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背景及演化河南基本省情特征现阶段河南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及要义战略支撑体系与发展途径一、背景及演化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缤彩纷呈的新时代,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从理论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都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新景象单一的“地域综合体”模式不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央与地方(省市)政府集中与分治并存的公共服务格局——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和多重化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区域发展的五次浪潮1979年,以14个经济特区起步建设为标志的沿海地区率先开发开发战略,小平同志92南巡讲话进一步推进前进步伐始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短缺经济逆转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致力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也是争论最多的区域开发战略世纪之交力图改变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积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起步2003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十一五”中后期开始,众多不同区域发展战略集中涌现,并酝酿提升进入国家层面地方的渴望与错失的机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广西北部湾、中国图们江、辽宁沿海、关中-天水、黄河三角洲、鄱阳湖生态经济和皖江承接承接产业转移等十几个国家示范区先后获批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沈阳及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等多个国家级试验区还出台了若干个针对区域的发展指导意见河南区域发展之路在何方…尽管长期以来进行了多次努力探索,但在众多地方发展战略上升国家战略的浪潮中地处中原的河南却长期失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郑汴洛、郑洛焦新经济核心区和煤炭、石化、纺织、机械工业基地九十年代的中原城市群格局基本确立、“十八罗汉闹中原”和郑州商贸城建设、开封旅游立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世纪之初的郑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郑东新区、洛阳新区的规划建设和“郑汴一体化”的提出“一极两圈三层”战略的提出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方针二、河南基本省情特征自然条件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跨江、河、淮、海四大水系,气候温和,山川秀美,矿产与生物资源丰富多样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宜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自古成为华夏祖先们生息繁衍主要地区历史文化条件文化灿烂,底蕴丰厚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称在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历史上,有一半以上的时间、2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夏商周断代研究的进展进一步提升了河南的历史地位中国八大古都有其四…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和中西部地区第一位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劳动力输出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夏粮占全国四分之一,小麦商品粮占全国的40%以上2010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数据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9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财政总收入2293亿元,增长1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85.85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3.46亿元,增长19%进出口总额177.9亿美元,增长32%,其中出口总额105.3亿美元,增长43.4%粮食总产达到1087.4亿斤,增产9.6亿斤,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城镇化步伐加快,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39.5%,提高1.8个百分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筹集资金700多亿元用于“十项民生工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0.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3.7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2%和11%。河南“十一五”时期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的五年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由1万亿元到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不足1400美元到突破3000美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由不足5000亿元到突破1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由不足1000亿元到突破2000亿元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为重点,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由82.1%提高到85.8%城镇化进入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城镇化率提高近9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3.8%和17.6%。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的五年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产量由“十五”年均830亿斤到“十一五”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增加了200亿斤生产能力向省外输出原粮及制成品能力达到4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全国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等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47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1倍煤炭生产能力由1.88亿吨增加到2亿吨以上发电装机总规模由2880万千瓦到突破5000万千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678公里到突破5000公里县城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并实现在线监控城乡面貌显著改变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572平方公里增加到2000平方公里以上,郑东新区、郑汴新区、洛阳新区的规划建设引起世人关注解决了农村173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新的重大工程和区域开发项目正在实施或已经建成,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南水北调中线重点工程等明显进展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河南形象大大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民生投入明显加大,“十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48.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6万人,完成426万贫困人口脱贫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并向农村延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6%和10.1%,高于“十五”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形势复杂多变的五年这一时期,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压力和挑战,积极应对、科学决策,团结拼搏、克难攻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确立并巩固了全国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地位三、河南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理论与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将进入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快速转型的新阶段,各种转型期矛盾不断凸现,同时化解矛盾的有利因素也不断生成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矛盾人均经济水平(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和农业比重高,三农问题突出城镇化滞后,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多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多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突出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就业问题依然突出,二、三产业就业占比低于产业结构占比大约20个百分点,全省常年外出打工人数超过2000万人,其中出省900万以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紧迫产业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多属能源、原材料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耗物耗高,工业生产60--70%依靠能源、原材料开采加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高端产业成长相对缓慢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保持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难度增加经济外向度水平只有5%左右,在全国各省市中属最低水平财政一般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5%左右,在全国各省市中也属最低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发展差距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与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就业、收入分配、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依然突出科技教育发展不如人意,支撑能力不足,即使在中部地区也属于中下水平政府工作依然存在不足,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效能有待提升,投资环境有待改进新时期中原特色文化建设亟待加强,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开发不足,地域文化影响力亟待提升四、中原经济区提出及要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全国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形势新时期国家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区域化的新要求众多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压力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注重发挥地方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的新趋势抓住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机遇谋求发展、服务全局、攻坚克难的新任务后危机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实现中原崛起、继续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压力增大“十一五”时期发展速度居中部地区第一,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却改变了这一格局2008年以来,河南经济虽也实现了“V”字反身,但主要指标落到了中部地区后列2010年河南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投资增长等经济指标在中部六省中三个倒数第一、两个倒数第二,湖北、湖南、江西却实现了“弯道加速”新的环境条件下,各省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各省纷纷拉高标杆,重新定位,由以往注重追求规模、速度、资本、资源、劳动力等向注重结构、质量、特色、创新方面转变,区域竞争将更趋激烈,稍有懈怠就可能在新一轮发展中陷于被动,使标兵更远、追兵更近启示与警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在中部地区率先进入全国“两型”实验区的压力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和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的警示海西经济区建设的经济政治双重战略意义及启示海洋经济、生态经济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科学的依据中原经济区客观存在中原作为重要的地理概念自古有之山水相连,民俗相近,历史文化通脉主体突出,经济互补,联系密切,区域合作基础良好发展水平相近,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相似,使命相同,有着共同的加快发展的意愿中原经济区的独特优势地理优势地处我国暖温带及向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宜人,自然景观荟萃,融南秀北雄于一体,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人力资源优势河南有1亿人,占全国1/13,区域人口1.7亿左右,其中农业人口1.1亿,用约1/3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1/8的人口,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也存在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素质偏低、“三农”问题突出,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文化优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曾演绎过无数的历史篇章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粮食优势农业生产举足轻重,全区耕地面积约1.9亿亩,占全国耕地资源的1/10以上,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夏粮产粮占全国一半左右后发优势内需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区域辐射面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实施有利于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发展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有利于坚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有利于遵循经济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内在规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成为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新的重要动力源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形成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区域,在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原经济区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总体目标为“五新”:增创粮食生产新
本文标题: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