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主编竺叶青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余人则上海市黄浦区中医院主任医师陈小翠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所主治医师陈怀民上海市医学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员竺叶青上海医科大学教授殷长青上海市岳阳医院主治医师奚武扬上海市黄浦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郭利华上海市黄浦区中医院主治医师章敏上海市医学科技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建群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樊庆福上海市医学科技情报研究所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内容提要本书作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工作的实践,历时数年收集和整理有关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资料,编撰成本书。全书分两部分,总论和各论。总论全面而概括地阐述了有关中草药中毒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各论着重介绍常用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实例。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可读性强,书末附有拉丁学名和药名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及疗效分类索引,并附有中草药图,阅读方便,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序中草药是我国人民在漫长岁月里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要武器之一。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信赖中草药,都乐意应用中草药治病强身,认为中草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不少医务工作者亦认为中草药毒性低、使用安全。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与西药一样,很多中草药对人体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关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有的还相当严重。因此,十分有必要出版一本介绍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方面的专著,供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上海医科大学竺叶青教授从事中草药教学与研究工作30余年,造诣颇深。由他作为主编组成的编委会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实际经验,历时数年收集和整理了常用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资料,编撰成《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一书。全书分两部分,总论全面而概括地阐述了有关中草药中毒的原因、机制及其防治措施;各论着重介绍常用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实际例子,均是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事例,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书末附有拉丁学名和药名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及疗效分类索引,并附有中草药图,查阅方便,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均为术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药理学会和毒理学会理事长王永铭教授1997年9月前言中草药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理论和优越的疗效闻名于世,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中草药只有用得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否则,适得其反,危害机体,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为防止和解救各种原因引起的中草药中毒,充分发挥中草药的优越性,编者阅读有关文献,特别是全国各地多年来中草药中毒的病例报道,整理汇编成本书。本书总论部分介绍了中草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情况及其原因,中草药中毒的诊断、抢救,并介绍常用解毒药物;各论部分介绍了172种常用中草药的名称、异名、来源、成分、药理、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等内容,并附有中草药图。在各论中没有提及“防治”的、均可参看“总论”中有关内容。本书既对医药卫生界的中西医药工作者为预防中草药产生不良反应提供了参考,又对广大中草药爱好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信息。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承蒙著名药理学家王永铭教授审阅及作序,上海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陈斌艳副教授提供部分资料,在此一并致谢。竺叶青上海医科大学1996年7月目录总论第一章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原因第二章中药中毒的诊断一、询问病史二、体格检查三、实验室检查第三章中药中毒的抢救一、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二、阻止毒物的吸收三、促进已被吸收毒物的解毒与排泄四、对症治疗第四章常用解毒药物简介第五章中药中毒的预防各论二画1.七叶一枝花2.八角枫3.八角茴香4.人参5.九里香6.九香虫三画7.三七8.土贝母9.土鳖虫10.大青叶11.大黄12.山豆根13.山药14.川贝母15.川乌,16.川芎17.川楝子18.马钱19.马兜铃20.马鞭草四画21.天仙子22.天竺黄23.天花粉24.天南星25.天麻26.木香27.瓦楞子28.五昧子29.毛冬青30.牛蒡子31.丹参32.月季花33.巴豆34.水银35.水蛭五画36.艾叶37.甘草38.石菖蒲39.石斛40.北豆根41.四季青42.冬虫夏草43.白头翁44.白花蛇舌草45.瓜蒂46.瓜蒌皮47.半夏六画48.地龙49.地瓜子50.地肤子51.地骨皮52.地锦草53.西洋参54.百部55.夹竹桃56.肉桂57.竹沥58.朱砂59.华山参60.延胡索61.血余炭62.血竭63.全蝎64.灯盏细辛65.冰片66.关木通67.防风68.红花69.红茴香根70.红粉七画71.远志72.芫花73.芥子74.苍耳子75.芡实76.赤芍77.连钱草78.连翘79.吴茱萸80.牡蛎81.何首乌82.皂角刺83.辛夷84.没药85.沉香86.补骨脂87.灵芝88.河胶89.陈皮90.附子八画91.青风藤92.青菜93.青蒿94.青黛95.苦杏仁96.苦楝皮97.昆布98.昆明山海棠99.垂盆草100.使君子101.金果榄102.金钱草103.金樱子104.金橘105.肿节风106.鱼腥草107.夜交藤108.细辛九画109.枸杞子110.胡芦巴111.荆芥112.草乌113.茵陈114.茯苓115.砂仁116.砒霜117.牵牛子118.威灵仙119.轻粉120.鸦胆子121.独活122.胖大海123.洋金花124.前胡125.穿山甲126.穿心莲十画127.桃仁128.夏枯草129.柴胡130.透骨草131.臭梧桐叶132.狼毒133.海马134.海藻135.益母草136.桑寄生137.桑椹十一画138.菟丝子139.菊花140.黄芩141.黄芪142.黄柏143.黄药子144.雪上一枝蒿145.蛇胆146.旋覆花147.商陆148.望江南子149.密陀僧150.续断十二画151.斑蝥152.博落回153.葶苈子154.雄黄155.鹅不食草156.番泻叶十三画157.蓖麻子158.蒺藜159.蒲公英160.雷公藤161.蜈蚣162.蜂蜜163.满山红十四画164.酸枣仁165.蝉蜕166.罂粟壳十五画以上167.樟脑168.僵蚕169.藁本170.蟾酥171.鳖甲172.麝香附录附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附二常用中草药的半数致死量附三汉语拼音索引附四拉丁名索引附五拉丁学名索引附六疗效分类索引附七中草药图总论凡是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及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药物的来源包括天然产物及其制品、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与生化制品。中药是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和保健的天然来源的药物,它是祖国医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世界各国医药学发展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同理,“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正确运用中草药,可以挽救垂危之躯,起死回生;若用之不当,却会毁灭机体,置人于死地。无数事实证明:药物和毒物没有明确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药品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不受欢迎的反应统称为药品的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现代药理学中常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分为副作用(sideeffect)、毒性反应(toxicrection)、后遗效应(aftereffeet)以及由于体质因素发生的特殊反应(unusualrection)。而中草药学中一般把不良反应统称为毒性反应。长期以来,人们对西药的不良反应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有所忽视,甚至认为:“中药无毒性,无副作用”,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则健身”,这是极其错误的。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中药应用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960-1993年,公开发表在123种国内医学、药学期刊、医学院校学报上有关中成药、中药注射液、中草药ADR的报道有780篇,计3009例。其中1970年以前占0.3%,1971-1979年占3%,1980-1989年占82.3%,1990年以后占14.4%,在780篇报道中,中草药产生ADR有389篇,计2071例,其中引起死亡135例,占6.5%。总之,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前人临床经验和实践的总结,并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掌握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方法,这是医患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关的内容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缺乏系统整理,迄今尚无一部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的工具书。本书从大量文献(1994年前)中搜集有关资料,各论中重点介绍172种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并按笔画顺序排列,汇为一册,这样,方便读者查阅,同时,又为今后不断补充提供资料,以臻完善。第一章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原因自古以来,人们以动植物为食物,在寻找食物的同时,通过反复尝试,发现了许多有生物活性作用的动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因此有“医食同源”之说。神农氏(公元前2700年)尝百草,用以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足以说明我们的祖先依靠人体直觉的方法认识天然药物的情况。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产生了适应性,同时,中药中含有的糖类、维生素等,进人体内可能转化为葡萄糖、葡糖醛酸,从而帮助解毒;有的中药含有蛋白质、胶质,可保护胃粘膜,缓和刺激,阻碍有毒成分的吸收,并可以与某些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结合,排出体外,达到消除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的目的。因此中药不良反应远比人工合成药物为少。从而使中药更加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欢迎。随着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应用日益广泛,由此在人群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据文献报道,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仅有26例,60年代147例,70年代398例,80年代高达2217例。从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数量来看,中药品种达460种,其中单味药有239种。按现代诊断学分类,中药不良反应常引起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中毒,严重者造成中毒性休克。关于中药“毒”的概念,古今认识并不相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层意思:①药毒泛指药物,如《周礼》所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②药毒指药物的偏性,如张景岳曰:“药能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③药毒即是毒副反应,如《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疗效和保障人类的健康。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1.处方超量据文献资料统计,中草药不良反应者295例中,属超量者224例,占75.9%。如超剂量内服瓜蒂、常山等致中毒死亡,大剂量黄芪引起剧烈肢痛等。2.误食,误服误将广豆根作北豆根用于预防感冒而致中毒,白术误用而致害,误用甜瓜蒂致死等。3.炮制与服法不当如乌头类药物,由于乌头碱在乙醇的溶解度较大,因此无论泡酒、酒煎或以酒送服,都会增强其毒性。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乌头类药物中毒635例,其中93例均与酒同服,使中毒症状出现快,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且有7人造成死亡,不能不引以为戒。4.配伍不当如甘草是一味很普通的中药解毒药。中医传统用以解附子的毒性。现代科学验证,甘草对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但若配伍不当,则会增加配伍药物的毒性,如肾上腺素及麻黄碱中毒时,使用甘草会加重毒性;甘草与甘遂配伍,小剂量能降低其毒性,大剂量会增强其毒性。6.过敏体质据报道,能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草药达150多种,而过敏性休克又占过敏反应总数的25.6%。如僵蚕引起皮疹,口服鳖甲煎剂可致严重过敏。凡此种种,不胜枚举。7.盲目用药认为吃中药安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不遵医嘱,滥用中药,迷信偏方、单方、秘方等。如用人参蜂皇浆或人参进补而不对症,以致中毒的例子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全国各地有关中草药、中成药中毒病例的报道1000篇以上,引起中毒的中草药有几百种。大量实践证明,某些中药即使在近代药典中未写有毒,在临床应用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第二章中药中毒的诊断中药急性中毒具
本文标题: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5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