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一讲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特点(一)史志描述——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时间——17世纪以前2.特点(1)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记录、描述性经济地理知识的堆砌出现于中国、古希腊、阿拉伯等古代文明国家,多地理志、游记等(3)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3)以区域为基本框架,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内容(4)开创地理科学所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二)商业地理研究1.时间——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2.背景(1)社会出现大分工(2)地理大发现3.特点:(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和发展(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三)经济地理学研究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1.背景(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特点经地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地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1.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发生演变2.研究领域不断扩大3.发展速度加快4.与其它科学领域的渗透逐渐加强5.生态化、社会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6.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更加深度化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经地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二、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地理学通论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经济现象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地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1.二者研究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科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经济行为经地学——研究资源拥有者、利用者、消费者的空间经济行为2.经济学是经地学研究的基础,经地学进一步补充、完善经济学各种理论,并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三、经济地理学与其它科学之间的关系(一)经济活动与自然、人文现象都有一定的关系(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之一)(二)自然是经济现象的物质基础和形成条件(1)自然科学是经地学研究的基础(2)经地学的研究完善自然科学(三)经济现象是人文现象之一(1)经济活动是最基本的人文活动之一(2)人文科学为经地学提供各种研究平台(3)人文科学促进经地学研究的发展(4)经地学完善人文科学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1、实践的指导意义2、理论上进一步完善经济学的理论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问题的研究1、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分布不平衡等2、资源——数量锐减、需求量增加、浪费严重3、环境——破坏严重、恶化等4、发展——人类生存空间问题、平衡问题、可持续等三、跨世纪经地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一)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1)经济活动全球化导致地域分工体系形成(2)经地学主要研究▲地方经济活动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立足点,最佳经济效益点,使地方优势发挥到最大▲谋求最佳的经济空间组织结构(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1、公平——区域内经济均衡发展2、效率——区域内经济发展以效益为主(四)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的全面进步或提高1、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企业发展对资源利用,导致资源、环境等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协调2、区域——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源、劳动力、服务等;同时地方性的劳动方式、生活习惯等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第二讲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一)区位1、来源源于德语Standort,意为位置、场所英译为location,意定位置我国区位日本立地中、俄和一些其他国家意译为布局、配置2、概念:人类占有各种活动场所的行为3、内涵(1)场所、位置(静态)——空间、地点等意。一般分为自然、经济、政治、数理等相对和绝对位置(2)行为(动态)——是一个过程(设计、组合、规划、建设、扩展等)、行为随时间是变化的、选择场所有动态性(3)人类对区位的选择是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综合性质,一旦选择具有了长远性、战略性(二)区位理论▲区位理论——简称区位论:研究人类选择活动场所的理论或关于区位的理论▲内涵:1)选择场所活动过程的理论(什么样的人类活动集中于什么场所的问题)2)选择空间组合的理论(城镇体系建设、各种经济区的规划、划分等)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一)区位条件1.区位主体——占据区位的事物2.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注意:(1)不同的区位主体有不同的区位条件(2)区位条件——区位主体分布位置的条件;地域关系的区位条件(地缘条件、周边环境)(3)不同的时代区位主体也有不同的条件——动态观点。见P28(二)区位因子(区位因素)◆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或制约性条件(区位因素)或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区位条件◆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1)区位因子——制约性的区位条件(2)区位因子是从生产者的角度(费用和收益)进行影响区位主体因素的划分区位条件是从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因素来划分图2.1工业区位因子(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1.经济活动——凡是产生短、长期经济效益的活动传统:生产、交通、流通、消费等;现代:科研、宣传、生产、流通、消费等。2.经济活动区位——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场所的行为3.经济活动区位理论——指经济活动占据区位的理论或人类选择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空间的有限性和移动的限制性▲区位条件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大规模移动的不可行性四、区位论的分类(1)广义与狭义狭义:指个别工厂、事物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经济学范畴)广义:关于人类各种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的说明理论(人文地理学范畴)(2)微观与宏观微观:个别对象或群组对象侧面的最佳区位理论宏观: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3)静态与动态静态: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分析的区位理论(运费)动态:多因素综合分析(系统性的,发展的生产、科研、开发、消费)(4)生产部门:农业、工业、交通业、服务业、城市等★古典:狭义、微观、静态,目标:经济满足。★现代:广义、宏观、动态,目标:综合效应满足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生产力不同▲区位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社会生产产品发生交换)▲生产力发展不同阶段人类需求不同★生理需求——商品交换中生产为主,经营的目的降低费用——运输费(杜能)、生产更多产品★物质需求——数量市场基本饱和——成本最低(韦伯)、占有市场★精神需求——消费者结构、喜好等——收益、占有市场的某一部分★综合效应——对内注重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经济效益等;对外塑企业形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概念(1)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原素。★古典:经济学将其划分为三类,即劳动、土地(指土地及其地上和地下一切自然资源)、资本★现代: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土地、原材料、劳动工具、劳动者、能源等简单而具物质实体的生产要素——进行劳动、生产的基础条件中间层次:科技、教育、生产信息等非实物形态要素,它附着在基础层次上,通过改善其素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基本层次的功能和效率最高层次:生产管理,包括对要素结构设计、规模选择、时序安排、布局决策、分工协作等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2)边际效用▲效用:指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包括基础效用(数学的基数系列,可加和求值包括总效用、边际效用);序数效用(数学的序数系列,只表次序)▲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应量的增加(递减的)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一般用投入产出衡量)▲函数式:X=f(y1,y2……);其中X为产出,y1,y2为不同要素的投入▲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和数学家柯布以美国制造工业的产出P,劳动量(雇用)L,信固定资本量C得出P=blkc1-k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b为技术性因素,k为常数从实地调查中得出。一.土地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土地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区位的基本影响因子之一。(2)对经济区位影响较大的是土地因子的经济属性(3)不同的经济活动,土地因子对其区位的影响程度不同图2.3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图2.4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原材料是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工业生产)(2)原材料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从而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3)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原材料类型:初级原材料,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或人工培育的加工原料——初(粗)加工:有可能受原材料产地影响较大,除此之外还受到初加工材料的失重性影响——深(精)加工:一般受市场、技术、经济等影响较大(失重较强)(4)不同的经济活动受原材料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①不同工业耗材有差异②原材料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失重是不同的(5)不同的技术条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原材料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可替代性:用其它的材料代替其执行产品中的职能,对失重性强、稀缺的材料使其制约性降低▲供应商园:一般是指半成品,围绕某一组装厂而形成的,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集聚区,达到节约时间、高效快速的目的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能源分类(1)按能源的来源分为:一次性:可以被直接利用的自然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二次性:一次能源加工转化后的能源:电力、汽油、煤油等(2)按利用程度:常规能源——已被广泛利用的电力、汽油、煤、石油新能源——没有大量使用的,有待开发的太阳能、地热、风等(3)按自我再生性质①可再生(更新的):生物、风、太阳能等,自身周转、再产生的能力较强,▲不可更新(再生的):矿物能源、核能等再产生能力较弱,不能尽快满足生产的需要②恒定性能源(再生):从人类发展角度来看对其利用是无穷无尽的、也不会耗损的,太阳能、风、潮汐、水▲储存性(不可再生):再生能力慢于人类利用的速度▲临界性:生物,可再生的但其生长速度与人类利用速度比较接近(1)是经济活动动力基础(2)能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使能源因子成为影响经济区位造择的主要因子之一(3)由于常规(不可再生)能源的强污染性,更多的国家一方面致力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进行强污染企业的国际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资本概念与类型:(1)概念:在经济学里,资本是指用来生产其它商品和提供各种劳务的商品,是一种人为的投入。(2)类型:1)物质资本▲固定资本,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长期存在(一年以上)并发挥作用的生产物资▲流动资本——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只能一次地用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财富★金融资本(金融:表示一切货币关系。)实体物质形态——金属制品、房地产★货币形式存在的——纸币、外汇等★非货币形式存在的——(有价的的证券)国库券、股票、信贷等3)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数量、质量、人才)(二)资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1)资本
本文标题: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5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