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元明清中国文学史重点(袁行霈)(DOC)
Mr.li元明清文学史重点一.填空诸宫调:诸宫调又称话本,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形式,它说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并配以音乐、宫调。有着明显的代言体特征:首先,是诸宫调作者的声音。其次,是故事中人物的声音,诸宫调演唱者代故事中人物说话,表达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再次,诸宫调演唱者自己的声音,叙述情节,抒发感慨,发表议论。《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的唯一完整的诸宫调。散曲(作品、作家)——睢景臣《高祖还乡》、关汉卿《不伏老》、白朴《佳人脸上黑痣》《渔夫》、兰楚若《南吕·风情》、刘时中《上高监司》、卢挚《秋景》、姚燧《感怀》、张可久《叹世》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明初四杰(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并称,又称吴中四杰。台阁体(三杨):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三杨)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三杨都是当时的台阁重臣,故他们的诗文有台阁体之称。他们发为诗文,饱含富贵福泽之气。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应制”和应酬之作,充斥于他们的诗文集中。“台阁体”貌似雍容典雅,平正醇实,实则脱离社会生活,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有其工丽的形式而已。这种文风由于统治者的倡导,一般利禄之士得官之后竞相摹仿,以致沿为流派,文坛风气遂趋于庸肤。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后七子:明代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的并称。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承前七子复古的文学主张,提倡复古拟古、师唐废宋。《山歌》、《挂枝儿》:明代民歌在南北地区都广为流行,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自明初就有很多文人编订的民歌集子,晚明时期冯梦龙编辑两部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其特点一是真实地描绘出社会平民阶层的各种世情俗态,二是热烈歌咏青年男女自由的爱生活,三是形象刻画、语言运用等艺术手法丰富新颖,显示出明代民歌创作技巧进一步趋于成熟。晚明小品文:是指体制短小、轻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题材上则不拘一格,尺牍、记、传、序、跋、铭、赞等文体都可适用。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反映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以“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和张岱为代表。骈体文复兴:清朝统治日益稳固和文化政策调整,在浓重的学术文化氛围里,骈体文得到了肯定和重用。清中叶袁枚、邵齐焘、齐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八骈文家的并称;由清吴编《八家四六文抄》而得名。八家骈文多歌功颂德、应答酬谢之作,饰其形而遗其意,文学意义不大。《闲情偶寄》:李渔就明代传奇剧的得失,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编剧和表演的理论,著成《闲情偶寄》一书。Mr.li南洪北孔:清初洪升和孔尚任《石头记》八十回,《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开近代文学风气——魏源、龚自珍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填句1.《窦娥冤》(第三折)下编第一册P452.《西厢记》(长亭送别)下编第一册P81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下编第一册P1004.《牡丹亭》——下编第一册P3485.龚自珍《咏史》——下编第二册P264三.名词解释1.南戏: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汉族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唐宋派: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创作主张有几点:一是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二是要求直抒胸臆;三是要不拘于绳墨规矩,主张本色天然;代表作品有归有光《项脊轩志》等。3.谴责小说:中国旧小说的一种,概念是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提出来的,是指近代小说界革命浪潮中涌现出的最具影响的一类小说作品。《二十年目睹三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这四部合称四大谴责小说,它们揭露腐败、抨击时弊,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其中《官场现形记》在写作方法上深受《儒林外史》的影响。5.▲4.李玉“一人永占”:“一人永占”是四个传奇剧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各取首一字的合称。《一捧雪》剧中突出仆人莫诚代主人莫怀古受戮,莫怀古小妾雪艳娘刺死负义小人唐裱褙殉节的内容。《人关兽》以桂新忘恩负义为主干,还先后写了别人负桂新的清洁,强化了谴责忘恩负义的主题。《永团员》演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江纳开始主动与重臣蔡家攀亲,蔡家败落便翻脸悔亲,后来蔡子中试,又极尽趋从之能事。《占花魁》据小说《醒世恒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改编,添入了莘瑶琴被拐卖沦落为妓的情节。这四种传奇表现的是社会下层的世态人情,着重嘲讽鞭挞的是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卑劣行径,道德高尚者倒是出自微贱中人。6.花雅之争:“花雅之争”是指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昆腔为统治者所钟爱,受到统治者的扶持;花部诸腔则在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民间艺人的改造,不断地冲击和争夺昆腔的剧坛地位。到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并在京城发展壮大,最终取得了绝对优势,花雅之争以花部胜出而结。7.子弟书:子弟书是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清初,很多旗籍Mr.li子弟在戌边时利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满族萨满教的巫歌单鼓词的曲调,配以八角鼓击节,编词演唱,以抒发思归之情,或反映军中时事。这种演唱后来传入北京,约在乾隆初年,北京部分八旗子弟以这种曲调为基础,参照当时民间鼓词的形式,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以叙述故事为主的书段,演唱时仍以八角鼓击节,正式称为子弟书。8.弹词:弹词是清代民间很流行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是清代民间很流行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主要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其传承、转变的情况缺乏清楚的记载。大致而言,在说唱艺术方面,唐有变文,宋有陶真,元明有词话,弹词便是从这一系列中脱化而成。而且弹词大约到了乾隆中期以后,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地域文化的特征也愈来愈明显。四.简答1.《窦娥冤》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窦娥的人生悲剧:第一重悲剧:幼年丧失父母,家庭贫苦,抵债,童养媳第二重悲剧:年轻守寡,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成了寡妇第三重悲剧:被泼皮无赖、地痞恶棍所欺侮压迫的悲剧;第四重悲剧:被官府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押赴刑场,吏治黑暗造成最大的人生悲剧。窦娥的性格悲剧: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她的悲剧性格,则是在与张驴儿等恶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呈现出来的。她的悲剧是张驴儿的蛮横行径与官府的颠倒黑白所造成的。2.《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主题鲜明进步,歌颂男女爱情自由。(2)人物形象塑造成功,如:张生—热情、外向、挚诚。莺莺—深情、内向、娇痴。红娘—泼辣、爽快、侠义。(3)艺术冲突,情节发展,与鲜明人物性格互为表里,高度统一,情节发展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戏剧冲突高潮迭起,跌宕起伏。(4)语词自然,华美流利,不着痕迹的融化了古代诗词的优美词句和意境,还能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5)在杂剧体制上有所创新,如:打破了一人独唱、一本四折的惯例限制。3.《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吴承恩再编再创的功绩)。A.主题。从侧重讲取经故事到讲现实故事,宗教色彩淡化,丰富了现实的内容。带有市民阶层的思想倾向。(孙悟空经常说“皇帝轮流做”)B.人物处理。将主要人物玄奘的笔墨减少,增加了孙悟空的内容,因此孙悟空的个人色彩成为了全书的总体倾向,使得全书带有英雄主义色彩,。C.结构安排。本应该以玄奘开篇,但改为以孙悟空“大闹天宫”为开卷,开宗明义,彰显了反叛性。D.语言风格。讽刺、幽默气氛渲染了取经的乏味,使带有神话色彩的小说带有幽默的风格。★4.桐城派Mr.li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媱鼎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桐城派先驱戴名世,主张为文以:“精、气、神”为主,“言有物”为“立言之道”,提倡“道也、法也、辞也,三者有一之不备而不可谓之文也”。他铺石开路,为桐城派理论的发轫。桐城派先驱戴名世,主张为文以:“精,气,神”为主,“言有物”为“立言之道”。奠基者方苞,主张言有物,言有序,要求文章内容醇正,文辞雅洁。《狱中杂记》。刘大櫆上承方苞,下启媱鼎,是桐城派“三祖”之一。认为“行文之道”的“神,气,音节”要素要给予重视,突破“言有序”的范围。他所说的“神”,“气”,是作者精神气质在文中的表现,二者比较,“神”是首要的,居支配地位,“气”,是贯穿文章的气势韵味。“神为主,气辅之”。媱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道与艺合,天与人一”。其次,运用传统的阴阳刚柔说,将多种风格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最后,把文章的艺术要素提炼为“神,理,气,味”和“格,律,声,色”八字,纂辑《古文辞类纂》。五.论述1.汤显祖《牡丹亭》和戏曲思想。汤显祖徘徊出入在儒、释、道的堂庑之间,使得汤显祖更加洞彻事理,更能从容构建自己的“至情”世界观,并在戏剧创作中予以淋漓尽致的演绎和张扬。汤显祖的“至情”论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从理想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②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世总有情”,“人生而有情”,“情”与生俱来并始终伴随着生命进程。世间之事,非理所能尽释,但一定都伴随着情感旋律的抑扬。③从传播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戏剧表演可以“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使得观众在戏剧审美活动中无故而喜,无故而悲,将旁观者从冷漠无情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调整过来。人们可以在“至情”的感召下,于戏剧的弦歌声中,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2.《红楼梦》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A.结构安排:创造性地以叙述人角度复合叙述,取代了说书人单一的全知角度叙述。叙述人叙述观点的自由转换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叙述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线结构的方式,采用了多线索并进、交叉、相互制约的网状结构;B.人物形象:人物塑造上,通过对人物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生动性、丰富性和鲜明性,彻底打破了“类型化人物”的局限,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达到理想境界的“性格化人物”;C.无体不备:调动诗词、散文、绘画、音乐、建筑等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诗化的意境,是对我国以往叙事小说的突破。在保持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现象的丰富性的同时,运用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含蓄、朦胧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更Mr.li多的想象空间。D.语言风格:语言上,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髓,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加工,形成生动形象,准确精炼、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描写人物时,把人物的动作感情和心灵状态都描绘了出来。人物语言能准确的显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能形神兼备得表现出任务的个性特征。补充:B卷一.论述简答:1.《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历史演义类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杰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世代累积型的群体创作的漫长过程A.据正史(1)晋陈寿《三国志》《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版本上有:”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人物传《
本文标题:元明清中国文学史重点(袁行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2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