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V10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概述1.1背景描述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但事故灾害、厂区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切实加强突发事件的管理、日常指挥调度管控、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履行各级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迫切要求。面对日常指挥、紧急行动、突发性重大事件和自然灾害,各级部门、单位领导、应急单位需要快速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以便了解现场情况,进而及时、科学地决策,调动人力物力,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下在军队、武警、公安、交通、安监、监狱、卫生、环保、水利、港航、旅游、消防、烟草、粮库、电力、电厂及救援等部门,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各级领导准确、快速地对日常指挥调度、突发事件决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全程跟踪、支持。从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应急支持、辅助领导决策,即在短时间内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提供妥善的应对措施预案。2003年的“非典”引领城市指挥调度系统尝试性建设,2008年初的一场雪灾,更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的全面展开。应急指挥系统是构筑于社会公用信息设施(如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之上的、联系各个相关行业(公安、交通、人防、气象、疾控、军队)业务信息系统的大集成系统。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状况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信息化水平。随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奥运、全运会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指挥调度系统的发展水平,世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将成为继续检验中国城市指挥调度系统水平的舞台;而近年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事件的频发,把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推到了前台。接踵而至的突发事件,使各行业空前重视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1.2需求分析自建国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对的危机范围逐渐扩大,其覆盖面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覆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方面。随着石油石化、电力、政府、广电、军警、交通、证券、环保等各个行业对应急管理效率、应用管理范围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指挥调度系统只能实现简单的语音调度,在实际运行中,指挥调度系统技术落后,且各指挥系统相互独立,极大的制约综合指挥的效率,总的来说各级部门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通信技术落后,协同调度性能差;目前各行业采用的指挥调度系统依然采用基于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和常规对讲技术,只能进行本部门、本地化部署,无法实现分布式部署和远程的指挥调度,无法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调度和统一指挥的要求。2.各种指挥系统相互独立,不便于综合指挥调度;各行业职能部门大多部署了本部门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如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医疗部门、民政部门、烟草部门、水利部门、电力部门、环保部门等均有独立建设的指挥调度设备。但是各职能部门的指挥调度系统还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做不到部门和部门之间的统一调度和协同工作。3.应急指挥调度功能简单,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各级部门目前使用的指挥调度系统功能简单,只能实现简单的拨号呼叫、对讲呼叫、强插、强拆等基本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对城市应急指挥调度的新需求,如视频联动调度,地理信息系统联动调度,手机可视对讲调度、3D实景调度、短信调度、传真调度、应急业务系统联动调度等。4.各子系统各自为政,无法融合,导致系统的信息存在大量的孤岛问题;国内开始了日新月异的通信现代化建设,各级部门都逐步建设协同办公系统、语音调度系统、语音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指挥系统,但由于各系统间缺乏紧密的互动和协作,导致大量信息孤岛的存在,难以在效率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2.设计目标和原则2.1设计目标基于各行业内部专网,本着将已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综合指挥调度管控、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各行业指挥效率,我司推出一套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该系统整合语音、视频监控/会议、指挥调度、集群对讲、业务、3D实景、34G单兵、应急预案等系统,建立集语音、视频、数据三位于一体的全面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的融合与调度功能。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实现与有线/无线通信网络、数字集群网络、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网络的互联互通,并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可基于内部专网进行多级部署,实现省/市/县各级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上报、统一部署、迅速处置和联合行动,提高各行业的指挥能力。2.2设计原则2.2.1先进性原则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同时保证其技术成熟性。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充分预见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最大可能地延长系统的整体生命周期,确保系统能在未来较长的年限充分发挥其功能。2.2.2可靠性原则系统软件运行在具有高可靠性的操作系统上,采用主控结构,通过主控处理板完成对其他所有单板/插卡的控制;采用创新总线设计,各板分布式监控和管理,实现故障隔离处理,任一单板故障不会影响其他板卡的运行,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主机设备采用无风扇设计,防尘、防震,并提供核心处理单元和电源1+1热备等保障,关键设备还可采用双机冗余备份,进一步保证系统能够的可靠运行。采取模块化、集散型、分布式系统构造和控制方式,从系统设计的结构形式和控制方式的角度来提高系统总体的可靠性,分散故障风险,降低系统出现整体故障的可能性。2.2.3实用性原则系统展示界面摒弃了传统大量下拉菜单的臃肿结构,采用简单明快的8风格,图形化、模块化的显示,使用户的精力集中在应用上,操作简单快捷的同时,减少了出错几率和培训成本。系统的插卡式结构和软件模块化设计,使得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有用的功能和模块,一方面减少系统不必要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得用户资金的使用更具有针对性,利用率达到最高。2.2.4安全性原则系统采取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具有防病毒感染、防黑客攻击措施,同时在过载、断电方面进行加强,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接入系统的设备和用户,进行严格的接入认证,以保证接入的安全性。系统支持对关键设备、关键数据、关键程序模块采取备份、冗余措施,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确保系统长期正常运行。2.2.5标准化原则系统采用标准化模块、接口和通讯方式,与主流厂商无缝连接。系统支持.7、、、、H.248、、T.30、T.38等协议和G.711μ、G.723.1、G.729、、1、H.264、2、4等编码格式,及标准化电话接口、环路中继、无线集群接口、音频接口、接口、接口、等。2.2.6兼容与扩展性原则系统在横向上具备广泛的兼容性,能兼容多种主流品牌、协议的设备,在纵向上兼容各类新老技术和设备,一方面易于实现与外部系统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在产品更新和技术服务的选择方面也拥有更大的余地。基于多层、模块化结构设计,方便系统功能扩展。所有业务模块单板支持热插拔,可根据业务需要便捷的安装扩容,也可进行设备级联扩容。系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及编程环境,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更有效的应用。2.2.7易维护性原则从界面和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系统操作方便、易维护性,提供维护、图形界面、命令行设计,提供丰富的维护方式;提供数据的导入导出等功能,方便对数据的维护管理;提供维护协助手段等功能。3.系统特点3.1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本系统集成了当前行业应用中常见的音频系统、视频系统和数据系统,实现了各系统间的通信和数据交互。视频系统:视频图像系统、单兵系统、可视车载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音频系统:集群(有线、无线对讲)系统、卫星电话系统、车载系统、电台/广播、固定电话系统、移动手机网、音频会议系统等;数据系统: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系统、应急预案系统等。3.2多系统协同联动功能系统实现了各种语音、视频、数据系统间的协同联动功能,将各独立系统融合到一起,实现声音、文字、图像、数据信息一起综合展示,提升了当前系统的应用能力和价值,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3.3全新交互式设计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最新交互式设计,兼顾简洁与功能性的平衡,支持10点触控操作、全手势操作模式及全角度调节,支持双手柄;一键式发起调度操作,集视频调度、语音调度、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地图于一体展示;界面操作简单易掌握。3.4层级组网和分权分域系统可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组网,可实现多级组网,实现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语音通信、数据、视频等信息的协同一体化指挥调度。可在系统中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级别的管理权限,同级别用户根据不同的区域归属分配限定区域的权限。当对资源调度发生冲突时,高级别的用户有优先权。3.5低功耗和无风扇设计采用先进的低功耗宽温集成电路技术,用户电路采用智能化的供电技术,使得公共部件的功耗与每个用户电路的功耗都非常低。1U满配时,整机功耗约100瓦;3U满配时,整机功耗约150瓦。采用无风扇设计,有防尘、防潮、防振动,节能省电,静音等特点,处于业界领先地位。3.6兼容性和扩展性强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应用的深入及技术的进步,系统的建设可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系统的软硬件方面都需要具有较好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伸缩性,并有较强的定制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能满足系统应用范围、深度和规模发展的要求。基于多层、模块化软件结构设计,方便系统功能扩展。所有业务模块单板支持热插拔,可根据业务需要便捷的安装扩容,也可进行设备级联扩容。系统提供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可与视频监控系统、会议系统、系统、应急预案系统等应用系统进行对接,并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3.7易维护性可通过网络进行方式便捷维护;提供图形界面、命令行等多种维护方式;支持本地、远程、多用户登录;提供消息跟踪、资源跟踪等功能,为操作维护人员提供强大的故障分析与定位能力;提供告警监视、故障管理等功能,使维护人员可以对故障源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正常业务。3.8高可靠性企业级操作系统运行;处理单元和电源1+1热备;呼叫接通率99%(发起10%端口数的呼叫);长时接通率99%(发起10%端口数的呼叫);呼损小于千分之一;各种接口模块(1/四线/音频/以太网等)端口都进行了过压过流及防雷保护设计;静音检测与压缩、回声消除、防抖动等技术,保证语音通话质量达到电信级。4.系统总体设计4.1系统拓扑图系统提供视频监控接入管理服务器、视频监控接入管理软件与视频监控系统对接,实现音频与视频的联动;系统通过单兵终端接入管理服务器、单兵终端接入管理软件,可接入单兵终端;系统通过手机终端接入管理服务器、手机终端接入管理软件,实现手机可视对讲功能,加大现场的监控能力;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卫星特种接口或34G移动网络,实现应急通信指挥车和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各类接口模块,如短波/超短波接入模块、短信接入模块、音频接入模块、广播接入模块、用户接入模块,实现系统与各类语音终端的互联互通;系统提供互联接口(即开发接口)与视频会议、系统、预案系统对接,具体的业务应用需另行开发;通过多场景智能呈现服务器可实现调度台的各场景界面同步呈现至大屏,同时支持大屏呈现与调度台操作相互独立,实现直观高效的调度指挥工作;系统可将音频、视频、图形进行融合和联动,形成一体化的平时起到协作管理作用,战时起到应急指挥作用的指挥平台,从而提高综合指挥调度能力。4.2三级架构图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不仅支持本地部署,也支持多级联合部署。如下图所示:系统采用逐层汇聚的方式形成一级、二级、三级多级平台架构。第三级部署单独系统,具备完整的业务功能,将音视频及数据进行上传、汇聚到二级指挥平台,结合二级平台业务,形成以二级为中心的市二级/三级业务系统;二级平台将音视频及数据进行上传、汇聚到一级指挥平台,结合一级系统业务,形成以一级为中心的多级业务系统,实现分级分权部署、一级统
本文标题:综合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V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9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