和平教授担任兴平星光良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受到温家宝的亲切接见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已经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悄然兴起。这群人不但熟悉农业,并且懂经营、善经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聘于大中农业企业主,在农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经理人资格证职业经理人培训职业经理人活跃在山乡农业企业主这群人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善创新,抓机遇、敢决策,能沟通、会协调,具有一定的经营资源和能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主要包括:大中农场主、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代表等。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的农业企业创办者。(技术型、经营型、资本型)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主的土地规模,按家庭年均纯收入20万和亩均收入测算土地规模400亩亩均纯收入500元亩均纯收入1000元亩均纯收入2000元亩均纯收入4000元土地规模200亩土地规模100亩土地规模50亩土地规模400亩亩均纯收入500元亩均纯收入1000元亩均纯收入2000元亩均纯收入4000元土地规模200亩土地规模100亩土地规模50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三种类型。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赵瑜种植专业合作社二、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分析㈠职业农民地位问题在以城乡二元化结构为主的年代,农民不完全是一种职业,而更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说到农民,浮现在大家眼前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农民代表的是贫穷落后,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很多年轻人以奋发读书考学“跳农门”成为城里人为荣。随着社会的变革,户籍制度的放宽,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壁垒打破,很多农民进城务工定居,成为城镇居民;有些地方的耕地出现撂荒现象,没人种地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如何保证我国的耕地有人来种,还要种好,种出效益来,为此,国家必须转变社会观念,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从制度和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使新型职业农民真正愿意扎根农村开创一番事业,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不出问题。㈡职业农民主体问题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及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面长大,对土地感到“陌生”,很多年轻人不愿回到农村创业。现在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主要是“386199部队”(妇女、小孩和老人)。现代农业的发展光靠妇女、儿童和老人不行,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以农业为职业的人才,这批人才也就是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来源哪里?谁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如何进行选育?只有选对培养对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才有意义。386199部队㈢职业农民培训问题现在的农民培训项目的课程和内容基本上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缺少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项目的立项问题没有国家专项培训项目的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不能很好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农民培训项目管理单位,农业院校是项目实施单位组织实施问题最关键的是如何挑选出那些有一定产业、愿意扎根农村积极创业的有文化的年轻人,把他们组织在一起根据从事的产业进行分类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的农民培训项目的课程和内容基本上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缺少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项目的立项问题没有国家专项培训项目的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不能很好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农民培训项目管理单位,农业院校是项目实施单位组织实施问题最关键的是如何挑选出那些有一定产业、愿意扎根农村积极创业的有文化的年轻人,把他们组织在一起根据从事的产业进行分类培训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三、职业农民培育的风险分析㈠农民群体违约风险部分农民的契约意识并不强,今天他愿意把地租给新型职业农民,但哪天他不愿意了,想把自己的土地收回来,而租地契约并没有到期,这时新型职业农民就麻烦了——把地还给出租人吧,他在这片地上投巨资兴建的现代农业设施就打水漂了;不还吧,部分农民会上访甚至堵路,地方政府迫于维稳压力常常会给新型职业农民施加压力。农业企业家最担心的就是农民突然有一天违约,不愿出租土地。虽然签租地合同时,农民都签名并按了手印,但如果他们违约,企业也拿他们没办法。新型职业农民除了是生产者,还是投资者、经营者、决策者,同时也是风险的承担者。㈡自然风险土地分散时,农业经营的风险也是分散的。当新型职业农民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经营时,风险也集中了。对部分新型职业农民而言,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可能令他赔得一生都爬不起来。仲恺农学技术学院的三名大学生杨学成、蔡志矿、汤文辉在毕业不久后相约到英德当起职业农民。建大棚,种西瓜,拓市场,他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将“现代农庄”经营得风风火火,多的时候请了30多个人在地里帮他们干活。可是一场飓风毁掉了一切。2003年8月4日,山谷
本文标题:职业农民培育的风险评估与对策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1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