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冯传新二00七年七月十五日于湖北大学内容提要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二、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三、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四、课堂教学设计的实例一、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1、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原则2、体现过程和方法的探究性原则3、重视学以致用的实践性原则4、关注社会热点的动态性原则1、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陶行之先生说:“教师的职责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例如:《串联和并联》学案的设计我们已经学会了什么1、画出使一盏灯亮的电路图.2、电路连接时应注意什么?今天我们面临的新问题:1、如何使我们桌子上的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勇敢的试一试.2、将你连接的电路用电路图的形式画出来,——看一看谁的方法多.3、请你给以上电路取一个名字,并给出适当的定义.——比一比谁取的名字好,定义下的准:①.②.让我们深入探究吧:串联电路的特点1、按课本上的电路图连接一个串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能否发光?.2、两个灯泡正常发光时,拧下其中一个,观察另一个是否发光?.这一发现很有意义,由此你想到:串联电路中两个灯泡(能不能)独立工作.电流有条通道,并联电路的特点1、按课本上的电路图连接一个并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能否发光?.2、两个灯泡正常发光时,拧下其中一个,观察另一个是否发光?.这一发现很有意义,由此你想到:并联电路中两个灯泡(能不能)独立工作.电流有条通道,交流与总结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对比深入思考辨别串联、并联电路你的方法是:①;②.练一练:1、请你判断下列两个电路图的连接方式.2、如右图的并联电路,要使灯L1亮应闭合开关.要使灯L2亮应闭合开关.应用与交流1、如果你家建新房,能设计房中的电路吗?请画出电路图.2、你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串联或并联电路吗?试试看.3、你还能画出冰箱中压缩机与灯泡的连接电路图吗?课后回味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2、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学习了哪些研究方法?3、节日小彩灯串联后若一盏灯坏了,其余的灯都不亮,你有什么改进的方法?相互讨论一下,或许你有新的发现.2、体现过程和方法的探究性原则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重在学生的参与活动.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重在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的“经历”.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学习的过程是对求知领域的探究过程,知识不是老师灌懂的,而是学生悟懂的.3、重视学以致用的实践性原则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习惯和探究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开展社会调查、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本地实际的调查研究等组织活动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想学”、“乐学”、“会学”,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4、关注社会热点的动态性原则社会热点是物理学的延伸,是物理学发展的催化剂,是物理课堂教学最具活力的源泉.寻找教材的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设计精巧的题目,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的人格.广东佛山九江大桥被撞断压缩石油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把它装在钢瓶中,代替汽油开动汽车.这是一种清洁燃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目前北京是世界上使用这类清洁燃料公交车最多的城市.(八上P7)二、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分析教学任务进行学习评价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1、分析教学任务教材简析:知识点及其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选择教学的类型与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的依据,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操作、调控、中介和测度的功能,可以说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全面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3、选择教学策略针对教学目标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导师: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导演:安排各种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习评价.针对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下列学习方式:⑴动手实验.实验创造了物理,没有实验是不完整的物理课.⑵问题讨论.质疑发展了物理,没有质疑是不成功的物理课.⑶实践活动.实践丰富了物理,没有实践是不完美的物理课.4、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要遵循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的原则.●开发利用多媒体是实现物理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课程资源.有利于创设物理课程的情境,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视和广播、网络等要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5、设计教学过程解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最低要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新课的导入要力求新、奇、趣.师生的活动要充分、有效、有序.6、进行学习评价《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到方面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惟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评价的内容应与教学目标一致,要有为学生发展导航的作用.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定性、激励、及时、灵活.三、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几种策略1、创设学生体验的场景,设计情境式教学2、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设计探究式教学3、构建师生和谐的氛围,设计互动式教学4、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设计开放式教学1、创设学生体验的场景,设计情境式教学一是进行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二是进行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进行功能设计①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物理学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②引发情感.用强烈的情感语言创设情境,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知识建构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③引发思维.创设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方法设计①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物理模型来创设情境,此法形象、直观.②画面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③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绘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等.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④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2、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设计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主线的一般程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一般程序: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提出研究课题应用解决问题展示问题情境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新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新的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一,是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即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第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即让学生有提问的习惯;第三是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即让学生有提问的技巧.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①捕捉新奇“出”问题②发现矛盾“出”问题③追根求源“出”问题④纵横比较“出”问题探究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探究的问题要具体;2、探究的活动要自主;3、探究的结论要明确。3、构建师生和谐的氛围,设计互动式教学以“共识、共享、共进”作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广泛参与、和谐合作、快速反馈、巧妙点拔、强化学法.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教师要把自己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参与教学活动.做学生的学生;做学生的学友;做学生的导师.以“思维互动”作核心.“思维互动”常见的策略有:①趣味引“动”.②问题激“动”.③实验带“动”.4、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设计开放式教学开放内容.即所提问题与课本知识有关联,但教材涉及不多或不深,需要学生借助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开放方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要解决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实验器材来优化组合设计.开放思维.即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时思维途径的多样化.开放结果.即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即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寻求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多种可能的答案.四、课堂教学设计的实例实例一:探究式教学设计——摩擦力实例二:情境式教学设计—声音的特征探究式教学设计——摩擦力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设计理念1、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通过辩论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原理的兴趣.3、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分析,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问题的习惯●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等科技成果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观察体验,感知概念3、引发问题,科学探究4、关注“STS”,拓展知识5、课堂练测,学习评价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两个磁铁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2、观察体验,感知概念让学生通过搓手、推小车等事例,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方向、作用点.师生通过大量实例分析、讨论来共同定义摩擦力.3、引发问题,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现象一:把小车分别放在光滑和粗糙的平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推.现象二:让质量悬殊很大的两个同学在讲台上进行拔河比赛.以上现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学生讨论后,收集学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的猜想可能有: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面的材料、压力(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干湿程度等有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首先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怎样测出摩擦力?(转换法)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多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应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控制变量法)然后(分组进行)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的正误.最后分组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以学生的角色质疑,完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按组选定一个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选定几个因素进行实验探究.老师巡回指导,做学生的伙伴,共同收集实验数据.强调学生要大胆参与,积极动手,密切合作.●分析与论证学生展示实验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针对“猜想”分组讨论,能得到什么结论.师生共同商讨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把学生的表述板书在黑板上.●评估与交流针对实验设计、过程、结论有目的设疑,让学生讨论,如:实验设计中有没有失误之处?怎样弥补不足?实验过程中怎样进一步改进,减小误差?实验结论中“摩擦力与重力有关”、“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你能否用实验或感受来说明这样的表述不正确.你能否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吗?”4、关注“STS”,拓展知识老师提出问题: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学生讨论,举手示意,教师对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正、反方分组,一次一人发言,各举一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自由辩论.最后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让学生开阔视野,阅读“科学世界”栏目“摩擦与我们”,讨论摩擦的利弊,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老师介绍“磁悬浮列车”.5、课堂练测,学习评价让学生讨论小结:⑴我学到了哪些知识?⑵我们主要采用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⑶在研究问题时,采用了什么样的思维程序?完成课本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内容,教师给予学习评价.板书设计摩擦力一、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2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