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师发展认知认知与策略
新质量时代:教师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三大目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构现代职教体系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课题:如何履行好时代使命举措:1.注重内涵建设——而非规模扩张2.强化精细管理——而非粗放管理3.实现内生增长——而非外力推动引言如何强化精细管理?对策:落实三年行动计划1.依法治校,用法治引领校长办学和发展2.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改善治理结构3.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对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实习、信息技术、质量监控都提出了具体要求4.更新现代管理理念:管理要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注重柔性化管理5.改进管理方式方法:建设管理大数据;建立诊断与改进的机制;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重点,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如何实现内生增长?对策:建构动力机制外部:教育督导、评估内部:内部——诊断与改进(补差)——提升管理水平(强体)——年度质量报告(状态显示)引言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对策:1.强化专业建设2.强化师资建设3.强化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工作引言讲座内容:一、背景与挑战二、使命与标准三、策略与路径质量:对产品或工作水平高低和效果的评价【两种质量观】(1)符合性质量观质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质量就是符合生产者设置的标准一、背景与挑战工作状态:以提供者为主制定标准;“缺陷”指产品或工作的现实性状和标准之间的差异工作结果:标准趋于固化;质量保持静态;产品(服务)鲜有改进;质量只是评判绩效的指标之一(2)适应性质量观质量—产品或工作对使用者或服务对象(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工作状态:以服务对象为主制定标准;“缺陷”指产品或工作的现实性状和“客户”需求之间的差异工作结果: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新质量时代——何为新质量时代?【新内涵】质量:产品或工作对使用者或服务对象(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提高质量就是提高使用者或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新要求】——“零缺陷”“零缺陷”质量管理:20世纪60年代,质量管理大师、管理思想家菲利浦·克劳斯比提出,并在美国推行,后在日本制造业全面推广,使日本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达到了世界级水平“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突出特点: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做正确——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零缺陷”质量管理的主要观点:(1)质量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2)事先防范才是提高质量的最有效办法质量最需要的应是预防检查、评估都是事后弥补(3)执行的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如果允许失误,就给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创造机会——“零缺陷”不给质量问题出现的机会[新背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A、智能制造B、互联网+新质量时代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深化职业教育质量的内涵认知】教育质量:职业教育需求主体的满意程度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六大主体需求【把握“中国制造2025”“中国教育2030”的要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诉求:(1)对专业设置的要求:绿色制造业会产生一批新专业;智能车间大量出现(2)专业重点发生变化(3)传统工种消失,出现新的专业方向(4)出现新的人才规格(5)“创业创新”提供新的机遇(6)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互联网+职业教育”将彻底改变职业教育的形态(不能替代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态度”的教育)教育2030行动框架:职业教育的变革:A、从固定、封闭转向动态、终身B、从正规教育走向正规与非正规统一C、从现实课堂走向现实与虚拟、在线结合D、从职业学校一枝独秀走向学校职业教育+互联网、互联网+企业培训、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态“学校职业教育+互联网”孕育的新变化:A、学校环境的变革:教室就是实验室,3D立体视觉仿真图形、实验动态仿真、网络教学系统等融于教学环境之中B、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过程的趣味性C、学校教师的变革:教师既懂互联网又懂教育,是复合型人才•职业学校教师发展面临新期盼:•1、“专注教学”向“注重育人”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善于育人的教师•2、“着重提升技能”向“全面发展”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内涵深厚的时代教师•3、“传道授业”向“培植能力”转变•思考:如何做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4、课堂演员”向“课堂导演”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精于课改的教师•5、“关注地气”向“天地融合”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6、“单打独斗”向“融入集体”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宽厚包容的教师三、策略谋划•7.“单一素养”向“综合素养”转变•思考:如何做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8.“传统要求”向“新要求”的转变•思考:如何掌握“新要求”三、策略谋划一、背景与挑战教师的使命:育人——教书育人教师定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履行职责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二、职责与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20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根本目标】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直接目的】(1)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2)规范教师队伍管理(3)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一、基本理念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和信仰,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商业经济社会确立科学的理念尤为重要——在信仰多元化背景下坚定科学理念——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信仰现状】拜金主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个人主义:人不为己,天殊地灭享乐主义:今朝有酒今朝醉实用主义:有奶便是娘功利主义: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宗教:不修今世修来世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蒋介石晚年总结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结论:“自己打倒自己”具体原因有四条:(1)内部不能精诚团结(2)违反国父遗教,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利为目的(3)丧失了革命的党德,不能以个人的自由与能力,贡献于革命大业(4)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民族道德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伟大军队:“六无军队”——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军人“六无军人”——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市场经济(商业)社会】现实社会—市场经济社会——文化特点:(1)心智活动以科技为主(2)经济生活以工业生产为主(3)社会一方面趋于高度的组织化,另一方面高度的个人化——呈现工具性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市场经济在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矛盾:(1)贫富分化——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2)急功近利——为近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3)拜金主义——为富不仁、弄虚造假、损人利己(4)意识错位——蔑视劳动,崇尚投机(5)心浮气燥——弱化了酝酿的耐心、积累的韧性和沉着气追求卓越的信念解救举措: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宗教形式,呼唤人们有爱心、善心,要关心穷人,多做善事日本涩泽荣一(明治维新时的大臣):“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儒家式经营理论,为日本的经济发展确立了“义利合一”的指导原则雪莱的药方:诗、想象力、爱“诗”是神圣的,具有一种道德的威力,能克服邪恶,能滋润久旱的土地“想象力”有柏拉图的理念、康德的先验主义,以及非理性色彩的人文主义,可以作为对物质和金钱专政相对抗的解毒剂,可以开拓人的崇高“爱”能医治人的创伤市场经济弊端的克服不可能通过物质手段来解决,必须着眼于文化层面、精神层面——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至上、利益至上、金钱至上、个人至上的现象,必须着重于教育、引导——通过教育、教化,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好物质与精神、利与义、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基本理念】1.师德为先(1)理念上做到“四个有”——有理想——有职业道德——有准确的价值观——爱自己的事业(2)行为上做到“四个方面”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有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如何“师德为先”?1.师德为先,态度就是资格——态度是一种敬业的心态2.师德为先,方法就是钥匙——方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技巧——有方法就会锦上添花3.师德为先,爱心就是阳光——爱心是教师的独特品质2.学生为本(1)学生是教师职业存在的前提,没有学生,教师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2)以学生为本是教师工作的宗旨——学生为本,既不是给予学生过度的呵护,也不是对学生进行放羊式的管理(3)学生为本就是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长与短、强与弱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1)从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始——身心健康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2)兼顾应用型知识与学术型知识的传授——应用型知识侧重于解决问题——学术型知识涉及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注重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技能——三项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支撑学生的全面发展(4)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坚守的底线;职业精神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追求的境界3.能力为重——能力是履职的根本(1)通用能力——职业应具备的能力,不是专业或学科的不同而不同,是教师从教的根本——语言表述能力、洞察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交流和协作的能力(2)专业能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核心能力——开发教材能力、开发课程能力、实施教学能力、专业引导和管理能力(3)拓展能力——拓展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延伸能力,涉及预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能力等4.终身学习—成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的使命(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身素养)终身学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塑造积极向上的专业态度——获得专业底气——获取动力之源——重塑态度、转换理念(2)建构具有自身个性的知识体系——更新知识——补能力和素养的短板——优化兴趣,提升综合素养二、基本内容1.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理念: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个个成才”的信念——知识与技能传授并重;深入生产一线——创设情境、开发课程等来适应教学改革师德:教师在教育教学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情操品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事业心、责任心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为师之本【具体内容】(1)职业理解与认识——依法执教——立等树人——团结合作(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3)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领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4)个人修养与行为——内修于心——注重内在心理品质培养——外塑于形——外在行为举止2.专业知识(1)教育认识——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中职学生的教育方法(2)职业背景知识——区域经济、相关行业、技术技能发展情况——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及其资格标准的关系——所教专业的知识(3)课程教学知识——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教课程的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课程标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4)通识性知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我国经济、社会、教育的基本情况——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知识3.专业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设计能力社会需求、学生学习特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校内教学: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等校外教学:实地参观、顶岗实习等(2)教学实施能力——营造教学环境的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能力——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结合能力——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3)实训实习组织能力(4)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组织能力(5)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对教师自身评价的能力——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能力——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教学评价的能力(6)沟通与合作能力
本文标题:教师发展认知认知与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