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卓同国际化学组唐丹丹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课程中另一个需要重点学习的物质,其重要性和学习价值并不逊于氧气。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的代表物,与氧气相比化学性质更为复杂,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学习丰富了学生了解的物质类别和物质间的反应关系。酸和碱是初中阶段要求的基于物质类别认识的物质,因此,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后期,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不会局限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的一两个反应中,可能发展到二氧化碳能与碱这一类物质发生反应,不过不要求判断反应产物。二氧化碳对于动植物的生存、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碳排放等环境问题中的焦点物质。另外,作为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二氧化碳又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重要结点,因此合理使用二氧化碳,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生成和转化,是化学科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学生们应该有意识的主动关注的问题。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个单元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化学学习知识基础,知道了元素及其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2.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我校近四年来,践行“学、讲、练、悟”高效课堂,成效显著。新型学习小组建设落实到位,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且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重要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掌握二氧化碳化学性质。(重难点)【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能对实验进行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四、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五、课堂流程:六、教学设计(一)课前:1.本节内容提示:在学习了CO2制备实验的基础上,学会深入探讨,获得CO2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将知识运用与生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2.自学:(课前结合书本P134-P136,独立完成导学案的自学导航,思考实验报告的内容。)3.预习案检查:老师检查,统计学生预习案的完成情况,并做等级的评分。(二)上课:1.课堂引入:《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家都知道于谦的《石灰吟》,主要是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但是你知道,这首诗包含了哪些化学原理吗?希望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你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古诗。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提问】观察桌上矿泉水瓶里的二氧化碳,试着总结出CO2具有哪些物理性质?2.CO2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加压降温时,能变成固体,俗称“干冰”。3、探究一:CO2能溶于水【实验探究】注意请大家根据实验报告单,高效高质的完成实验,过程中要填写实验报告。(学生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得出结论与展示交流】实验完毕,请大家整理好实验桌。请一个小组展示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其他小组质疑补充,老师对相应小组的表现做点评。4.探究二:CO2与水反应CO2溶于水,这个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吗?不是。那这个过程有什么生成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紫色石蕊”,它可以用来鉴别酸性,中性和碱性物质。当遇到酸性物质时它会由紫色变为红色,老师取硫酸演示实验。同学取碳酸溶液,对比现象,得出CO2溶于水,有酸性物质产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酸性物质就是H2CO3。如果再给上一步实验的试管加热,又会怎样?请同学们开始实验,观察现象。△【深入】原因:CO2+H2O=H2CO3。原因:H2CO3=CO2↑+H2O。【拓展】到底是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变色呢?在CO2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部分CO2生成了H2CO3。所以在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呢?H2O、CO2、H2CO3,那么在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到底是其中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色的呢?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提示紫色是蕊溶液里有水),先小组讨论。老师:因为紫色石蕊里本身就有水,所以水肯定不会使紫色石蕊变色。如果将石蕊溶液滴入CO2气体中,就会有H2CO3产生,所以不能直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接下来,我们要想办法除去把紫色石蕊中的水,根据这个原理,老师制做了几朵烘干的紫色石蕊纸花。演示实验:分别将两朵纸花(一朵喷水,一朵不喷)放入装有集气瓶里,观察现象。5.探究三:CO2与Ca(OH)2反应回忆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原理:CO2+Ca(OH)2=CaCO3↓+H2O;回到课前,于谦的古寺中,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其实也是由Ca(OH)2+CO2=CaCO3↓+H2O的原理而来。6、探究四: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除此之外,CO2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性质,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老师演示:向一支装有两根长短不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7.CO2的用途:所谓性质决定用途,正是这些性质,二氧化碳已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用途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谁来谈谈看?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人工降雨、光合作用、制冷剂、工业原料。但是不是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二氧化碳太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破坏生态平衡,所以人类一定要注意节能减排,保护我们的大自然。8、闯关练习:9.课堂小结:到这里,我们这节课就快结束了,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10、当堂检测:(三)板书设计: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CO2+H2O=H2CO3△②H2CO3=CO2↑+H2O。③CO2+Ca(OH)2=CaCO3↓+H2O④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⑤CO2不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的用途:七、课堂反思二氧化碳是大家熟知的一种气体。如何在原有的认知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这堂课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花了比较多的心思。很庆幸,我收获了很多的惊喜。惊喜一: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共设计了六了实验,实验的材料有矿泉水、紫色的小花瓶、熄灭蜡烛等,这些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惊喜二: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设置探究问题,例如CO2、H2O、H2CO3到底是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色?冬天为什么给树干刷石灰浆?通过这些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惊喜三:星级评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星级评分”的方式,来促进各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也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组织和评价,当老师退居幕后时,学生的展示就显得十分精彩,同时教学效果初步估计完成的相当不错。
本文标题: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2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