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论生态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广州大学研究生学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作业(论文)题目:论生态自然观的时代意义所修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任课教师姓名:吴雪娟上课时间: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布置作业(论文)日期:2015年4月8日任课教师打分:2015年4月19日____地理科学___学院__2014__级__建筑与土木工程__专业姓名___袁蕾___学号__2111401040_………………………………(密)………………………………(封)………………………………(线)………………………………论生态自然观的时代意义1生态自然观的提出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实践的时代特点,给生态问题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就提出了更高和一些特殊的要求。我国作为消费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非常有意义的。在理论上,我们总结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发掘并整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蕴涵的生态学思想,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同时,纠正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的偏执。尤其是可以帮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当代意义,对当代新型生态学的构建与发展,也为新型生态自然观的确立铺平了道路。在实践上,让我们更准确地按客观生态规律办事,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研究对于我们实现联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重申马克思学说中关于自然的理论原则,澄清某些离幵马克思主义本来轨道的研究而造成的种种误解或曲解,尽可能对当代自然科学所涉及的基本自然观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讨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责无旁贷的责任。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2.1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含义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无论人类有多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有多深邃的理性精神,都无法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并受其制约。这从本体论上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不在其之外,人类在某种意义上要依赖于自然界,因而,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应凌驾于其之上。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物质形式和社会历史形式,归纳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文明演进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自然界成为人们的劳动对象,是人们借以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也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然界成为人类无限掠夺、索取的对象。对此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我们要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放弃传统工业文明的观念,实现生态文明。2.2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随着西方社会中生态运动的蓬勃兴起,生态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长期从事对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根源的揭露,以及对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出路的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所做出的生态批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态学理论所构建的旨在挽救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理论。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基本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理论活动的,它的许多理论观点对我们具有颇多的启发之处,但是,它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存在着本质区别。生态马克思主义始于法兰克福学派。马克思基于对当时他所生活其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察,曾预言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的必然性中解决出来的唯一途径,而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扩大再生产因为工人阶级的日益贫困而中断,资本主义必然解体。但现实的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和马克思预言的相吻合,特别是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和福利政策,而纠正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又大大提高了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又由于新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呈现衰败的态势,反而出现了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基于这一错误认识的理论显然不仅不能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而且也无力于解决发达国家固有的危机。并且,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未触及发达国家工业化工程中所出现的根本问题。鉴于这些原因,我们必须回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分析3.1环境污染(1)水污染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布,在突发性的环境事件中,水污染发生(达到50%)最为频繁。据统计,全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达到400多亿吨。其中70%——80%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地表水污染严重,更造成了地下水源的污染。中国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只有38.1%的河段达到或者好于地表水3类标准,一半河段受到污染,86%城市河段污染超标,1/3以上河段的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也很突出,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而且均为中度以上污染。另据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近2000种各类水中污染物。在城市的自来水中查出760多种污染物。而这其中又以有机化学品和重金属的比例最高。据监测,其中190种是对人体有害的,其中的20种有致癌的可能。中国当前的水污染情况还有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特点,特别是在中国当前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污染有面广、量大、分散,治理难度大的特点。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大量增长,使得生活污水大量增加,而农村存在基础设施缺乏的缺点,农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依然保持旧的生活习惯,农村污水往往直接排放、随处泼洒,导致水体严重污染。(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影响范围非常广,不但直接给环境带来污染,更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严重危害。中国目前有近一亿人处在大气污染的威胁中。中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大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碳化氢和氨等。在污染源上,中国百分之七十的大气污染物来自燃烧产生的废气和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根据1999年的环境监测数据,当时全年排放1858万吨二氧化硫、1159万吨烟尘、1175万吨工业粉末、城市废水的化学需氧量达到1389万吨。但根据2002年的环境监测数据,这种污染形势并未得到缓解,其中氮氧化物的污染出现了加重的趋势。而根据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全年排放二氧化硫达到2588.8万吨,已居全球首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的,煤炭消费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76%,客观上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在1992年,中国就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区。同时,由于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加之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加剧了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单位GDP生产需排放的二氧化硫是26千克。这个水平不但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单位GDP生产的排放量,而且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另外,当前我国正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产生大量的建筑施工,也客观上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当前,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调查显示,城市大气污染正呈现复合型污染的新格局。由单一的煤烟型发展为煤烟、交通、氧化型并存的新形势。(3)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我国的城市垃圾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可以说垃圾成灾。全国1999年城市垃圾年产量1.4亿吨,2003年达到2亿吨以上。垃圾、粪便处理率只有61.8%。垃圾围城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塑料包装物导致的“白色污染”十分突出。大量未经无公害处理的垃圾集中堆放,不仅占用了耕地,而且污染了环境,损坏了景观。这些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一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造成细微颗粒增加,释放毒气、沼气,造成大气的二次污染。二是对水环境的影响。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水生生物,使河流湖泊面积减少,排灌能力降低。三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毒液体杀害土壤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减少耕地面积。垃圾污染土壤,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3.2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在内容上主要涵盖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物种数量是世界物种总量的10%。根据2003年对中国主要生物类群濒危物种数目的调查显示,在35144种的物种总数中,有1407种属于濒危物种,比率达到4%。目前,中国有4000—5000种高等植物面临濒危状态,高于10%—15%的世界平均水平。可见,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呈现持续锐减的趋势。同时,会间接地影响与其有牵连的其他物种的安全。一般来说,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导致10—30种依附物种一起消失。如果再不遏制这种生物多样性的损坏,最终必然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安全。3.3资源短缺(1)水资源短缺中国一直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30亿立方米,排在全球第六位。从所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来看,约占总面积的0.8%,其中河川总计42万公里,天然湖泊总计7.56万平方公里。但按人口、耕地等因素平均而言,占有水平是很低的。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3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全球第109位。中国的平均年降水量是648毫米,不但低于全球陆面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也低于亚洲陆面平均年降水量(740毫米)。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中国的淡水缺口不断扩大。根据环保部门对中国内地640个城市的淡水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300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总计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不足。另悉,中国65%的国民的日常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同时还受到工业污染和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同时,大量提取淡水资源,进一步导致江河断流,湖泊枯竭,地下水位下降等多种环境问题。(2)矿产资源短缺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矿产资源短缺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根据2000年由国土资源部制定、发布的《关于矿产资源若干战略问题的报告》,在矿产资源方面,中国已经出现供需总量失衡的情况。同时,还伴随着后备资源储量不足的情况。2010年,在地矿部监测的45种主要矿产品中,通过开发国内资源,保证基本需求只有23种,需要大量进口国外资源的有石油、铁、铜、镍、银、硫铁矿等10多种,据预测,2020年中国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将全面爆发。如果以现在的开发和生产速度,在2020年,只有6种矿产的国内储量能保证国内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未停止资源出口,因此加剧了中国自身的矿产资源短缺状况。比如稀土资源,中国占据世界市场97%的稀土供应份额。2010年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从2005年开始的5年间,中国稀土储量正出现急剧下降的局面。如果不遏制稀土出口,那么中、重类稀土资源的国内储备只能维持15到20年的国内需求。4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意义4.1树立环保意识其一,要树立环境保护的新理念。人是从自然中派生出来的,是整个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对于那些把人置于一切存在物之上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必须坚决反对。要树立环境保护的新理念,人类必须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互利互惠、友好相处的理念。加强对人民的环境教育,特别是对公民的环境公德和文明教育,建立、健全环境道德规范,增强人民的环境保护的认知度、参与意识和评价意识。归根结底,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也是关系到民族振兴、国家长治久安的庞
本文标题:论生态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16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