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以“拙政园”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1/2以“拙政园”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听老师讲完中国古代建筑后,我对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非常感兴趣,联系到自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发现她们之间有很多的互通之处,整理一下老师讲课的内容和课间放的“苏州园林“的视频,再到网上搜寻了一些资料,整合出这篇文章,作为对课程的些许收获。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独特哲学思想上的一门艺术性很高的建筑门类,有着丰富的艺术特色。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两千年来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要研究它,还得主要从自然美的发现和田园生活的意境两方面入手,而田园生活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士主要是通过追求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会心的。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的场所环境,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从拙政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这些风景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可以体现出这一观点。园林中假山都是真实的山体的抽象化、典型化。李渔在《一家言》中强调垒石叠山必须要以园林的艺术情调为基准,体现文人的清隽清韵。园林中各种水体也是自然界中河、湖、海、池、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根据园内地势和水源的具体情况,或大或小,或曲或直,或静或动,用山石点缀岸、矶,堆岛筑桥,以营造出一种岸曲水洞,似分还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这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园中植物的基调主要以白、蓝或墨绿色等冷色调为主,园中还多用常绿之植物,如四季常青的翠竹、苍松等,这些植物的青绿色彩正适合表达清朗明净、闲适的心境和飘渺的意境。栽植树木往往以三株五株群植或从植,看似随意却是经心的与山石、水体、建筑相配合,古朴而葱郁,用淡雅素洁的色彩来体现“虚无恬淡,乃合天德”的道家美学的最高境界。“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宗旨。其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二、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拙政园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建在湖中的小岛上,是主厅远香堂隔水的主要对景,它既是赏景的好去处,又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在拙政园中部的风景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天,这里林木苍翠,幽篁丛生,亭额题款“山花野岛之间”,联对:“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烘托出幽深、宁静的气氛。早春时节,银装素裹,雪映寒梅,一片纯洁世界。2/2三、浓郁的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某种真景,反映真境,同时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等为园林增色,反映虚境,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意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较多的与文人联系在一起。文人追求的清新、雅致的精神境界,在赋诗作画中所提炼出的较高的艺术修养,运用到园林中创造出诗画!般的情趣。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兰雪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以及沧浪亭进门处的湖石山林、拙政园远香堂南的黄石山体、都是完全是画理画意的体现。四、深邃高雅的意境1.用诗词典故表达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园者引用到园林中来,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情操。拙政园的小沧浪,其景观意境取自于《孟子·离娄》:“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用沧浪之水洗涤冠缨和身体的污垢,比喻超脱尘世、志趣高洁。苏州沧浪亭的始建者苏舜钦“除名为民”后,自水竹林木之中,从风光月影之间,感悟到人生的真趣,终于有“仕宦溺人为至深”这样的感叹。他以“沧浪”之名昭于众人,借以抒发对官场的厌弃,表现自己的清高和觉悟之后的畅快。古代不少名园的主人都有类似的境界。不难看出,中国古典园林把小桥流水、田园牧歌式的遁世归隐一类的意境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2.用比拟、联想来表达意境中国园林景观的诗情画意,一在园林自身,一在赏园者的心中。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审美的一种心理特点。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园林中的山水泉石以及植物等都被赋予人的品格,也是对园林意种表达。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和“远香堂”的题名,也是寓意深远。“留听”与“远香”,一主听觉一主嗅觉,与此两处观荷的用途并无直接联系。“留听”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诗集)“远香”则出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句。这两个题名既点出了两处景点的风景特色,又将视觉、听觉、嗅觉沟通在一起,含蓄地表达了园主洁身自爱、不媚权贵的清高气质,情景意融于一体。在这里诗句己不是普通的咏景抒情的文字,而成为园林艺术意境的创造手段。3用时空意识来表达意境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拙政园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本文标题:以“拙政园”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2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