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学教学大纲(本科)
《金融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融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会计学(本科)总学时数:51学时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第4学期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概论、西方经济学等教材:《金融学》曹龙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金融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都必须具备金融相关理论和知识,才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效地运用,并相应地防范社会经济、金融活动有可能产生金融风险。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问题要有系统的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观察、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在金融科学方面的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问题。教学建议1、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外,还应根据金融发展的实际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金融知识和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2、在教材相关章节,尤其是政治经济学中已涉及到的内容,可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必要的提示、引导,达到温故知新,又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3、运用按例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引入互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金融部门的同志来学院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实践,开阔思路。5、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展开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辅以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二、教学安排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称,在第四学期开设,一学期完成。总学时51课时(行课17周、每周3课时),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课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货币概述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4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信用、信用制度、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和利率。4第三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发展趋势,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等。5第四章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形成、类型,中国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3第五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5第六章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4实践课程运用所学金融知识结合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实际组织一次讨论。3第七章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及其理论,货币需求的测算。4第八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及其理论;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及其运行;供给的决定和调控机制。5第九章货币均衡货币供求均衡及其理论模型;货币失衡及调整;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均衡。3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度量、成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3第十一章货币政策调控货币政策及其目标、工具、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其国际协调。5第十二章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与监管;金融开放与安全。3合计51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货币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复习政治经济学所学货币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量的范围,货币形态的职能,货币量的层次划分,货币制度及其演变。重点:货币量的范围、层次划分,货币制度、难点:货币量的范围,划分货币量层次的依据和原因。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知识点1、货币的质2、货币的形态及其功能第二节货币“量”的规定性知识点:1、货币量的范围2、货币层次的划分第三节货币的职能知识点:1、货币的五大职能2、货币的五大职能之间的关系第四节货币制度及其演变知识点:1、货币制度及其演变2、我国的货币制度3、国际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用、信用制度及其形式,信用工具;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杠杆的功能,能运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进行利率计算,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重点:信用制度,信用工具,利息率的计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原因。。难点:信用工具的价格,金融衍生工具,我国利率体制改革。教学内容:第一节信用、信用制度知识点:1、信用及其特征2、信用制度及其主要形式3、信用的经济职能及其风险防范第二节信用工具知识点:1、信用工具及其类型2、信用工具的特征、价格3、金融衍生工具第三节利息与利率知识点:1、利息、利率2、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3、我国利率市场化第三章金融市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特点,货币市场的构成、主要功能与运作;资本市场的构成、特点,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活动内容;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发展趋势等。重点:金融市场的构要成素与分类方法,金融市场的地位与主要功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和区别。难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构成要素知识点:1、金融市场及其分类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3、金融市场的功能第二节货币市场知识点:货币市场的几种典型形态第三节资本市场知识点:1、股票市场2、长期债券市场第四节其他金融市场知识点:1、黄金市场2、外汇市场3、保险市场等第五节国际金融市场知识点:1、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2、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构成3、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第四章金融机构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形成、类型,中国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及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金融机构的功能、类型,我国金融机构的现状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难点:不同国际金融机构的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机构知识点:1、金融机构的功能2、金融机构的类型第二节中外金融机构知识点:1、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2、中国的金融机构第三节国际金融机构知识点: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世界银行集团3、国际清算银行4、区域性金融组织第五章商业银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等。重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和《巴塞尔协议》签订的原因及其内容。难点: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巴塞尔协议》对国际商业银行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1、商业银行的性质2、商业银行的职能3、、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业务知识点:1、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4、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知识点: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2、《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3、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第六章中央银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性质与主要职能,支付清算的内容。重点: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特点,独立性以及支付清算的内容。难点: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独立性,支付清算。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1、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要求2、中央银行产生的发展3、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性质2、中央银行的职能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第三节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1、支付清算体系的性质2、支付清算体系的内容3、国内外支付清算体系比较第七章货币需求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能对我国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难点:我国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知识点:1、货币需求及其理论2、货币需求的分类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知识点: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2、西方学者的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知识点1、权变法和规则法2、多项挂钩法和单项挂钩法3、中国传统的货币量确定方法第八章货币供给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各国的异同,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决定机制、调控机制以及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重点:货币供给及其层次划分的依据,决定因素;形成机制、决定机制、调控机制。难点: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的形成、决定、调控。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理论知识点:1、货币供给及其理论的主要内容2、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知识点:1、货币出自银行2、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币第三节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知识点:1、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2、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3、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第四节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知识点:1、货币供给模型2、基础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3、基础货币变动与中央银行控制4、货币乘数第五节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知识点1、货币供给的调节机制2、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3、货币供给与相关经济范畴的联系第九章货币均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货币均衡和货币失衡的含义,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和调整货币失衡的途径。重点:货币均衡和货币失衡的原因;调整货币失衡的途径。难点:货币失衡到均衡的调整。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供求均衡及其理论模型知识点:1、货币均衡及其与社会总供求平衡2、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第二节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知识点:1、货币失衡的原因2、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第三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知识点:1、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2、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3、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第十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能分析或提出治理的措施。重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可能的治理措施。难点: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教学内容:第一节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知识点:1、通货膨胀及其类型2、通货膨胀的度量及其效应3、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第二节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知识点:1、通货紧缩及其理论2、通货紧缩的成因和治理第十一章货币政策调控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及其有效性。重点: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难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政策及其目标知识点:1、货币政策及其构成要素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知识点: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选择货币政策工具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知识点: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货币政策时滞第四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理论知识点:1、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西方学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知识点:1、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践2、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第五节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知识点:1、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及其动因2、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的基本方法3、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的有效性4、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第十二章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教学目的:金融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监管的实际,实现金融安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重点:金融创新的内容,金融创新与监管。难点: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金融安全问题。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发展理论知识点:1、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2、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性第二节金融压抑、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知识点:1、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2、金融约束理论第三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知识点:1、金融创新及其理论2、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第四节金融开放与安全知识点1、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开放2、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四、课程习题要求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每学期作业不得少于两次,每次作业量不得少于6题。作业采取全批全改,
本文标题:金融学教学大纲(本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4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