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火电工程精细化管理热处理主要施工标准及主要控制点
火电工程精细化管理热处理主要施工标准及主要控制点人员资质1.热处理工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施工技术准备1.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能够覆盖施工项目。2.作业指导书上报已经审核、批准。3.焊接工艺卡已开出,并进行技术交底和双签字。4.热处理施工时至少有两人参与机械操作。5.火焰预热时,应配备温度测量仪器,检测焊件温度,且有记录。6.热电偶选择防水型铠装热电偶。7.T91焊件不宜采用火焰进行热处理。8.热处理机械设备、记录仪、热电偶应经过计量和检测。主要施工控制点1.加热方法的适用1)焊件需要分段处理时,加热重叠不小于300mm。2)厚度超过100mm的焊件不宜采用中频感应加热。3)火焰加热时,离焊件10mm,均匀加热。加热宽度为焊缝两侧不少于160mm。2.预热:1)预热的温度符合DL/T819,异种钢的预热温度符合DL/T752的规定。2)管子外径>219mm壁厚≥20mm,采用机械方法加热。3)预热温度达到要求后,恒温一定时间达到均热后,通知焊工进行施焊。4)采用远红外辐射加热,每侧加热宽度不少于焊件厚度的4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或火焰加热,每侧从焊缝中心算起不少于焊件厚度3倍,且不小于100mm。3.后热1)有冷裂倾向的钢材,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的应进行后热,后热温度300-400,后热将工件加热到(300~400℃),保持一定的时间(2~4h)2)马氏体耐热钢应进行M转变(80-120℃,保温1-2h)后进行后热。3)后热的加热宽度不小于预热时的加热宽度。4.热处理1)热处理的温度应低于焊材或母材中最低的AC1以下30℃,符合DL/T819的规定。2)异种钢的热处理温度符合DL/T752的规定。3)热处理时间a.恒温时间应符合DL/T819的规定,一般按焊件厚度确定:中低合金钢2-3mmin/mm计算,高合金4-5min/mm。采用电磁加热取下限,采用远红外加热取上限。b.返修焊件或管座以名义厚度计算焊件厚度确定时间,但应不少于30min。c.恒温时间以DL/T819和焊接工艺评定相符。4)升降温速度a.管道的预热和热处理升降温速度应符合250×25/壁厚℃/h的要求,且不大于300℃/h。b.管座及返修件应以主管的壁厚计算。5)温度测量a.热电偶的数量及位置应保证测量准确可靠,有代表性。b.预热时,一支热电偶在加热区内控温,一支尽可能靠近坡口处。必要时可采用辅助测温。c.管子外径不大于273的管道可采用一支热电偶控温;否则应不少于两支,沿圆周均匀布置,其中一支布置在焊缝中心控温,其他的布置在焊缝1倍壁厚处监视,且不超过50mm。d.当工件较大或异行时,应采用分区控温。e.异性结构焊件,需要至少3支热电偶,其中一支用于测温,两支用于检测温度,分别位于焊缝边缘20mm同管材同直线上。f.同炉处理多个焊口时,热电偶应该有代表性,同时应至少有1支监测热电偶。6)加热装置安装a.一般加热范围按外径与壁厚取值,但最少不小于100mm。(具体见DL/T819)b.管座焊件加热,主管与支管的加热宽度不小于厚壁的2倍。变径管、三通等异形件按实际状况布置加热装置。c.小径管热处理采用多道焊口由一路输出电源控制热处理温度,加热炉片采用同功率同规格,且炉片固定位置保温厚度一致。d.使用绳状加热器预热时,坡口两侧布置的加热器应对称,其缠绕的方向应相反,圈数和密度尽可能一致。6)温差控制与保温a.热处理恒温时在其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间的温差应低于50℃。b.热处理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不少于2倍壁厚,不少于150mm。c.保温层厚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保温棉厚度确定。一般40mm--60mm为宜。5.热处理评价表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同类焊件做不少于20%的评价;9%-12%Cr同种钢焊件不少于50%。6.壁厚≥70mm管道施焊到20mm左右时立即进行中间消氢处理工艺。质量评定及验收1.按819要求进行资料整理。2.硬度小管抽5%,大管100%。3.及时进行技术资料的整理,保证与施工现场同步。4.按验评项目划分和和国家有关规程进行验收。
本文标题:火电工程精细化管理热处理主要施工标准及主要控制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41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