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歇后语的翻译-以《红楼梦》为例什么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俗语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的语句,是人民群众语言的精髓,它包括谚语、俚语、歇后语等等。我们在这里仅选择歇后语作为案例。歇后语往往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为比喻,后半部分为说明,点明比喻的意义,但后半部分即喻义部分往往可以省略(歇却),这也是歇后语这一名称的由来。“通常所说的歇后语,体式有二:一是‘用人所共知之诗句或成语,留取其前半部分,而省略其后部分,而待读者解悟其未发之下半者’(陈寅恪语);二是指一句话的前半部分为比喻语,后半部分为解说语,运用时带有‘隐喻’性质的后半部分有时可不说,仅以前半部分示意”(陈新,2004)。歇后语的典型特征是“引注关系”。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说话的时候,两部分之间有或长或短的语气停顿,前后两部分属于“引子”和“注释”的关系。“凡是歇后语,意义的重点都在后一部分,即后一部分表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前一部分除了表示某种附加意义之外,主要是起‘引子’的作用,从中引出后一部分;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既然是从前一部分引申出来的,自然就含有对前一部分注释、说明的作用;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引子’和‘注释’的关系,简称为‘引注关系’”(夏雪峰,2004:86)。正是这种“引注”关系使歇后语与谚语、成语区分开来。歇后语结构简练,说理形象,其内容精深丰富,表达生动多姿,深具我国民族特色,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活泼、含蓄而又深刻的语言。歇后语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思考的火花,它不仅借形象思维来摹状事物,也借逻辑思维来概括事物的实质。鲁迅先生曾经说它不仅“趣味津津”,而且“意味深长”。因此,这一修辞格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歇后语的英译名歇后语这一名称,要译成妥当的英语,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按字面直译,歇后语似乎可以译为“rest-endingsayings”或“post-pauseexpressions”。但这种译法基本上无济于事。根据其结构,有人译为“example-explanationsayings”,但歇后语前半部分往往是一种比喻,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举例。罗圣豪(Rosenhow,1991;韩庆果,2002)把它译为“Chineseenigmaticfolksimiles”(字面解为“汉语中谜样的民间比喻”),但是歇后语并不完全是明喻(simile),因此这一命名只能称呼比喻性歇后语。也有人把它称为“quizcracks”,但这一称呼强调“隐语”或“谜语”,对应的是谐音双关性歇后语。这样看来,似乎没有一个名称能恰如其分地为歇后语在英语中定名。有鉴于此,外研社的《汉英词典》(1996)采用解释性的办法,将歇后语解释为:atwo-partallegoricalsaying,ofwhichthefirstpart,alwaysstated,isdescriptive,whilethesecondpart,sometimesunstated,carriesthemessage(韩庆果,2002)。但是这样一个解释,虽然比较完备地说明了歇后语是什么,却不合适作为命名(Naming)。因此,出于无奈之际,有人就干脆用汉语的拼音“xiehouyu”称之。只是这样一来,英语读者始终无法了然这是怎样一类修辞格,他们的头脑中无法形成一种概念,一种期待,无法像汉语人那样一看到这个词眼,就能联想起这一特点鲜明、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形式。给歇后语一个合适的英语名称真的就没有可能吗?鉴于以上方法的困境,给歇后语英文命名恐怕只好另辟蹊径―从歇后语的本质内容出发,找出一个定性的译名(类似英语习语idiom中的俗语colloquialism,格言motto,谚语proverb,俚语slang,名言sayings等的命名方法)。汉语中的歇后语(曾作“俏皮话”),比喻新奇、形象丰富生动,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喻义,不能一目了然,往往要经过思索,才能达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意外之境,给人一种诙谐风趣辛辣讽刺的感觉。这种表达意义的特点,与英语中的wisecrack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可以根据英语词典里对这个词语的定义看出:wisecrackn.(informal)smartorclever(oftenunkind)sayingorremark俏皮话;(常指)风凉话(《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997);wisecrackn.acleverorsarcasticremark(《韦氏大学英语词典》,1996)。有学者因此将其定名为“Chinesefolkwisecracks”。这样就从内容、语体等方面说明了歇后语的本质,也符合命名的标准,比较容易为读者接受。故我们也采用这种说法—把汉语歇后语的英译名定为“Chinesefolkwisecracks”。《红楼梦》的歇后语《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格,妙言隽语随处可见。书里面描述了各式人物不下几百人,这些人物绝不雷同,而是千人千面,各具神情。作者是如何做到这样的人物刻画呢?主要还是通过人物的语言。通过人物语言的描述,不同的人物各具性格神情,跃然纸上。《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善于吸收人民群众语言艺术的营养,利用大量特点突出、独具匠心的俗语。这些俗语的运用,与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展开、主题的深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就包括了为数不少的歇后语的使用。通过歇后语等的各种修辞方式的运用,直接或间接地刻画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那么,《红楼梦》中到底运用了多少条歇后语?统计一:“据统计《红楼梦》中的民间词语有200多条,其中包括方言俗语210条、谚语65条、歇后语12条”(梅桐生,1999:72)。统计二:“《红楼梦》里运用了大量歇后语。据笔者统计,较典型、较明显的就有一百八十三条次,平均每章出现一点五条次,而这一百八十三条次又主要出现在曹雪芹完成的前八十回中,后四十回的用例只占百分之十强,因此,前八十回平均每章用歇后语两条次以上,使用频率不可谓不高”(冀文秀,1995:32)。为什么这两种统计的结果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统计一估计是在全文搜索比喻跟说明部分都完全的,甚至两部分中间有个破折号的歇后语的结果。[1]统计二有可能把部分我们平常归类为谚语、俚语、甚至习语等俗语包括进歇后语中。[1]笔者照这两个标准在《红楼梦》全文搜索,得出的结果大体如此,故有此推断。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歇后语属于俗语这一大类口头语言,跟习语、俚语、谚语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的。有些歇后语用得多了,就可以只采用其比喻部分,如“指桑骂槐”、“借剑杀人”等,这些脱胎于歇后语的语言已经逐渐进入习语库,作为习语的一部分了,很少会有人再联想起它们是歇后语了。有些歇后语同时也是俚语或是谚语,所以在统计歇后语的时候,尺度并不好把握。但毫无疑问的是,《红楼梦》即使没有统计二那么大量的歇后语,也绝对不止统计一的数据“12条”之微!我们粗粗统计了一下,较明显的也至少有30条之众。(参见附录1)其中前八十回28条[1],后四十回2条。[1]曹雪芹习惯于把几条歇后语连用,使得语言鲜活有力。我们把一起连用的歇后语当作一个整体对待,特此说明。那么,《红楼梦》中是谁在用歇后语呢?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指出:“《红楼梦》是一部主要展现贵族世家生活的白话小说,而歇后语总体而言属于市井口语,所以其中宝玉和十二钗说话基本上都不用或很少用歇后语,口吐歇后语的以奴辈下等人居多”(刘心武,2004:53)。《红楼梦》反映的是封建官僚贵族家庭的生活,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文化层次比较高,这样的题材和内容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大量运用民间词语,所以像宝玉及金陵十二钗、甚至贾母、王夫人等主要人物都很少用歇后语,即使使用,也显得委婉曲折,讲究文采。然而又因为《红楼梦》展示的社会生活面广阔,描写了不同文化层次的众多人物,这就要求作品的语言丰富多彩,把富有生活气息、通俗生动的民间词语吸收到作品中来。所以《红楼梦》中以丫环等奴几辈分的人使用歇后语较多,贵族里面最擅用歇后语的也就数从小拿来当男孩养、整日混迹于丫环婆子小厮奴役、具有杀伐决断力的“凤辣子”王熙凤一人。歇后语的翻译《红楼梦》歇后语详表歇后语翻译的启示郭建中教授曾经谈到: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就语言而言,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原语中独特的结构形式;就文化而言,莫过于独特的民族特征。如果独特的语言形式,又表现了民族性极强的思想内容,翻译就更难了。汉语中的歇后语,正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这种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因此,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对译者无疑是一大挑战(郭建中,1996)。译者的职责是在两种语言中找到契合点,力求“功能对等”地反映文化内容,帮助译文读者和原作者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译者因此必须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找到或建立起对等。但是要在英语中找到汉语独特歇后语体系的对应,谈何容易?这个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MissionImpossible”(不可完成的任务),因此,在译文中不免出现了省略等回避手段,甚至出现误译情况。但是,由于汉语歇后语构造上的特别之处,其文化承载的厚重是其它许多修辞格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不能把它忽略不译,而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采用多样化的手法,竭尽一切可能把它传递到译文中去。歇后语是特殊的。往往需要译者进行特别的处理,译者如果考虑到字面契合,也许会采用字面直译或是字面直译加工的方式;译者如果觉得译文读者难以理解和接受,也许会采用其它的方式,如意译、套译、改译甚至省译的方法。总的说来,根据我们对《红楼梦》歇后语杨译和霍译的考察,在歇后语的翻译上,还是应该以直译为主,因为这一来是最简便、最安全的方法,二来有助于传递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独特性到译语中去。
本文标题:经济发展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