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张咏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一、情况分析: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有7个普通班加2个艺术班。普通班基础相对好点,艺术班较差,整体基础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缺少解题能力。二、备考依据:地理教材,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及相关练习,《区域地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三、工作目标: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四、具体措施:(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每位老师都要对近十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3).精心组织教学: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搞好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并能记录下来。本学期每篇讲读课文的备课中都能体现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4)精选、精练、精评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堂课要有练习,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每个月有月考。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然后,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5)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重点、普通班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五、时间安排:1一轮复习,2011.9—2012.3,周末补习区域地理第一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第三周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第四周气候类型的判断第五周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六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七周章末复习第八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九周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第十周章末复习第十一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十二周自然地理的复习归纳第十三周人口的变化第十四周城市与城市化第十五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变化第十六周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十七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十八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十九周、二十周寒假放假第二十一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十二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十三周区域自然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第二十四周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十五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十六、七周旅游地理2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具体根据实际另行安排3三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第二轮复习,讲解专题,同时关注时事热点,紧密关注世界的风云变幻,弄清该地区的地理状况。第二轮复习要做到少而精,因为此时段以综合训练为主,到时按具体情况而做些变动。
本文标题:张咏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9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