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滑雪场经营与发展研究
我国滑雪场经营与发展研究作者:张妍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李松梅我国滑雪场生态环境保护分析2008滑雪场的生态保护目前已成为滑雪旅游发达国家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讨论了滑雪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对滑雪场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期刊论文韩杰.韩丁中外滑雪旅游的比较研究-人文地理2001,16(3)本文就滑雪旅游历史进程、自然地理条件、滑雪地与滑雪场建设、客源市场状况等方面进行中外对比,旨在促进我国滑雪旅游业稳步、持续地发展.3.学位论文王楠黑龙江省滑雪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乌吉密滑雪场为例2007滑雪旅游在欧洲和北美已有百年的历史,是非常普及的旅游活动。中国的滑雪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直至近几年已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品。由于滑雪道建设需要砍伐大量林木,滑雪场的开发严重破环生态环境,所以对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滑雪场理论的研究也就迫在眉睫。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对滑雪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作出了有益研究与探索,为我国滑雪场建设的景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我国拥有近200家滑雪场,黑龙江省拥有78家。黑龙江省的滑雪旅游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以黑龙江省滑雪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四方面:对黑龙江省滑雪场进行现状分类,指出现存于滑雪场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滑雪场景观作出评价并进行景观等级分类;根据景观评价结果,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滑雪场景观规划体系;将所得理论体系应用于乌吉密滑雪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当中,初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滑雪场基本概况将黑龙江省滑雪场分为滑雪旅游区、中型滑雪场、小型滑雪场及滑雪娱乐场所四类。指出现存于滑雪场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滑雪旅游市场体系尚未成熟;滑雪场建设初期选址盲目;滑雪场景观规划不合理;滑雪场后期生态修复措施不科学等。2.运用SBE法对滑雪场景观进行评价。运用现场评判法得出各个样点的滑雪场景观SBE值:运用室内评判法得出滑雪场四类景观要素(植被、地形地貌、比邻景观、水体)的SBE值。将现场评判结果与室内评判结果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景观要素美景度与滑雪场整体景观美景度存在普遍相关性,得出相关系数值由高到低分别为:植被、地形地貌(滑雪道)、比邻景观(服务性建筑)、水体。即植被对滑雪场整体景观影响力度最强;地形地貌(滑雪道)、比邻景观(服务性建筑)对滑雪场整体景观影响力度较强;水体与滑雪场整体景观滑雪场整体景观影响力度相对较弱。3.滑雪场景观规划理论体系:(1)滑雪场初期选址:基地的气候(降雪量及积雪期)、地势、风向、水源、植被条件区位条件等自然因素决定滑雪场的建设规模、工程量、造雪量及经营状况。(2)从滑雪道、植物景观、山底部分的相关性功能区、四季旅游项目、辅助性设备设施五个方面论述了滑雪场规划设计要点:认为滑雪道的坡度、朝向、位置及不同级别滑雪道的合理搭配直接决定着滑雪场的接待能力与经营状况;植物景观直接影响视觉景观美感,植物种植承担着滑雪道的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山底部分的相关性功能区应满足游客的功能性及娱乐性需求,体现滑雪场景观风格及旅游形象;四季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避免滑雪场项目单一、景观单一的,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辅助性设备设施应保证滑雪者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增加其舒适度。另外,总结了越野滑雪及夜间滑雪的设计要点。(3)滑雪场建成后,应主要针对滑雪道的水土保持和退化森林系统修复方面展开生态修复措施,为滑雪场可持续开发提供后续力量。4.规划实例——乌吉密滑雪场景观规划对乌吉密滑雪场进行景观规划。通过分析了景区的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运用得出的滑雪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将滑雪场规划为乌吉密滑雪休闲旅游区区的核心和主体项目,其他分区围绕滑雪场展开与之相呼应的春夏秋旅游项目设置,保证景区四季景观的丰富性,提出了将其建设成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的远景理论体系,对黑龙江省滑雪场开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4.期刊论文张宇峰.ZhangYu-feng关于滑雪场旅游多元化开发的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8)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滑雪场经营与开发情况进行研究,针对滑雪场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多元化开展的建议,包括滑雪场旅游项目的多元化开发,滑雪场季节性开发,滑雪场竞技项目与群体项目的开发以及旅游多元开发的生态保护,以期能为滑雪场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5.期刊论文郭潇.李杰河南滑雪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科技信息2009,(24)滑雪旅游是冬李旅游的一大热点,也是体育产业的一大亮点.本文通过对伏牛山滑雪场的实地调查,对河南滑雪旅游环境进行SWOT分析,认为目前河南滑雪旅游发展模式中还存在着市场培育不完善,产品结构单一,营销模式简单化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滑雪旅游的发展,要以游客为导向,不断优化整体旅游资源,加强产品延伸,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从而促使河南滑雪旅游的产业化、科学化发展.并指出政府在滑雪旅游中起到的规范市场、监督市场的作用,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离不开政府的监管.6.期刊论文韩杰.韩丁对我国滑雪旅游若干问题的研讨-经济地理2001,21(4)在我国滑雪旅游渐成热潮,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有关滑雪旅游方面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却相当贫乏.本文就我国滑雪运动的历程、自然地理条件、滑雪场建设、客源市场状况等进行研讨,旨在促进我国滑雪旅游业稳步、持续地发展.7.期刊论文谢文元大庆市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及思路-当代旅游2006,(5)一、滑雪产业发展的现状1、雪场的基础设施情况.自1999年至今,我市共建初级雪场四处,分布在市(让区的股份制飞天滑雪场、城市乡村滑雪场、红岗区铁人公园滑雪场)、县(杜蒙县的私有制寿山滑雪场)两地①雪道:两处雪场的雪道各两条,总长度都在500m以上,平均宽度都在40r1]以上,平均坡度皆大于6°,雪道平整无障碍物,有足够的停止区;②雪具:四处雪场的雪具平均在450套以上,性能良好,安全可靠;③索道:四处雪场具有施牵式索道共计4条,运输能力基本满足游客需要,设备良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④造雪机、压雪机:四处雪场的造雪机、压雪机各1台,性能良好,保证正常运行;⑤雪地摩托:飞天滑雪场从加拿大引进4台380型号的雪地摩托,已成为游客的主要娱乐项目.8.期刊论文刘春玲.白翠玲滑雪旅游效应分析及发展路径选择-商场现代化2006,(16)与攀岩、蹦极等探险旅游项目相比,滑雪更是集浪漫刺激于一身.近十年来,滑雪作为北方冬季旅游的热销产品,风靡中国各地.但2004年3月的参考消息转载芝加哥论坛报文章指出,中国正陷入严重的水危机之中,中国北方缺水的问题最严重,但现有和计划兴建的滑雪场都集中在这个干燥的地区;中国的问题在于对一种原本短缺的资源运用不当;中国严重缺水不宜发展滑雪场.那么,滑雪旅游在迎合都市高消费群体的需求,产生巨大利润的同时,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却敲响了警钟.9.学位论文金炳秀中韩滑雪产业比较研究2007本文对中国和韩国滑雪产业,从滑雪场、滑雪者、产业政策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两国滑雪产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中韩两国在滑雪产业上的开发与合作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滑雪产业的不同定义及范围叙述,找出两国滑雪产业的异同,并且根据滑雪场密集地域、滑雪场规模、设备和设施标准对滑雪场进行了分类。从中韩滑雪场的数量,滑雪者人数等滑雪产业主要经营指标来比较中韩两国滑雪产业经营现状。本文以滑雪产业的核心——滑雪场为研究重点,通过对两国滑雪场硬件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对两国大型滑雪场的地理环境、设备、滑雪学校、雪具出租、住宿、休闲、娱乐设施和交通的的现状调查,对比研究了中韩两国滑雪场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扩展到滑雪相关设备和用品的制造和研发领域,通过两国滑雪设备设施制造、用品生产、进出口与研发现状调查,对比了中韩两国滑雪设备制造企业和滑雪用品生产企业的生产项目与技术合作力度等。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中韩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两家滑雪场——中国吉林北大湖滑雪场和韩国江原道凤凰公园滑雪场,从自然地理条件、设备设施、滑雪者组成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两国滑雪产业政策保障制度,两国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滑雪产业振兴政策,对滑雪产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等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以上中韩两国滑雪产业的对比研究,本文为中韩滑雪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一是关于两国滑雪产业链间互补问题,二是关于滑雪产业的人才及技术交流,三是关于两国滑雪旅游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四是关于全球气候变化与滑雪产业的发展趋势。10.期刊论文郑欢.刘春杰论滑雪场及周边城镇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互动关系-商业研究2002,(11)滑雪场建设是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它依托房地产开发建设,又拓宽了房地产开发市场;它对雪场周边城镇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力的促动.为此,雪场及其周边城镇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要围绕滑雪旅游这个中心,突出冰雪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推动雪场及周边城镇的经济发展.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f2939c98-a563-4aa2-9ccb-9e0f00f474c3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4日
本文标题:我国滑雪场经营与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