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洛阳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据记载,西周时期,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寓意“敬天保民”。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后来,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这反映了A.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B.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等信息可以看出,周天子重视农业生产;从“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来看,说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周天子具有绝对权威,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地位,排除C项;西周时期没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2.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如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即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这些改革A.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B.抑制了土地兼并C.使齐鲁先后成为霸主D.打击了豪强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来看,这些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答案为A项。当时土地制度刚刚开始向私有转变,还不存在土地兼并现象,排除B项;鲁国不是春秋五霸之一,排除C项;这些措施并非针对豪强,排除D项。【点睛】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亩收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3.汉代《汜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用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A.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B.生产工具不断改进C.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D.生产资料投入增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注重农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等措施,均是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通过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来获取较高的收成,排除D项。【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包括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农田灌溉、土壤环境、注重农时等多方面的措施。4.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作《夏日田园杂兴》中写道:“下田戽(hù,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下列图像材料与诗中内容相匹配的是A.翻车B.筒车C.高转筒车D.风力水车【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下田戽(hù,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钩”可知,材料中描写的是灌溉工具,从材料中“丁男踏车”可知,此工具的动力是人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翻车的动力是人力,筒车的动力是水流,高转筒车的动力是人力或畜力,但材料中的高转筒车的动力不能看出是人力还是畜力,风力水车的动力是风力。综上分析并结合材料中的图片可知,翻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BCD项,综上分析,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都不符合题意,排除。5.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D.政府鼓励发展商业【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来看,说明宋朝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影响着城市布局。故答案为C项。南宋时期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均在临安,排除A项;“皇宫反倒偏居一隅”和专制皇权是否受到削弱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于商业的态度,排除D项。6.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水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这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A.市镇已出现城市化的特征B.商帮推动城市的繁荣C.市镇专业化分工十分明显D.市镇坊市界限已打破【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那样的市区”等信息可以看出,随着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市镇已出现城市化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南宋时还没有出现商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市镇的专业化分工,排除C项;坊市界限在北宋时期已被打破,排除D项。7.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A.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B.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C.加重农民的赋役负担D.消除了土地买卖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北魏至唐朝中叶实行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夸张,排除;均田制的实行与赋役负担轻重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仍然存在,土地买卖现象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点睛】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8.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这些规定A.使商业发展停滞不前B.抑制了土地买卖C.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D.提高了农民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等信息可以看出,政府通过具体规定在社会上形成对商人不利的环境,以此保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故答案为C项。商业仍然有所发展,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措施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农民地位的提高,排除D项。【点睛】封建统治者为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如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民间资本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9.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中可以看出,海禁时期的走私活动和亦商亦盗的私人贸易不断发展,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定,这说明了“海禁”政策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海禁”政策导致贫富分化,故A项排除;B项是“海禁”政策的影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点睛】“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是解题的关键。10.明成祖永乐年间,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种变化A.反映当时政府财政负担沉重B.阻断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C.表明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主要为了防止沿海倭寇骚扰.【答案】A【解析】【详解】郑和六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府财政负担较重。“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说明郑和下西洋导致当时政府财政负担沉重。故答案为A项。“海禁”政策阻断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停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实行“海禁”政策主要为了防止沿海倭寇骚扰,排除D项。【点睛】“朝贡贸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补贴上,导致了明廷财政的缩减;由于“朝贡贸易”主要是宣扬“国威”,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中国逐渐失去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11.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意大利商品价格昂贵B.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C.葡萄牙垄断东方贸易D.葡萄牙成为海上殖民霸主。【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是反映意大利商品价格昂贵,而是没有多少货源,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当时葡萄牙没有形成垄断东西方贸易的地位,排除C项;葡萄牙没有成为海上殖民霸主,排除D项。【点睛】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出现世界市场雏形、流通商品种类增多、一系列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等现象,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一些商业城市衰落了,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12.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A.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B.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D.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物价上涨现象属于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A、B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点睛】新航路开辟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另一部分是城乡的雇佣工人,他们的工资增长幅度远远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13.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A.是工业文明扩张的产物B.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C.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D.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三角贸易”,欧洲人获取大量财富,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故答案为D项。当时还没有出现工业文明,排除A项;B项是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14.160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的法案。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结果引发了一场殖民战争。这场殖民战争A.使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B.英国夺取了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C.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D.推动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议会通过航海贸易法案即《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了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故答案为B项。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使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排除A项;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排除C、D项。15.1851年,英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当时英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海外扩张的影响B.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C.工业革命的推动D.农业发展环境不断恶化【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1851年”等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故答案为C项。海外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没有关系,排除A项;城市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排除B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恶化也包括城市,排除D项。16.1857年,由英国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
本文标题: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7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