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级结论”是在一些常见的物理情景中,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又叫“半成品”。由于这些情景和这些推论在做题时出现率高,或推导繁杂,因此,熟记这些“二级结论”,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二级结论”,但只要记得“二级结论”,就能预知结果,可以简化计算和提高思维起点,也是有用的。细心的学生,只要做的题多了,并注意总结和整理,就能熟悉和记住某些“二级结论”,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度。运用“二级结论”,谨防“张冠李戴”,因此要特别注意熟悉每个“二级结论”的推导过程,记清楚它的适用条件,避免由于错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列出一些“二级结论”,供做题时参考,并在自己做题的实践中,注意补充和修正。温馨提示1、“二级结论”是常见知识和经验的总结,都是可以推导的。2、先想前提,后记结论,切勿盲目照搬、套用。3、常用于解选择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一般不要用于计算题中。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2.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F1/sinα1=F2/sinα2=F3/sinα3(拉密定理,对比一下正弦定理)文字表述: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u=tanα。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11、“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12、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13、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14、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15、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二、运动学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①1T内、2T内、3T内.位移比:S1:S2:S3....:Sn=1:4:9:....n^2②1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1:2:3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SⅠ:SⅡ:SⅢ:....:SN=1:3:5:..:(2n-1)④ΔS=aT2Sn-S[n-k]=kaT2a=ΔS/T2a=(Sn-S[n-k])/kT^2位移等分:①1S0处、2S0处、3S0处速度比:V1:V2:V3:...Vn=1:√2:√3:...:√n②经过1S0时、2S0时、3S0时...时间比:t1:t2:t3:...tn=1:√2:√3:...:√n③经过第一个1S0、第二个2S0、第三个3S0···时间比t1:t2:t3:...tn=1:√2-1:√3-√2:...:√n-√(n-1)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v(t/2)=(v1+v2)/2=(S1+S2)/2T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v(t/2)=(v1+v2)/2中间位置的速度5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v1,后一半时间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v1+v2)/2[算术平均数]前一半路程v1,后一半路程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2v1v2)/(v1+v2)[调和平均数]6.自由落体n秒末速度(m/s):10,20,30,40,50n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7.竖直上抛运动同一位置(根据对称性)v上=v下H(max)=[(V0)^2]/2g8.相对运动①.S甲乙=S甲地+S地乙=S甲地-S乙地②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8.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10.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At+Bt^2式中加速度a=2B(m/s^2)初速度V0=A(m/s)即S=v0t+at^2/2则S'=v0+at很明显S'(t)=v(t)说明位移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是速度11.小船过河:⑴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v(船)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s=dd为河宽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v(船)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dv(水)/v(船)12.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13.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14.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二、运动和力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μg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α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α-μcosα)4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a5第一个是等时圆8.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tgα11.超重: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a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12.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Vm=P/f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4.向心力公式:5.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使用向心力公式的办法: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向心力6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①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v=√gR,最低点最小速度v=√5gR,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6mg②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min=√gR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③竖直轨道圆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T=3mg,a=2g,与绳长无关。“杆”最高点vmin=0,v临=√gR,vv临,杆对小球为拉力v=v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vv临,杆对小球为支持力7.重力加速g=GM/r^2,g与高度的关系:g'=gR^2/(R+h)^28.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基本模式:“引力=向心力”9.人造卫星:高度大则速度小、周期大、加速度小、动能小、重力势能大、机械能大。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h=5.6R,v=3.1km/s10.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11.“黄金代换”:重力等于引力,GM=gR^212.在卫星里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做。13.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14.第一宇宙速度:V1=√GM/R=√gR=7.9km/s(R为地球的半径)15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R=6.4×10^6m,V运=VⅠ√gR=7.9km/s,T=2π√(R/g)=84.6分钟五、机械能1.求机械功的途径:(1)用定义求恒力功。(2)用做功和效果(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功。(3)由图象求功。(4)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时)(5)由功率求功。2.求功的六种方法①W=FScosa(恒力)定义式②W=Pt(变力,恒力)③W=△EK(变力,恒力)④W=△E(除重力做功的变力,恒力)功能原理⑤图象法(变力,恒力)⑥气体做功:W=P△V(P——气体的压强;△V——气体的体积变化)3.恒力做功的大小与路面粗糙程度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4.摩擦生热:Q=f·S相对。Q常不等于功的大小(功能关系)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W=µmgS5.保守力的功等于对应势能增量的负值:W保-△Ep。6.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符号相反,其总功也不一定为零。7.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获得的动能。六、动量1.反弹:动量变化量大小△p=m(v1+v2)2.“弹开”(初动量为零,分成两部分):速度和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3.一维弹性碰撞:4.A追上B发生碰撞,则(1)VAVB(2)A的动量和速度减小,B的动量和速度增大(3)动量守恒(4)动能不增加(5)A不穿过B(V'AV'B)。5.碰撞的结果总是介于完全弹性与完全非弹性之间。6.子弹(质量为m,初速度为v0)打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质量为M),但未打穿。从子弹刚进入木块到恰好相对静止,子弹的位移S1、木块的位移S2及子弹射入的深度d三者的比为S1;S2:d=(M+2m):m:(M+m)7.双弹簧振子在光滑直轨道上运动,弹簧为原长时一个振子速度最大,另一个振子速度最小;弹簧最长和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大)两振子速度一定相等。8.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思路:(1)如果是瞬时问题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去解决。如果是讨论一个过程,则可能存在三条解决问题的路径。(2)如果作用力是恒力,三条路都可以,首选功能或动量。如果作用力是变力,只能从功能和动量去求解。(3)已知距离或者求距离时,首选功能。已知时间或者求时间时,首选动量。(4)研究运动的传递时走动量的路。研究能量转化和转移时走功能的路。(5)在复杂情况下,同时动用多种关系。9.滑块小车类习题:在地面光滑、没有拉力情况下,每一个子过程有两个方程:(1)动量守恒;(2)能量关系。常用到功能关系: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距离等于摩擦产生的热,等于系统失去的动能。七、振动和波:1.物体做简谐振动,①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动量、动能②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③通过同一点有相同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只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放向④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⑤半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路程为2倍振幅。⑥经过一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原来位置,一切参量恢复。⑦一个周期内回复力的总功为零,总冲量为零。路程为4倍振幅。2.波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都作受迫振动,都重复振源的振动,只是开始时刻不同。波源先向上运动,产生的横波波峰在前;波源先向下运动,产生的横波波谷在前。波的传播方式:前端波形不变,向前平移并延伸。3.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注意“双向”和“多解”。4.波形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上坡向下,下坡向上”5.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6.波发生干涉时,看不到波的移动。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位置不变,互相间隔。7.双重系列答案:八、热学1.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宏观量和微观量联系在一起。宏观量和微观量间计算的过渡量:物质的量(摩尔数)。2.分析气体过程有两条路:一是用参量分析pv=nRT二是用能量分析(ΔE=W+Q)。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看温度,做功看体积,吸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能量守恒分析。4.求气体压强的途径∶①固体封闭∶《活塞》或《缸体》《整体》列力平衡方程;②液体封闭:《某液面》列压强平衡方程;③系统运动:《液柱》《活塞》《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由几何关系确定气体的体积。九、静电学1.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的功对应,电场力的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W点=-△E电。2.电现象中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不是正电荷。3.粒子飞出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电场中心”。4.讨论电
本文标题:高考物理二级结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2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