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正确研究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1论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摘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国际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文根据十六大报告的论述,就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关键字:国际形势,外交政策,科技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时起就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六条方针的指导下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关系。1955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里程碑。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和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并启动了加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明确了外交工作的任务主要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通过逐步的政策调整,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初步形成。世纪之交,中国成功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高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国际关系的种种变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格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2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这是中国面向世界所作的庄严承诺。从当时中国对外关系的全局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突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它不仅包含了处理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原则,同时也包含了处理经济关系的内容。从那时起,经过四十多年实践的检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推动力,不仅来自改革开放进程的需要,也来自对以往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反思。尽管这次外交政策的调整没有戏剧性的场面,但其深刻程度绝不比70年代初的那一次逊色。中国外交指导思想的变化、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认识表明,中国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地朝着全面加入现代国际社会的道路前进;同时,中国也领悟到,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最后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搞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0页)。经过这个阶段的努力,中国对外关系开始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已经初步形成。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国际上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世界格局经历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大的变化。面对严峻局面,中国政府按照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成功应对了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格局变动造成的冲击和挑战,保持了对外政策的连续性。在这几年里,中国开展睦邻外交,稳定和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同亚洲国家的全面建交;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顶住了西方国家的压力,并在较短的时间里打破了西方的制裁,恢复和稳定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这就为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创造了条件。就从90年代中期起,中国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高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国际关系的种种变化,建立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反对各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维护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全面执行了既定的各项外交政策,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它们的内涵。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特性更加鲜明。其突出表现是:第一,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4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并在台湾、香港、西藏、澳门等问题上,有针对性地同有损中国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第二,坚持根据国情,自主决定开放的领域和速度。既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又对可能遇到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加强防范,切实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安全。第三,坚守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仅不同任何大国结盟,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扛旗,在发展中国家里不当头。第四,尊重世界多样性,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时期,中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或缓和了与其他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端,为稳定国际关系大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不仅按“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而且同一些邻国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在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外交工作也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首脑外交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首脑在重要国际场合频频亮相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显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二是在同各国、各地区发展友好关系、同各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时,中国的政策和主张更加具体、明确,针对性更强。三是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性组织结成的伙伴关系和合作关系中,普遍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定期会晤、磋商和对话制度。这种新的机制化运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双边和多边合作效能,也有助于各方关系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5世纪之交,中国基本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新格局。在构筑面向21世纪的对外关系格局时,中国既考虑到同大国和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也考虑到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既重视发展与各国的双边关系,也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既重视与各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注重发展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间外交。按照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原则,中国先后同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及欧盟建立和发展了面向21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安邻富邻的政策得到周边国家的普遍欢迎,周边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稳定时期。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同非洲、拉美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在开展多边外交方面,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开放的姿态发起和参加了诸如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一系列地区多边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十六大以来,中国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继续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我们的立场和政策,伸张正义,支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继续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互利合作。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时更富有建设性,更注意切实6地承担起大国的责任,中国外交的各个方面更加协调,多边外交已经同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和第三世界外交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当今时代,任何国家实现本国目标的过程都是国际互动的过程。中国要集中精力,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为此,我们需要把本民族的复兴同世界的和平发展协调起来,也需要国际社会对我国国内目标和外交政策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响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这是中国面向世界所作的庄严承诺。参考文献:《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0页《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作者:周恩来,出版日期:2006-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理论体系概论》出版日前:2008年9月第一版
本文标题:正确研究国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