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的透析质量的保证。精心护理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等于延长了您的寿命。精心的护理应从内瘘术前开始:1.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备用作内瘘。2.保护该侧血管避免动、静脉穿刺。3.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1.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2.保护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3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3.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4.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1.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胀。2.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准。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5.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5.※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6.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好内瘘,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1.穿刺前的准备:护士洗手,带口罩、手套;患者用中性洗手液清洁内瘘侧手臂;选择合适的穿刺针;摆好体位(穿刺侧手臂与机器同一侧)2.对瘘管进行评估:※望诊:有无皮疹、发红、瘀青、感染。※触诊:摸清血管的走向及震颤的强弱。※听诊:确定内瘘的通畅情况(对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使用)。3.选择正确的穿刺点:※动脉穿刺点→吻合口>2,针尖→吻合口。※静脉穿刺点→动脉穿刺点≥8,针尖→向心方向。※动静脉切勿穿刺在同一条血管上(有条件),以减少再循环。※新内瘘的第一次穿刺,动脉穿刺点应远离吻合口。(因吻合口血管壁相对薄而脆,距吻合口越近血流冲击力越大,穿刺和拔针时易发生血肿,暂时选择在肘正中或贵要静脉离心方向穿刺作动脉,待内瘘进一步成熟,动脉穿刺点再往下移。)4.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及进针方法:※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切忌定点穿刺。可沿着内瘘血管上下交替穿刺,每个穿刺点相距1左右。(这样可使内瘘血管粗细均匀,避免针眼渗血,血管壁受损,弹性减弱,硬结瘢痕形成,甚至形成动脉瘤,而未使用的血管形成狭窄。)※提高穿刺水平,力求一针成功。先找好穿刺点,摸清血管走向再进针。※进针前拉紧皮肤,穿刺针的斜面向上以25°角穿刺瘘管,固定和拔除针的角度应与穿刺的角度接近。※穿刺新建内瘘,应在肘关节以上扎止血带,松紧适中,以防压力过大,造成内瘘穿刺前或穿刺时发生血肿。5.穿刺和透析中发生血肿的处理:※新建内瘘穿刺失败出现血肿应立即拔针压迫止血,并用冰敷加快止血,待血肿消退后再穿刺。※旧内瘘动脉穿刺失败,可在原穿刺点以下再穿刺并避开血肿,如血肿无继续增大,可在透析结束时拔针。※透析中动脉端发生血肿,可将流量好的静脉端改为动脉端引血,另选其他部位的静脉回血,并冰敷血肿处。※透析中静脉端发生血肿,可避开血肿在原穿刺点以上或另选其他静脉穿刺。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1.感染原因: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透析结束穿刺点接触水;瘘管周围皮肤感染;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导致感染;穿刺处皮肤消毒不严;穿刺针污染;症状: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瘘管闭塞;全身发热、寒颤,血培养阳性,重者败血症。防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医源性感染);提高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确保拔针按压有效止血;合理使用抗菌素,控制瘘管周围皮肤感染。2.出血原因:手术时血管结扎不全;穿刺及止血方法不当;肝素用量过多;外伤;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感染。症状:常见吻合口或穿刺点周围渗血或皮下血肿。防治:手术操作正规,结扎止血有效;尽量等内瘘成熟后使用;提高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确保拔针按压有效止血;合理调整肝素用量;防止感染。3.血栓形成原因:※早期:过早使用内瘘;手术技术问题;血管本身病变:V炎、A硬化、肥胖女性;全身性因素,如高凝状态、低或休克等;内瘘受压。※后期:定点穿刺;内瘘受压;反复低或休克;药物的影响,如长期使用促红素(血红蛋白迅速升高)。症状:瘘管出无杂音及震颤,动脉流出道塌陷或瘘管通路触及血栓,栓塞处疼痛。防治:避免过早使用内瘘;切忌定点穿刺;提高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确保拔针按压有效止血,避免反复血肿形成;避免超滤过多引起低;内瘘侧手臂不能受压,尤其睡眠时;高凝状态的患者根据医嘱使用抗凝药;穿刺或止血发生血肿,马上冰敷,24H后热敷,并在血肿处涂搽喜疗妥按摩及予理疗治疗;如果早期血栓形成,可用尿激酶溶栓。4.假性动脉瘤形成原因:过早使用内瘘;定点穿刺;穿刺技术差,反复血肿形成;动脉穿刺离吻合口过近致血流冲击力大。症状:瘘管局部扩张,明显隆起呈瘤状。(严重扩张→回心血量↑→心脏负担↑→影响心功能。)防治:小的血管瘤可采用弹性绷带或护腕轻轻压迫,防止继续扩大,并避免反复在此部位穿刺。血管瘤明显增大,影响活动,有破裂的危险,应手术处理。手术后的护理:1.术侧手臂应适当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每天检查内瘘口是否通畅,在静脉如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就表示瘘管通畅,否则应怀疑有血栓形成,应立刻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3.术后按医嘱服用潘生丁或阿斯匹林以防血栓形成阻塞瘘管,术后24小时开始训练,每天两次10分钟有规律的握拳松拳运动。可压迫作瘘的前臂,每次3-5分钟左右,然后松开,反复多次以促进静脉血管的扩张。4.包扎伤口的敷料不可过紧,衣袖要宽松,避免吻合口及该侧手臂不慎受压,禁止在该侧作输液、输血和测量血压等。5.内瘘的成熟,取决于自身血管条件及手术情况,若静脉扩张、管壁肥厚、有动脉震颤或搏动则表示内瘘已成熟,一般4-8周可使用,至少应在2-3周方可使用。在此之前护士可采用双静脉、暂时性血管通路或腹膜透析过渡。早期的使用需要加倍的谨慎,否则可能会损伤内瘘,导致并发症出现。日常生活中的护理:1.自我监测瘘管吻合口有无震颤,发现瘘管疼痛、出血,感染及震颤消失应立即来院诊治。2.患者衣袖应宽松、瘘侧手臂勿负重、受压。冬季在患者的毛衣和棉衣袖(瘘侧)下方加拉链,便于透析时穿刺及保暖。透析前清洁瘘侧皮肤,透析后穿刺部位勿接触水,以免感染及出血。透析24-48小时后局部适当行湿热敷或擦喜疗妥等,促进血液循环、渗血吸收、组织再生。3.通常在护士拔针止血15—30分钟后,患者或家属可自行打开压迫纸卷或减轻压迫,时间不宜过久以免造成内瘘管闭合,这个压迫时间应因人而异,有的患者15分钟就已止血,而有的患者需要2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原则上以止住血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压迫为目的。
本文标题: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2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