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教学目的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胧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重点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上古时期重点介绍中国文化的产生背景,原始观念文化;(2)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3)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4)秦汉时期重点是文化的统一和宏阔的文化精神、辉煌的文化成就;(5)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及文化成就;(6)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7)宋元时期,重点介绍宋代的雅与俗,宋元时期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元杂剧的文化意义;(8)明清时期,重点介绍明清两朝对古典文化的大总结。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上古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野蛮时期和蒙昧时期不包括在内。一、中国人的起源: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二、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时期。共经历了大约二三百万年。主要特征是猿人使用的工具是简单加工的石块。大型砍砸器、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能使用天然火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大汶口遗址三、原始观念文化(1)自然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2)生殖—祖先崇拜。(3)图腾崇拜: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原始艺术也有长足发展,主要艺术形式是原始彩陶、陶绘、原始雕刻,原始岩画。四、原始社会组织(1)就婚姻关系而言,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血亲杂交;其次是:血缘群婚;再次是族外婚.②就氏族关系而言,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母系氏族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女娲氏、庖牺(伏羲)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原始社会晚期的基本单位。随着男子劳动地位的改变,使他们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父系氏族社会大约产生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禹的时代开始了“夏文化”的进程,其特征是(1)工具形态由石器、陶器过渡到青铜器;(2)农业生产已有相当发展;(3)私有制确立;(4)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起来。五、上古文化分布:(1)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共同祖先。(2)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后羿蚩尤(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湖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伏羲女娲第二节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一、殷商神本文化商朝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凭借商代的甲骨文,人们能够对商朝的历史进行更多的了解。青铜器古都建筑“尊神重巫”二、周人的文化维新(1)确立了宗法分封制。(2)确立了礼制。吉(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凶(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军(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宾(接待宾客之礼)、嘉(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五礼春秋五礼例宗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文化史家借用了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养士之风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二、百家的兴起及其学派特征:西汉司马谈将诸子百家概括为“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刘歆又补充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形成了十家有影响的学派。(一)儒家1、孔子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十五岁即“志于学”“三十而立”五十一岁才“见用于鲁”五十五岁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生活2、孔子思想内容(1)“仁”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大同”仁义石(2)“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恭而无礼则劳(劳累),慎而无理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扭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3)“中庸”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反对“过”与“不及”。子贡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又问:“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愈:胜过,强些。)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子路》)。就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不是单纯的一方依顺另一方,而是两方在地位和伦理关系上、责任和义务上各有不同,甚至在对待事物的观点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彼此间的谅解与协调,可以达到关系的和谐与统一。“和为贵”(4)“教”与“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当仁,不让于师”“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5)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求(冉有)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提倡奋发学习,讲求学习方法:“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有了兴趣就会有行动的原动力。行动了就会有结果。)“发奋忘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3、儒家思想的学派特征(1)在天道观方面:“天命”与“人德”相配合(2)在历史观方面:捍卫三代的典章文物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修改(3)在社会伦理方面:以“仁”释“礼”试图把社会外在的规范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4)在修身论方面:设计出一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儒家思想学说,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为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未艾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二)道家文化:先秦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1、老子:春秋末期陈人仕于周,曾经做过周天子的征藏史“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云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罔”,通“网”,捕兽的工具;“纶”,钓鱼的丝线;“矰”,用丝绳系住,可以射飞鸟的短箭。2、道家的学派特征“道本体论”(1)“道”是万物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是万有的本原及可视为道所生的结果之万有的总体,简单说就是道在一切事物里面,一切事物在道里面。(2)“有”与“无”的辩证统一。老子认为,“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就是天地万物的理由(3)“无为而治”的思想“天道自然”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无为而治”,包含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无为”,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积极遵道以行。“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二、老子认为,只要能顺天之时,随地之利,因人之力,则天下各尽其用矣。“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三、在政治上,要“为无为,事无事”。无为则顺道而行,无事则不扰,政简则民安,所以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四,掌握了事物发生发展的法则,则能预见未来,故在政治上“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故不见其为,而事成,不见其治,而功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防患于未然”也。3、庄子的社会思想无我的境界庄子提出了三个方面:第一是忘。忘掉世俗的成见,忘掉人世的伦理道德,忘掉名利和外物,忘掉父母和亲人
本文标题: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