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读书报告—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读书报告书籍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彭华民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文献艾斯平·安德森:福利模式研究的先驱郑秉文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07/08艾斯平·安德森的社会福利方法论徐艳晴苏州大学学报2011(04)全新维度下的福利资本主义——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谢斯馥中国社会保障2011(07)社会权利:现代福利国家模式的起源与诠释郑秉文山东大学学报2005(02)目录作者简介------------------------------------------------------------------------------------------------------------1本书简介------------------------------------------------------------------------------------------------------------2本书评价及贡献---------------------------------------------------------------------------------------------------2文献综述------------------------------------------------------------------------------------------------------------3关键词释义---------------------------------------------------------------------------------------------------------3社会权利------------------------------------------------------------------------------------------------------3社会分层化---------------------------------------------------------------------------------------------------4去商品化------------------------------------------------------------------------------------------------------4福利国家------------------------------------------------------------------------------------------------------6(一)什么是福利国家---------------------------------------------------------------------------6(二)为什么出现福利国家---------------------------------------------------------------------6福利国家的三种分类---------------------------------------------------------------------------------------------7(一)从政府、市场和家庭的关系分析-------------------------------------------------------------8(二)从中产阶级的福利状况分析--------------------------------------------------------------------8(三)从去商品化的程度分析------------------------------------------------------------------------8(四)从社会资源的整合程度分析------------------------------------------------------------------9(五)从社会政策的分层分析------------------------------------------------------------------------9(六)举例------------------------------------------------------------------------------------------------10借鉴意义-----------------------------------------------------------------------------------------------------------11疑惑点--------------------------------------------------------------------------------------------------------------11个人评述及收获--------------------------------------------------------------------------------------------------11作者简介艾斯平·安德森毕业于丹麦的Aarhus大学,1973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了哲学和科学两个硕士学位之后赴美攻读博士学位,1978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任助理教授,并从2000年至今在西班牙巴塞罗纳的PompeuFabrica大学任全职教授。艾斯平•安德森教授有较多著作,多是用英、法文撰写。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有三个领域:一是集中在社会民主党的研究上,其代表作是《政治反对市场》(1985年);第二个领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的比较研究,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方面有大量的著述,其代表作是两部著作,即本书和《转型中的福利国家》(1996年);第三个领域涉及就业、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经济,其中,《变化中的阶级》(1994年)是关于服务业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门研究,《为何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2000年,合著)是关于劳动力市场效果比较研究的专著,《后工业经济体的社会基础》(1999年,已被译成意、日、西等语言)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新服务经济”的困境及其主要社会推动力的相互关系。本书简介本书被称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该书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福利国家理论研究引用率最高的著作,被视为福利国家研究领域的经典必读著作,许多欧洲大学在开设比较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三种福利制度类型的课程时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教材,尤其在讨论“资本主义的多样性”时,该书以“去商品化”的方法对资本主义三个福利制度的划分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在国内该书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学生接受和了解,许多高校将之列为教科书或参考书。本书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将社会保障制度看作为一个体制,将福利国家视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的总和,其中涵盖了其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国家角色和国家功能的定位、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商品化与去商品化二者之间的矛盾、社会科层化和社会整合等诸多因素。该书以“去商品化”的方法将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分为三种模式,即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自由主义模式、欧洲大陆的社会合作——保守主义模式和斯勘的纳维亚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这三种类型的福利国家各有其制度发展的历史渊源和阶级发展的“路径依赖”,即归因于三种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第一种类型注重以市场为基本原则的福利分配,强调资产调查为其基本手段;第二种类型则追求福利覆盖的面积和范围;第三种主要建立在“社会保险”基础之上,强调家庭应该成为福利供给的核心。作者在大量运用基本材料的基础上,试图对上述三种类型福利国家中的国家、市场与家庭这三个要素的“混合”程度的不同作出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三个要素相对比重的差异性是导致上述三种类型福利国家的差异性的结论。本书评价及贡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被称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并使他一举成名,即使在其出版十几年以后的今天,许多欧洲大学在开设的比较资本主义制度相关的一些课程中,都将此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并将该书中界定的三种福利制度类型作为学生讨论的基本参照系;在欧洲甚至北美的许多大学中,学生们对此书十分了解,尤其在讨论“资本主义的多样性”时,该书以“去商品化”的方法对资本主义三个福利制度的划分既成了学生们讨论的焦点,又是他们继续无限划分下去的起点,艾斯平·安德森的名字已为他们所熟知。艾斯平·安德森的主要贡献有:(1)扩展了马歇尔“社会公民资格”的福利国家研究框架,将“社会公民权”正式引入福利体制的分析之中。(2)成功地将去商品化这个重要概念引入福利国家体制的分析框架中,并将其作为一个主要的分析工具。(3)透过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社会公民权的分析,划分出福利资本主义的三种模式,并确立了福利体制(welfareregime)这样一个崭新的学科。福利体制这个概念是艾斯平·安德森第一次使用的。(4)将长期被忽视的福利国家的阶层化问题引入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福利国家本来就是一个阶层化体系,并分析了三种福利模式下不同的社会阶层化现象。文献综述郑秉文(2004)认为本书中,艾斯平·安德森首次使用了“福利体制”概念。从1990年开始,“福利体制”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专有词汇,成为研究福利国家制度比较的一个主要概念,甚至开拓了“福利体制”的一个学科(西方国家的一些高校将之缩写为WR)。福利体制已经越来越成为模式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作为模式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理论工具和出发点,它已经被学界所接受。徐艳晴(2011)认为艾斯平·安德森探讨了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的两个中心问题:如何解释福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福利国家体制间的差异,福利国家体制对经济产生了何种影响。作者从社会权利的起点出发,把福利国家理解为一种支持社会公民权的概念。将“去商品化”这个重要概念引入“社会权利”和福利国家体制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将之作为一个主要理论工具以此演绎出一整套比较严密的逻辑体系。谢斯馥认为该书的重要贡献首先表现在理论研究上。在本书的开篇,安德森就对将会涉及的理论进行详尽的论述,从古典政治经济研究展开,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再到当代福利国家的建立及成因探究,脉络清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其次通过充分的数据分析和典型案例解读,书中系统地展现了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基本状况。并且通过对社会资源不同程度的整合,福利国家也逐渐形成三种不同的体制。这也是该书“开创性”的精髓所在。该书为致力于社会保障研究的人们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深化对福利国家的了解,并为其他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关键词释义社会权利所谓福利国家就是对福利支出的主旨给予的一个制度承诺:对社会的公民权利和共同责任做出承诺,对“社会权利”给予法律保护。第一,当现代工业经济破坏了传统社会制度进而社会权利以法律的名义被固定下来并赋予一定财产意义的时候,福利国家就出现了。第二,“社会权利”既可以被看成是对福利国家的起源的诠释,又可被看成是福利国家的本来意义。第三,所谓“社会权利”是指,在工业化社会中,既然福利国家的福利政和经济政策必须对工人给予强有力的社会保证,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和降低工业化社会(与传统社会相为个人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旨在维持资本主义的再生产,那么,“社会权利”就应该定义为:它是保证业竞争力和最大限度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生产性投资”。这个生产性投资是福利国家得以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第四,由此,社会公民权利往往被认为是福利国家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权利不是无条件的,其扩展程度越宽,去商品
本文标题:读书报告—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2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