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工程系席敦芹果树病虫害防治(一)症状表现主要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小枝、幼树和果实。(1)枝干: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2种,但以溃疡型为主。病部初呈圆形或不定形红褐色病斑,水渍状,稍肿起,组织松软,湿腐,有酒糟味,多烂致木质部,有时流出红褐色汁液。当苹果进入生长期,病部表面逐渐变为黑褐色,病健交界处裂开,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四周稍隆起。展叶开花后,病部形成红褐色干斑,呈椭园形,易剥落。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衰弱树和小枝上,以及果台、干桩等部位。病部扩展迅速,形状不规则,不久即包围整个枝干,枝条逐渐枯死。后期病部也出现黑色小粒点。(2)果实:发生在果实上,初期病斑呈褐红色,圆形或轮纹状,边沿清晰,病组织松软,有酒糟味,后病斑呈黄褐色与褐红色交替轮纹向果心发展,后期病斑中部形成黑色小颗粒,有时呈轮纹状排列。一、苹果腐烂病腐烂病危害枝干(二)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器褐色,不规则形,有1个或多个腔室。内壁密生孢子梗无色,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香蕉形或长肾状,单胞,无色,内有油球,子囊壳黑色,烧瓶状,内壁基部密生子囊。子囊长椭圆形或纺锤形,无色,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肾状,单胞,无色,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4~28℃,但在低温下也能萌发。菌丝发育最适温度为28~32℃,最低为5~l℃,最高为37~38℃。病菌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生长较快,开始为灰白色至乳白色,边缘较整齐,稍呈羽毛状,气生菌丝不繁茂,较平伏。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树及病残枝中越冬,第2年春遇降水产生分生孢子,其孢子靠雨水和昆虫传播,从死组织伤口、叶痕、果柄痕和皮孔等处侵入。潜伏的病菌主要在夏季树体形成的落皮层组织上扩展,发生早期病变,出现表面溃疡,再经冬、春发病盛期,到第2年果树进入生长期病势停顿,发病盛期结束,是腐烂病的一次发生过程。树势衰弱,愈伤力低,是引起腐烂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凡能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都可引起病害发生。(1)树体负载量:在果树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右发病的1个关键因素。通常,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斑开始出现;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多。由于栽培管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苹果结果常有大小年现象,凡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果园或植株,腐烂病也严重。(三)发生规律苹果树腐烂的发生与冻害和日灼有密切关系。凡大冻害之年,就是腐烂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山区和沙地果园,向阳面枝干容易发生日灼,随之发生腐烂病;因腐烂病而锯除枝干的树体,更容易发生日灼,加重腐烂病为害。苹果树腐烂病菌是弱性寄生菌,也是树体的习居菌,只有在树势衰弱,抗病力差时,才加害树体。在苹果产量逐年提高情况下,若追施肥料不足,特别是磷、钾肥不足,必然引起腐烂病发生。树体愈伤能力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树体含水量是个重要条件。枝条含水量正常时,愈伤组织形成较快,病斑扩展缓慢;枝条含水量饱和时,愈伤组织形成稍慢;枝条失水时,愈伤组织形成较慢,病斑扩展迅速。果实受自然雹伤及虫伤等,易于发生腐烂病。为害叶部的病虫害,往往造成叶片提早脱落,削弱了树势,腐烂病易发生;为害枝干的害虫,也可加重腐烂病为害。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为根本;同时搞好田间喷药、刮除落皮层、病斑治疗、果园卫生、防治其他病虫、防止冻害及日灼等,才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为害。(1)农业防治:①在冬季日照强的地区,晚秋应将树干涂上白涂剂,防冻伤。培养树势是防治腐烂病的根本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减少虫伤、冻伤、日灼等伤害。②生长季节随时剪除病枯枝;将病枝病树及刮除的病皮清除果园及时烧掉;不用剪下的苹果枝条作支撑树枝和果园围墙。为减少刮治所造成的皮层大量破坏,影响树干和大枝的养分与水分的运输,还可以采用枝条桥接或脚接的办法进行补救,加速树势的恢复。早春将病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刮净,并刮掉病皮四周一些好皮。刮除的范围应控制到比变色死组织大出0.5~1厘米,略刮去一点好皮即可。早春发病盛期要突击刮治,并坚持常年治疗的制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树皮没有烂透的部位,只需要将上层病皮削除;病变深达木质部的部分,要刮到木质部并要连续刮治3~5年。5~9月份均可进行重刮皮法,以5~6月份最好。用锋利的刮子,对较粗的病干枝,刮去老翘皮、干死皮,将主干、主枝基部树皮表层刮去,一般要刮去约1~2毫米表层活皮,露出白绿或黄白色皮层为止。(四)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刮除病斑后要表面涂波美10度石硫合剂,或果康宝50~100倍液,或菌立灭2号50~100倍液,或5%田安水剂5倍液。为防止复发,一要连续涂药,一般保护性药剂应每月涂1次,连续4~5次;二要尽量采用渗透性较强的药剂或内吸性药剂,如菌立灭、果康宝等。(1)枝干:秋天,最先在当年生枝条上,皮孔稍微膨大和隆起。春季以膨大隆起的皮孔为中心,开始扩大,树皮下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小斑点,稍深人白色树皮中,直径约2~3毫米,病斑中心逐渐隆起成瘤状。进人夏季高温期,病瘤周围逐渐失水,凹陷,颜色变深,质地变硬,停止扩展。秋季再继续扩展,病瘤周围表层和浅层变为褐色,坏死范围扩大,往往2~3个病瘤连生。凹陷部位树皮表层散生出稀疏的突起小粒点,为轮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冬季温暖潮湿,或第3年春天降水时,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白色的分生孢子团。(一)症状表现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具同心轮纹,直径0.5~1.5厘米,后渐变为灰白色并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干枯早落。果实上的轮纹病,多在近成熟期或贮藏期出现发病症状。病斑扩大后,常发展成3种类型。①轮纹型。病斑表面形成黄褐色与深褐色相间的圆形或近圆形同心轮纹,烂果肉褐色,果酱状,外表渗出黄褐色勃液,烂得快,腐烂时果形不变。整个果烂完后,表面长出粒状小黑点,散状排列。②云斑型。果面病斑形状不规整,成黄褐与深褐色交错的云形斑纹。果肉烂的范围大,往往从里往外烂,流出茶褐色赫液。果实烂的速度很快,整个果实几天就烂完,成为一堆烂果泥。②硬痂型。果面病斑的原发点周围形成暗褐色硬痂,硬痂周围稍凹陷。外围病皮暗褐色,无明显同心轮纹,病斑易形成分生孢子器。在这些烂果中,有一部分是轮纹病菌引起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干腐病和其他林木病害的枝枯病菌引起的。二、苹果轮纹病(1)形态:①菌丝有分隔。②分生孢子器。扁球形或椭圆形,有乳突状孔口,器壁黑色,炭质,内壁色浅,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丝状,顶端着生分生孢子。②分生孢子。瓜子形至长椭圆形,单胞,无色,④子囊壳。生于树皮表皮下,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壳壁薄,炭质,顶端有孔口,底部生有许多子囊和侧丝。⑤子囊。棍棒状,无色,顶端肥厚,侧壁薄,基部较窄,内含8个子囊孢子。⑥子囊孢子。单胞,无色至淡黄色,椭圆形。(二)形态特征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被害枝干上越冬,是初次侵染和连续侵染的主要菌源。枝干病组织中的菌丝体可存活4~5年,其中前3年能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飞溅传播,其传播距离多为10m左右。病菌在苹果果实上具有潜伏侵染性。即分生孢子萌发后,经皮孔及气孔侵入幼果,在皮孔腔内潜伏,直到果实近成熟期和贮藏期才显症状,至采后贮藏20~30天达发病高峰。潜育期长短,随苹果果实不同生育期而异,最短19天,一般80~185天,最长可达342天。苹果果实不抗病菌侵入,但在幼果期具有抗扩展能力。(三)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苹果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与各品种皮孔的大小、多少及组织结构有关,凡皮孔密度大,细胞结构疏松的品种均发病,反之则抗病;在田间,树冠外围的果实,及光照好的山坡地苹果树的果实,发病早;树冠内膛果,光照不好的果园,果实发病相对较晚。这可能与果实糖分上来的早晚和糖酸比变大有关。(2)气候因素: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毫米以上时,有利于病菌繁殖和田间孢子大量散布及侵入,病害严重发生。(3)果园条件:山间窝风、空气湿度大、夜间易结露的果园,较坡地向阳、通风透光好的果园发病多;新建果园在病重老果园的下风向,离得越近,发病越多。(4)栽培管理:果园管理差,树势衰弱,重粘壤土和红粘土,偏酸性土壤上的植株易发病,被害虫严重为害的枝干或果实发病重。(1)农业防治:①选栽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秦冠、红魁、首红、红玉、国光等。果园附近不宜种植杨、柳、刺槐等树。水肥方面,萌芽前以氮肥为主,幼果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2)物理防治:果实5℃以下贮藏,基本不发病;0~2℃贮藏,可完全控制发病。(3)药剂防治:①刮除枝干病斑后及时喷洒5%安索菌毒清50倍液;也可用苹腐速克灵3~5倍液直接涂在病瘤上,不用刮除病瘤。②发芽前喷铲除性药剂,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35%轮纹铲除剂100倍液,或腐必清50倍液,或苹腐速克灵200倍液等。③生长期喷药,雨季为放药重点时期,常用药剂有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加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2~3):240倍波尔多液。喷5~6次。(四)防治方法春天苹果落花后不久,在新梢的嫩叶上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圆形斑,直径约2~3毫米。病斑周围常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着气温的上升,病斑可扩大到5~6毫米,呈深褐色,有时数个病斑融合,成为不规则形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至暗黑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中后期病斑常被叶点霉真菌等腐生,变为灰白色,中间长出小黑点,为腐生菌的分生孢子器。有些病斑脱落,穿孔。夏、秋季高温高湿,病菌繁殖量大,发病周期缩短,秋梢部位叶片病斑迅速增多,一片病叶上常有病斑10~20个,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常造成叶片扭曲和皱缩,病部焦枯,易被风吹断,残缺不全。三、斑点落叶病(一)症状表现(1)形态:黄褐色至暗褐色,呈棍棒形、卵圆形或椭圆形,有1~7个横隔,0~5个纵隔,顶端有很短嘴孢,嘴孢大小差别较大。分生孢子大小微米,表面光滑或有小粒状突起,通常5~8个链生在有分隔的分生孢子梗上。(二)形态特征病原以菌丝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春天气温上升到15℃左右,天气潮湿时,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在叶面有雨水和湿度大、叶面结露时,病菌在水膜中发芽,从皮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在温度为20~30℃、叶片有5小时水膜,病菌可完成侵人。在17℃时,侵人病菌经6~8小时的潜育期即可开始出现症状。在20~26℃的条件下,其潜育期约为4小时;在28~31℃时,潜育期仅为3小时左右。分生孢子一年有2个活动高峰:第1高峰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孢子量迅速增加,致春秋梢和叶片大量发病,严重时造成落叶;第2高峰在9月份,这时会再次加重秋梢发病重度,造成大量落叶。受害叶片上孢子形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枝条上7月份才有大量孢子产生,所以叶片上形成孢子较枝条上早。(三)发生规律(1)寄主抗性:新红星、元帅、红星、红冠、北斗、青香蕉、秋锦、印度、玫瑰红、王林和陆奥等品种,易发病。(2)气候因素: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多、降雨早、雨日多,或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田间发病早,病叶率增长快。在夏秋季有时短期无雨,但空气湿度大、高温闷热时,也利于病菌产孢和发病。(3)栽培因素:果园密植,树冠郁闭,杂草丛生,树势较弱,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等,易发病。(1)检疫:封锁疫区,禁止采集带病接穗和购买带病苗木。(2)农业防治:①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充足,树体健壮则树体抗病力强。②清扫落叶每年秋末冬初清扫落叶,结合施肥埋入地下。③剪除徒长枝苹果斑点落叶病以徒长枝中部皮孔为中心形成病斑,因此,6月后,要随时剪除徒长枝,以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冬季将无用发育枝疏掉。(3)药剂防治:展叶后至开花前,喷50%异菌脲1000~1500倍液或20%扑菌灭800倍液,或80%乙生800~10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400倍液。6月下旬至8月初,以喷波尔多液为主,对易感锈品种可间歇喷前期用
本文标题:果树病虫害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7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