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经典案例之一武汉市物流规划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经典案例之一:湖北省武汉市物流系统空间规划与设计武汉市物流系统空间发展规划与设计(2012-2020年)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加快“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助推“工业倍增计划”,促进服务业升级,营造最理想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武汉市工业、商贸业发展,在市交委(市物流局)和市规划局共同组织下,开展了《武汉市物流业空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唐良智市长调研武汉市物流业发展工作过程本项工作于今年7月启动,建立了“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在编制过程中,不仅向各新城区(开发区)了解物流业的发展设想,而且在完成常规的现场踏勘和现状摸底基础上,对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和黄陂汉口北市场群等重点地区以及东本储运、中百物流配送等典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座谈。工作过程9月底形成初步成果后,市交委、市物流局和市国土规划局分别进行了多轮审查。10月23日,市物流局组织召开了各新城区、开发区的征求意见会。11月2日,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的物流和规划方面的专家召开了咨询会。在此过程中,项目组汲取各方意见,对规划内容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规划成果。主城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江夏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化学工业区洪山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全市域8494平方公里,规划重点是都市发展区3261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规划范围示意图一、物流业对武汉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为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明确把“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国家职能。同时,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工业物流发展,也是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全国物流枢纽国际国内航空货运分拨中心长江航运中心铁路公路物流中心全国物流枢纽保税物流中心现代物流业是一种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其发展不仅可促进自身平稳发展和产业升级,而且可服务一产业、支撑制造业、拉动商贸业,提高经济辐射力。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需要。产品生产时间中各环节所占时间的比较交通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武汉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铁、水、公、空等优势,可形成陆运、水运、空运多式联运的物流枢纽,发展现代物流业势在必行。三是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进一步提升交通枢纽地位的需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产业集聚能力辐射全国的商贸流通市场地位面向全国的区域性分拨转运功能最优越的流通和物流成本综合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扩大内需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必然带来巨大的区域物资流通,武汉居中的区位条件在国家运输格局中的意义重大,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商品流通,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四是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扩大内需和建设“两型社会”需要。我国与部分国家、地区物流成本占GDP比例比较武汉“得中”的区位优势二、武汉市当前物流业空间发展分析2011年,全市社会物流仓储用地总面积为12.51平方公里,约52%的用地集中在三环线以外的区域,并且主要依托交通设施、工业区和批发市场进行布局。物流仓储用地分布图近5年货运周转量统计分析目前,武汉市物流业发展速度略高于国家发展水平,近五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31.76%,高于全国21%的平均增长水平;物流业增加值679.2亿元,占GDP比重为10.05%,高于全国的7.07%;各项物流发展主要指标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但从空间分布和交通运输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近5年物流业主要指标增长分析近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率近10年全国物流增加值占GDP比例经过武汉的货运量较高,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但社会物流总额排名第6。武汉市现有物流企业以传统的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为主,占物流企业总数的94.2%。武汉物流成本较高,占GDP比重达到了16.1%,高于广州的13.5%、北京的15.8%。国家中心城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副省级城市货运量与社会物流总额比较一是物流业发展尚处于传统物流阶段,物流成本较高,与上海、广州、天津等中心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现状最大社会公共物流园区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建成物流仓储用地规模仅45.2公顷。现状物流用地沿主要出口道路呈散点式布局,与工业园区、制造业板块结合不紧密,并对城市交通畅通影响较大。二是物流仓储用地空间布局零散,园区化发展不足。仓储物流用地工业用地商贸物流用地面向全国的物流枢纽园区如保税物流、空港物流、港口物流等园区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未形成规模化和多式联运发展状态。面向制造业服务的物流仍以企业自有物流为主,分布散,未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导的集聚化、园区化发展态势。面向城市生活服务的配送中心分布不均衡。生活服务为主生产服务为主三是物流业空间结构体系不完善。物流设施集中区域分布图根据中国仓储协会发布的《全国仓储业发展指数》,武汉市现有仓库供需指数为0.869,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武汉开发区等地。城市仓库需求(万平方米)实有仓库面积(万平方米)其中公共仓库面积(万平方米)供需指数厦门305292730.957天津960.3913.54060.951成都477447.51790.938广州1176.81084.57230.922西安322.9297.5850.921上海1715.31522.812690.888北京1655.91462.55850.883武汉524.94551820.869深圳1642.414134710.86沈阳605.44551300.75210大城市仓库供需指数(2011年)东本储运仓库分布图租借仓库东本储运本部东本汽车制造租借仓库租借仓库租借仓库四是一些制造业基地的物流空间不足。物流的交通利用方式发展不平衡,长江水运和门户机场优势未充分发挥。航空:武汉全货机航线数量仅5条,航空货运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水运:水运方面同样低于南京、重庆等长江沿线节点城市。铁水联运:武汉拥有众多港区和铁路等优良交通资源,但通过铁路到达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量只占港口集装箱运输量的不足1%。五是交通枢纽优势利用不足,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三、规划定位和目标(一)规划指导思想:一个中心,两个服务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总体目标,服务全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服务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加快空间整合,最大化发挥空港、港口、铁路、公路等枢纽优势,建成产业集群、布局合理、层级分明、功能完善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设施体系,提升武汉市物流服务辐射能力以及国内国际资源的配置能力。(二)空间规划原则1、集聚发展的原则。集中打造一批全国性的物流枢纽园区,以集中的设施建设实现物流的辐射带动作用。2、与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的原则。以物流业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发展。3、交通便利的原则。物流用地布局应重点考虑对外交通枢纽和交通节点区域,对内对外交通联系通畅便利,方便多式联运。4、规划衔接的原则。与城市总体功能布局、全市工业发展布局保持衔接,服务生产和生活。5、有序建设原则。近远结合,注重实施,突出物流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规划定位和目标1、规划定位按照“夯实基础,同步发展;突出枢纽,转化优势;提档升级,占领高端;绿色生态,智慧物流”的发展理念,确定武汉物流业发展战略定位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全国物流枢纽和物流信息中心”。2、规划目标规划到2015年末,物流业增加值达1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领先副省级城市,超过北京、重庆。2015年的规划值,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4%。到2020年末,物流业增加值达23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4%,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2%。整体上达到物流业增加值翻两番,实现内陆第一大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四)物流用地规模预测根据武汉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物流业发展和武汉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预计2015年、2020年社会公共物流设施仓储量分别为2040万吨、4650万吨。按照目前国内物流操作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结合仓库年均周转次数、仓库单位承载率及仓库利用系数,综合预测,2015年社会公共物流设施用地为16平方公里,2020年为32平方公里。四、总体空间布局1、国外物流发展新加坡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领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心。重点发展港口、机场两大面向国际的物流枢纽,均设有自由贸易区。同时发展物流总部。其中,樟宜航空货运中心已吸引联邦快递、UPS等全球21家大型航空物流公司进驻,面积47公顷;新加坡港口年可装卸超过1500万个集装箱,是世界最大的单一箱运码头。(一)国内外案例借鉴依托CBD发展物流总部港口物流区空港UPS转运中心发展概况:物流发展整体水平全球领先。东京布局有4个园区。空间布局:物流园区规划在距离市中心20公里左右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地区。政策支撑: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加快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限制大型车卡车进入东京市区。东京四大物流园区布局图板桥足立和平岛葛西东京中环线物流园区交通条件备注葛西物流园区铁路、高速公路靠近京叶工业区足立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板桥物流园区铁路、高速公路—和平岛物流园区港口、公路靠近京滨工业区东京四大物流园区1、国外物流发展日本东京(一)国内外案例借鉴德国柏林发展概况:欧洲物流发展最好的国家,也是世界物流业的佼佼者。现有3大物流园区,平均面积约140公顷,总体入驻率40%左右。20km1、国外物流发展柏林周边物流园区分布图(一)国内外案例借鉴物流园区交通条件备注柏林西物流园区铁路、高速公路靠近工业区柏林南物流园区铁路、高速公路靠近工业区柏林东物流园区铁路、高速公路—柏林三大物流园区2、国内物流发展北京规划布局:规划形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三级物流体系,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结合产业布局在五环和六环周边。北京区域物流设施布局图(一)国内外案例借鉴上海规划布局:规划以初步成为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之一、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引领示范高地为目标,发展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以及电子商务物流四个重点领域,规划形成”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城市配送带”的三级物流体系。上海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布局图国际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市域性物流园区深圳规划布局:以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为目标,规划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三级物流体系。规划布局7个物流园区,10个保税物流中心,2个配送中心。深圳物流园区布局图国际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市域性物流园区盐田物流园区前海湾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大铲湾物流园区(一)国内外案例借鉴2、国内物流发展成都规划布局:以西部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物流节点的建设目标,规划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专业性物流配送站-”的三级物流体系。形成空港和六大物流园区。12km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区域性铁路散货物流园区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成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布局图(一)国内外案例借鉴3、对武汉的启示对新加坡、日本东京、德国柏林和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国内外交通枢纽型城市的现代物流业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性:1、物流设施建立了“两类三级”的体系。其中:“两类”为区域服务型、城市服务型;三级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2、物流园区主要承担“国家级物流体系节点”的职能,可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升城市功能,通常会依托综合交通枢纽设施进行建设,具有多式联运条件;物流中心主要服务于产业园区的发展,作为城市现代制造业发展的
本文标题: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经典案例之一武汉市物流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