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II摘要劳动者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工业革命以后,劳动工人的大量出现带来了经济大发展,也促使着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含义,劳动者既是国家的主人,享受一系列的权利,但同时作为主人要履行自己的劳动义务,我国的劳动者权利与义务表现出更多的统一性。本论文既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本论文首先具体的讨论权利和义务的一般内容和深刻涵义,接着讨论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的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具有统一性。再简绍说明了我国的劳动保障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最后分析了我国劳动保障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形成原因,并对我国的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保障提出思考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劳动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劳动保障劳动法劳动合同制度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IIII目录第一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概述∙∙∙∙∙∙∙∙∙∙∙∙∙∙∙∙∙∙∙∙∙∙∙∙∙∙∙∙∙∙∙∙∙∙1第一节劳动者的权利∙∙∙∙∙∙∙∙∙∙∙∙∙∙∙∙∙∙∙∙∙∙∙∙∙∙∙∙∙∙∙∙∙∙∙∙∙∙∙∙∙∙∙∙∙∙∙∙∙∙∙∙∙∙∙∙∙∙∙∙∙∙∙∙∙∙1第二节劳动者的义务∙∙∙∙∙∙∙∙∙∙∙∙∙∙∙∙∙∙∙∙∙∙∙∙∙∙∙∙∙∙∙∙∙∙∙∙∙∙∙∙∙∙∙∙∙∙∙∙∙∙∙∙∙∙∙∙∙∙∙∙2第二章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3第一节权利和义务对立统∙∙∙∙∙∙∙∙∙∙∙∙∙∙∙∙∙∙∙∙∙∙∙∙∙∙∙∙∙∙∙∙∙∙∙∙∙∙∙∙∙∙∙∙∙∙∙∙∙∙∙∙∙∙∙∙∙∙∙∙∙3第二节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5第三节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法的辩证关系∙∙∙∙∙∙∙∙∙∙∙∙∙∙∙∙∙∙∙∙∙∙∙∙∙∙∙∙∙∙∙∙∙∙∙∙∙∙∙∙∙∙∙6第三章劳动保障∙∙∙∙∙∙∙∙∙∙∙∙∙∙∙∙∙∙∙∙∙∙∙∙∙∙∙∙∙∙∙∙∙∙∙∙∙∙∙∙∙∙∙∙∙∙∙∙∙∙∙∙∙∙∙∙∙∙∙∙∙∙∙∙∙∙∙8第一节劳动保障制度∙∙∙∙∙∙∙∙∙∙∙∙∙∙∙∙∙∙∙∙∙∙∙∙∙∙∙∙∙∙∙∙∙∙∙∙∙∙∙∙∙∙∙∙∙∙∙∙∙∙∙∙∙∙∙∙∙∙∙∙∙∙∙∙∙∙∙8第二节劳动合同制度∙∙∙∙∙∙∙∙∙∙∙∙∙∙∙∙∙∙∙∙∙∙∙∙∙∙∙∙∙∙∙∙∙∙∙∙∙∙∙∙∙∙∙∙∙∙∙∙∙∙∙∙∙∙∙∙∙∙∙∙∙∙∙∙∙∙∙9第四章我国劳动保障的现状和未来∙∙∙∙∙∙∙∙∙∙∙∙∙∙∙∙∙∙∙∙∙∙∙∙∙∙∙∙∙∙∙∙∙∙∙∙13第一节我国劳动保障的现状分析∙∙∙∙∙∙∙∙∙∙∙∙∙∙∙∙∙∙∙∙∙∙∙∙∙∙∙∙∙∙∙∙∙∙∙∙∙∙∙∙∙∙∙∙∙∙∙∙∙∙∙∙∙13第二节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未来发展思路∙∙∙∙∙∙∙∙∙∙∙∙∙∙∙∙∙∙∙∙∙∙∙∙∙∙∙∙∙∙∙∙∙∙∙∙∙∙14第三节对劳动合同制度管理的建议管理体制∙∙∙∙∙∙∙∙∙∙∙∙∙∙∙∙∙∙∙∙∙∙∙∙∙∙∙∙∙∙∙∙∙∙∙∙∙∙16致谢∙∙∙∙∙∙∙∙∙∙∙∙∙∙∙∙∙∙∙∙∙∙∙∙∙∙∙∙∙∙∙∙∙∙∙∙∙∙∙∙∙∙∙∙∙∙∙∙∙∙∙∙∙∙∙∙∙∙∙∙∙∙∙∙∙∙∙∙∙∙∙∙∙∙∙∙∙∙∙∙∙∙∙∙∙∙∙∙20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11第一章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概述第一节劳动者的权利一、劳动者权利的含义和内容。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劳动者的权利主要包括:1.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二、劳动者权利的深层内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劳动者享有充分的权利,这些权利比较客观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我国在制定政策措施,明确劳动者权利的时候,尊重和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保证劳动者能够享受到最合理、最广泛的劳动权利,并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经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国民收入稳步提高,距离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在具体的收入分配格局及缩小地域性收入差距方面仍很落后,其中涉及到劳动者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劳动者权利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等相关内容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这要求我们在劳动者权利的具体实现上紧密联系具体国情和实际,并不断强化相关权利的落实,根据现实状况和需求,完善和突出平等就业、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的落实和保护,尽最大可能实现全民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一切以人为本,凸显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的劳动者权利的主要涵义就在于根据国情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22第一节劳动者的义务一、劳动者的义务的含义和内容。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劳动者的义务主要包括:1.劳动者应完成的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二、劳动者义务的深刻涵义。劳动者的义务是相对劳动者的权利所产生的,所谓享受一定的权利就要履行应尽的义务,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按需分配,这是较为高级的社会主义,我国现阶段的国力水平距此甚远,在确定具体的劳动者义务的时候要体现现阶段国家的基本情况,劳动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享受一系列的权利的时候,也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完成该完成的劳动任务,还必须接受国家的一系列的义务教育,保证文化水平,并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只有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并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劳动者在权利和义务之间取得应有的平衡,才能够在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大环境下规范的履行劳动者义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之所以用一章来讨论具体的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并分开来分别解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深刻涵义,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更加直观、更加明了的理解,也为以下几章的讨论埋下伏笔,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之前先分别具体讲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以及处在我国基本国情下的权利和义务的内涵,对于深刻认识我国的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者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1]。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33第二章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第一节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一.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权利与义务这对矛盾的双方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偏废其中任一层关系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一般说来,人们比较注意权利与义务的区别、对立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较少注意它们之间更深一层的统一性关系,即在本原上的一致性。事实上义务并不是独立于权利之外的一种异在物,而是发韧于权利大树上的一簇分支,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对象化了的权利,是主体和内容发生了转化的权利,每一权利主体只有尽其义务才有条件实现其权利并维护其权利。由此可见义务的实在内容和设定义务的目标指向仍然是一定的权利和利益,义务本身不过是为实现某种利益,享受某种权利而同时应尽的责任。从民法的角度看,权利是利益分配的法律技术手段,义务则是使这种利益分配能正常进行(只允许获取正当利益)而设立的另一技术概念,所以义务是为权利设定的。权利界定利益,义务界定权利,义务设定的动机、目的、着眼点和落实点都是围绕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这根中轴旋转。法律上的各种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都不是为义务而义务、为限制而限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们获取非正当权利和人们的正当权利被侵犯。就是奴隶主以及许多封建统治者的立法,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被剥削阶级,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权利和利益。二.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相互依赖。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统一的,履行义务就是在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之间是互为存在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无义务的权力,履行义务在直观层面上看似乎是在限制劳动者得人身自由及生活自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44由,但是从更为深层的意思上去思考就不难感受到劳动者的义务是在进一步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关于享受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及制度在不断的发展演化之中,在原始的奴隶社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严格分开的,奴隶主享有广泛的权利,而作为底层的奴隶只有应尽的义务,那时的权利和义务几乎是相对立而存在的,紧接着进入封建社会,人们的活动及各种生产劳动有了很大的自由,在集权制的统治下,统治阶级为广大的劳动者提供了比较大的自由,也提供了很多的权利,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大都能够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劳动者的力量被统治阶层充分地意识到了,但是从根本思想上,广大劳动者仍然处于被统治、被欺辱的尴尬境地,所谓的一系列权利只是统治阶级笼络民心,加强统治的手段,那怕是最清明的王朝也都免不了要鱼肉百姓,剥削劳动者,这是由阶级属性所决定的,是由根本的封建制度所决定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进步,人们享有更多的权利和义务,大量工人的出现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更加懂得自由的可贵,在争取更多的劳动者权利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和成就,文明社会的大门慢慢被开启,劳动者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逐渐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并有了为自己争取权利的权力机制,劳动地位空前提高,但当我们在为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者的自由和地位感到欣慰和欢喜时,一个深刻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无论如何先进和发达,都摆脱不了剥削社会的头衔,广大劳动者依然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劳动者所创造的大部分价值依然是统治阶层的囊中之物,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无法达到真正的统一,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享受权利是为了履行满足统治阶级利益的义务。前面所述的几个历史阶段,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由于剥削的性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办法达到统一,更没有办法相互依存,简单的说,劳动者可以放弃一系列权利,但是绝无可能不履行义务,这是有严格界限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是国家进步的力量来源,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广大人民群众、工人阶级劳动者就是统治阶层,这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目标和愿望,社会主义无愧是最先进、最开明的社会,在我国,劳动者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第一次出现了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广大人民群众和劳动者是各项利益的直接受益人,无论是享受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为了使劳动者的利益得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55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满足,国家规定劳动者一系列的义务是为了让劳动者能够更好的享受到权利,使权利的享受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不触犯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权利,这实际上仍然是在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受益主体,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和其他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权利是义务的保障,义务是权利的基础,有了一定具体的权利才能履行应尽的义务,有了平等就业的权利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义务是权利的基础,义务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责任,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下,劳动者作为国家主人的一种神圣的责任,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走向富裕的历史责任。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者明确了权利和义务的依赖关系,更加明确了受益主体。三.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为先的思想观念,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下,在明确具体的权利和义务
本文标题: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4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