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精编)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精编)◆《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此后《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提议了明显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目,又提议了格物、致知、赤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款。八个条款是实现三条纲目的途径。十章分别解说明显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赤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名言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第三章)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第十二章)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第十六章)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第十七章)◆《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原来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诲表面的重要论著。中庸便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个性。从人性来讲,便是人性的来源根基,人的基础智慧个性。实质上用当代笔墨表述便是临界点,这便是难以控制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个性,从临界点向上便是道;向下便是非道。向上便是善;向下便是恶。名言名句: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博学之,讯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高足及其再传高足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实了孔子及其高足言行,召集显露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维、德行见解及教诲原则等。风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便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高足,有孔子的再传高足,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高足为主.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年龄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阴历仲春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本日孔林地址地)。名言名句: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贫而无谄,高贵无骄。(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君子务本。(学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定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君子周而不比(串通),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不患无位,患因而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怙恃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不迁怒,不二过。《雍也》君子周急不继富。一箪食,一瓢饮,在僻巷,人不胜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温柔敦厚,然后君子。(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君子开阔荡,小人常戚戚。(述而)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尔后已,不亦远乎?《泰伯》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子罕》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今朝也?(子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行人之恶。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行言而与之言,走嘴。知者不失人,亦不走嘴。(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道差别,不相为谋。(卫灵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爱,友便佞,损矣。(季氏)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微子)盛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进出可也。(子张)君子不伤脾胃,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境陵夷,从鲁国搬家邹国。孟子三岁失怙,孟母艰巨地将他扶养成人,孟母管制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佳话,是后代母教之模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国古代宏大的思维家,教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高足协同编写而成,记实了孟子的语言、政治主张和政治动作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普通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弟子),承继并发扬了孔子的思维,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携带徒弟游说列国。但不被其时列国所接纳,退隐与高足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用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议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此后直到清末,四书一贯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流通,气概气派充裕并善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题目上提议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名言名句: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及。是诚不及也。为父老折枝,语人曰:我不及。是不为也,非不及也。(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以力服人者,非心折也,力不赡(充裕)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行活。(公孙丑上)怜悯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推诿之心,礼之端也;好坏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尔后人毁之;国必自伐,尔后人伐之。(离娄上)大人者,不失其小儿百姓之心也。(离娄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而动心忍性(使心里震动,牢固个性),曾(增)益其所不及。(告子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子海者难为水,游于伟人之门者难为言。(用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用心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尚书》《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史籍文件和局部追述古代古迹著作的汇编,它留存了商周格外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自后儒家增加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风行的笔墨隶书书写,称《今文尚书》。再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掘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小批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如今风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便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此中虞、夏及商代局部文献是据据说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纪录;谟是记君臣谋划的;训是臣开发君主的话;诰是鼓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号召。另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此中的《禹贡》,饰辞夏禹治水的记实,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式样纷歧,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贯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王孙公子及士医生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史籍上很有影响。名言名句: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平民。平民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尚书.尧典》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视远惟明,听德惟聪。《尚书·太甲中》若网在纲,有条而紊。《尚书·盘庚上》为山九仞,半途而废。《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以公灭私,民其允(信)怀(归向)。《尚书.周官》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满招损,谦受益民惟国脉,本固邦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若火之燎于原,不行向迩,其犹可毁灭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足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行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若抬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弗虑胡获?弗为胡成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惟事事,乃其有备,早为之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貌日恭,言日从,视日明,听日聪,思曰睿立德务滋,除恶务本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矜细行,终累盛德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气无常,惟惠之怀为善差别,同归于治;为恶差别,同归于乱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尔身克正,罔敢弗正◆《礼记》《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感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感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自后的散布历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本日见到的《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说阐明经籍《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维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此中多数篇章大概是孔子的
本文标题: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4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