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言偏误观察并分析学习者当前的汉语语言能力,已成为汉语语言学习和汉语语音教学设计不可回避的一项工作。在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人们是以偏误分析的方法来观察学习者的现状。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偏误分析,它是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从而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偏误分析,还应分为失误和偏误这两种情况。失误,是口误或笔误,是偶然现象,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一旦错误出现,说话者有能力去改正它。而偏误则是对正常语言的偏离。这种错误是有规律的系统的,它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学习第二语言的人常犯这种错误。例如:我们说英语时,常把“她”“she”说成“he”,有人分析这可能因为汉语的“他”和“她”发音一样,受其影响,我们对英语的“他\她”注意力相当不够,索性都用一个音“he”。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偏误分析最主要的:音段偏误分析音段音位是所有语音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在语音获得中音段音位形成的偏误也是最容易注意到的。音段分为元音和辅音,因此偏误分析也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1、辅音偏误的主要类型(1)在发音部位方面,外国学生易出现舌尖后音、舌面音和唇齿音的偏差,而其他部位的音偏误较少,这是因为这些辅音的发音部位在世界各种语言的音系中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性。舌尖后辅音,即zh、ch、sh、r,外国学生在学习这一组辅音的发音时,他们在平翘舌声母的区分方面,比汉语方言区的学生更具有自觉性,但主要跟舌尖元音-i相接时容易出现腭化的倾向,究其原因也许是学习之处受汉语拼音“i”的影响,虽注意了舌尖元音和舌面前高元音的区别,但腭化的倾向未能彻底克服。舌面辅音,即j、q、x,发音偏差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舌尖前音z、c、s腭化后接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即俗称“尖音”,把“现”发成“xiàn”。另一种是把舌面辅音发成舌叶辅音zh、ch、sh,舌叶处于舌面之前,也就是把发音部位前移了,在纠正方面,可以让学习者尽可能展开唇齿,是发音部位向后移。唇齿辅音f,这类偏误主要发生在韩国留学生中,他们受上古“无轻唇音”的影响,没有唇齿辅音,因此在学习中,常出现双唇和唇齿的谐音关系混乱。日本学生容易把唇音f,说成双唇擦音,这是因为日语负迁移的影响,通过视觉监控,则可纠正。(2)在发音方法方面,最大的发音难点是“送气\不送气”的区别,其次是“清\浊”的区别。“送气\不送气”的区别是汉语音系上最大的特点,大多数外国学生的母语中没有这样的对立,因此,在学习之处,甚至不能区分“肚子饱了”跟“兔子跑了”。实际上,送气辅音的音理是,在除阻后又一个送气段,在国际音标中的送气的另一种音标法,如“怕”的声母标为[b],这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清\浊”偏误主要表现为不恰当和过度的“浊化”,。西方语言中的“清\浊”对立在音系中的地位跟汉语中的“送气\不送气”的对立在音系中的地位类似。他们把这种区别性特征带到汉语音系中来。另外,还由于他们的母语没有声调。因此,对声调的控制能力不足,造成了他们的“浊化”。2、元音偏误从区别性特征所显示的语感方面来看,可以归纳为“紧\松”、“圆唇\展唇”两个方面。发紧元音时声带较紧,声门下压升高,音量也较大,在一些语音中紧元音的持续时间也较长。可见,元音的“松\紧”似乎难以捉摸,却对语音表象具有显著地影响。就具体的元音音位来看,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r]最容易发生松的偏误,甚至发成元音[ə]。其次高元音i、u、v也较常见偏松的倾向。另一个常见的元音偏误,是圆唇和展唇的程度。舌位越高,“圆\展”的对立越明显,舌位略低,“圆\展”的对立也显得弱一些。他们的难度不仅仅在于“圆\展”的程度,还在于舌位跟唇形的综合效应。汉语还有三个特殊发音的元音—舌尖元音: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i,舌尖央中卷舌元音er。前两个舌尖元音由于只构成单韵母,且只与专门发音部位的声母相拼,虽然难发,但情况单纯,后一个,即普通话中所谓的“儿韵”,则要使学习者明确这个元音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发音时有卷舌的动作。3、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偏误复韵母的发音,是一个动程控制的问题,对于动程过小的偏误,特别注意确定韵腹的开口度;而对于韵尾过重、过长的偏误,则可以提示适当延长韵腹的时长,根据音节时长等值性的原理,学习者应自动缩减韵尾发音的力度。普通话的鼻韵母,特别是其中的en:eng和in:ing之间的区别不是相当明显。这对于外国学生来讲,是个难点。前后鼻音的教学和训练,关键在于韵腹舌位的区别,其纠正的方法是:区别韵腹的发音。处于舌尖鼻音-n前的韵腹舌位偏前,处于舌根鼻音-ng前的韵腹舌位偏后。语音偏误还有声调偏误、协同发音和音变偏误、语句韵律偏误等,语音教学在本质上是培养和训练一种新的技能,但也往往体现为对各类偏误的纠正,因此,教学指导者必须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偏误,并且以相应的方法纠正,这样,才能让外国学生更好地了解语音,掌握语音。
本文标题:语言偏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8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