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6课鸿门宴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作品介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体例介绍: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背景简介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屯军于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文言基础】1.读准字音(1)飨.()(2)鲰.生()(3)戮.力()(4)玉玦.()(5)彘.肩()(6)卮.酒()(7)刀俎.()(8)目眦.()xiǎnɡzōulùjuézhìzhīzǔzì读准字音1.全文共有七段,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哪几部分?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局与尾声。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分析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2段)宴前。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分析课文第三段:关于鸿门宴上的坐次: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坐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坐位可看出:①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②刘邦能够听从项羽的摆布,假意屈从,迎合了项羽的骄傲心里,从而保全了自己。分析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一起:一落:二起:二落:三起:三落: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闯帐,怒斥项羽项王赐酒、赐坐“未有应”及刘邦逃脱项伯以身翼蔽沛公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义责项羽五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文中两个主要人物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项羽的形象特点:①勇而少谋。听到刘邦“欲王关中”,即怒不可遏,必“击破沛公军”;当听到刘邦一席虚假言辞之后,怒火即消,而说出告密人姓名。②沽名轻敌。拒范增之谏,信刘邦之谎,纳项伯之言,刚愎自用,项羽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从宴会上的排座次,到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从对范增在席间想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到沛公逃席后安然受璧,均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③自矜功伐。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处理,便轻信刘邦的屈从、臣服,便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最终导致失败。刘邦的形象特点:①机变狡诈。刘邦有“欲王关中”之心,但一旦危急,就笼络项伯为己用,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唯恐有所不至。②坚决果断。亲往鸿门谢罪,阻止项羽进攻,能屈能伸中见大胆、果断,对曹无伤的处理则是“至军,立诛杀”。③虚心下问。危急时,能听进下属意见,求教于张良、樊哙,使他处劣势而变主动。多样化的人描写方法1.在矛盾中冲突出刻画人物;2.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描写;3.运用对照、映衬手法刻画人物。“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1)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2)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3)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极为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还善于运用对照烘托手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项羽、刘邦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是通过相互映衬、对比、烘托来表现的:(1)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护自己。(2)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3)项羽任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4)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出自于本文的成语或名句: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在做这件事情,实际上另有目的。)2.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3.发指眦裂——?(激动愤怒到极点)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5.劳苦功高——?(有劳苦,有功劳)6.鸿门宴——?(今天“鸿门宴”的含义是含有某种杀机的会晤)7.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疑点探究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刘邦,历史上人们因这件事对项羽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你的观点呢?观点一:项羽没有杀刘邦,这完全是出于他的妇人之仁。如果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就可以少一个劲敌,利于自己完成统一大业。项羽没有杀掉刘邦,结果是自己最终被杀。观点二:由这件事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情意绵绵的伟丈夫。在项羽被困于垓下时,他慷慨悲歌,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垓下歌》。英雄征战沙场,固然值得敬仰,英雄的泪,亦令人扼腕。项羽的泪使得“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后人读到这里,无不为之动容。观点三:由这件事我们应该能看出他是一个忠厚豁达的男子汉。乌江亭长要渡他东去,并说楚地还有数十万人,足可以东山再起。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这里把项羽坦率豪爽、气度豁达、忠厚诚实而又善良不忍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宁愿慷慨悲壮地死去,也不愿屈辱惭愧地苟活。实词、虚词(1)通假字①距关,毋内诸侯:②张良出,要项伯: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距”通“拒”,“内”通“纳”“要”通“邀”“倍”通“背”“蚤”通“早”“郤”通“隙”“坐”通“座”(2)一词多义①举杀人如不能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乃令张良留谢.:③如杀人如.不能举:沛公起如.厕:固不如.也:副词,尽动词,举起动词,道歉动词,感谢动词,兼有谢罪、告辞之意动词,唯恐动词,往动词,比得上导记·晨读晨练④坐因击沛公于坐.: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沛公北向坐.:⑤胜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名词,座位动词,犯罪介词,因为,由于动词,坐下动词,禁得起,承受得住副词,尽(3)虚词①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②为为.击破沛公军: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约为.婚姻:何辞为.:窃为.大王不取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且为.之奈何:副词,就副词,趁机介词,替、给动词,是动词,成为句末语气词,呢动词,认为介词,被动词,对待③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且.为之奈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④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得复见将军于.此:连词,尚且副词,将要副词,将连词,况且介词,对介词,在⑤以具告以.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樊哙侧其盾以.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常以.身翼蔽沛公: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介词,把连词,用来连词,相当于“而”连词,来介词,用连词,因为(4)词类活用①名词活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头发上.指:间.至军中:在夜晚像对待兄长那样像翅膀一样向上从小路导记·晨读晨练本课栏目开关导记·晨读晨练导读·边学边思导写·行读行写②名词活用为动词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籍.吏民:范增数目.项王:刑.人如恐不胜:道.芷阳间行: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驻军称王登记使眼色处罚取道使……为王导记·晨读晨练本课栏目开关导记·晨读晨练导读·边学边思导写·行读行写③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拔剑撞而破.之:④形容词用为名词沛公今事有急.:君安与项伯有故.:⑤形容词用为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使……活使……止使……破紧急情况老交情与……交好导记·晨读晨练本课栏目开关导记·晨读晨练导读·边学边思导写·行读行写(5)古今异义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今义:②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儿女亲家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山东省导记·晨读晨练本课栏目开关导记·晨读晨练导读·边学边思导写·行读行写③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今义: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今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河北省,河南省……的原因连词,表因果关系导记·晨读晨练本课栏目开关导记·晨读晨练导读·边学边思导写·行读行写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今义:⑥而听细说..古义:今义:意外的变故副词,十分,极小人的谗言详细说来导记·晨读晨练本课栏目开关导记·晨读晨练导读·边学边思导写·行读行写3.文言句式(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3)若属皆且为所虏:(4)吾属今为之虏矣:(5)沛公军霸上:“……为……”表判断——判断句“……也”表判断——判断句“为所”表被动——被动句“为”表被动——被动句省略介词“于”——省略句导记·晨读晨练本课栏目开关导记·晨读晨练导读·边学边思导写·行读行写(6)为击破沛公军:(7)具告以事:(8)长于臣:(9)不然,籍何以至此:(10)客何为者:(11)大王来何操:省略“为”的宾语——省略句应为“以事具告”——介宾结构后置句应为“于臣
本文标题:鸿门宴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9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