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苏教版四上语文知识与能力发展序列概述
苏教版四上语文知识与能力发展序列概述常熟教研室居文进苏州市小学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目标序列苏州市小学语文知识、能力发展序列编制框架小学四上语文知识与能力发展序列第一单元素养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孝亲敬长”,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体会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2.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体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景一物都蕴透着浓郁的秋色秋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美景的情感。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自觉积累语言。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4.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5.初步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丰蕴的表达特点。对应的课标年段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边读边想象,入境体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3.初步学会默读,能在老师指导下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四上的第一单元,学生已经比较适应中年级段的语文学习,因此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习作的训练。课标要求,中年段的学生除关注文本的内容外,应该开始更多的关注文章的情感和语言的表达方法,因此,本单元的素养培养目标结合文本,较多地考虑对文本情感的把握和语言的表达训练。虽然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是太强,但因为有课文生动形象的“例子”,再加上老师清楚的讲解、指导,相信学生一定能有所领悟,并尝试迁移运用至说话和习作中去。教材分析内容简析《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采用对仗、比喻的手法,赞颂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感激老师、热爱老师、歌颂老师的真切情感,表达了他们在老师辛勤培育下健康成长的喜悦心情和从小为祖国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理想。教材分析语言特色1.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语言准确生动是本诗的主要特点。教师培养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时代的发展,所以赞美她的事业用“崇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所以赞美这样的事业用“美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所以说“浸透着教师的心血”;而“地北天南”的每一项“创造”都是由人进行的,这些人又是由教师培养的,所以说这些创造中“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教材分析语言特色2.运用修辞,语言优美。“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这里诗人采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和赞颂了教师工作的美好和神圣。其中,“春蚕”喻指老师;“理想的丝线”喻指教学成果;“甘露”喻指教师的心血;“茁壮的新苗”喻指学生。3.双线贯穿,交错发展。一条描写和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福。两条线索贯穿全诗,交错发展,构成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主题。素养培养目标基础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素养培养目标发展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2.通过朗读、感悟,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和矫治,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3.启发学生用心去读,融进自己的情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感悟,在细读过程中抓住重点诗句,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充分感受诗歌的情感美、韵律美、语言美。4.对诗歌的语言特色及表达特色进行适当揣摩。5.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进行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的小练笔,或进行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等,在活动中把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引向更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教材分析内容简析《但愿人长久》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背景,让我们体会作者既思念亲人,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福的情怀。全文表现了苏轼适逢中秋佳节的思亲之情,以及豁达豪迈的精神个性和乐观向上的情怀。教材分析语言特色1.故事形式介绍,情节生动。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名词《水调歌头》,便于学生理解。古典诗词创作年代已久,创作的背景、诗词的意境等,使我们理解起来感到困难。本文以故事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首词的创作缘由,描述了词的意境,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便于我们理解,为将来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2.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传神。一方面,作者直接刻画人物的心理,如写苏轼对月亮的“埋怨”与“责问”,以及后来的“转念又想”;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间接地刻画人物心理,如写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表现他的“心绪不宁”;写“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表现苏轼的烦恼与无奈。素养培养目标基础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屈指算来、悲欢离合、阴晴圆缺。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素养培养目标发展目标1.以学生自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品读感悟、对话交流中了解词的创作背景,体会亲情,理解诗词的含义。2.调动每个孩子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注重积累诗词,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古典诗词的兴趣,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3.本文以写月为主线,借月抒发情感,语言生动优美,想象卓越奇妙,感情十分丰富。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而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4.体会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思念之情;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学片断举隅师:“埋怨”是什么意思?生:是抱怨别人的意思。生:我补充,是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而产生的一种心情。师:那你们平时因为一些不开心的事而埋怨过谁吗?生:我埋怨过一个同学,借了我的东西不还。生:我埋怨过我妈妈,她老是叫我学这学那。……师:哦?那苏轼是因为什么不开心?生:他原来和弟弟苏辙形影不离,后来分别得太久,又不得想见,所以不开心。师:那苏轼他去埋怨谁?生:他埋怨的不是人,是月亮。师:哦?你从哪知道他埋怨的是月亮?能读出来吗?生:“他眼睁睁……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师:看来他还挺郁闷的,谁来开导他一下?要是你在他旁边,你会和他说些什么?生:我想说:你不用那么开心,好多人和你一样,家人不能团聚呀。师故做更伤心的样子,扮演苏轼:人家就是伤心嘛,我和弟弟都好几年都没见面了!生:要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的,月亮现在是很圆很亮,但它也有不圆的时候啊,有时还被“天狗”吃了呢!(全班大笑)生:每个人都会有悲伤,也有快乐的事情发生,现在你虽然很伤心,但是你可以想想高兴的事情呀。生: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你弟弟也会在这个时候看到它的,你们借着月光,用心来说话呀,他一定能听到的。师:噢!我们兄弟俩“心有灵一点通”,对,你们开导了我,谢谢你们。我来做一首诗吧:人有悲欢离合……【评点】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建立师生间融洽的学习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催化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要抓住课文的主线“思念——埋怨——宽慰——写诗”来展开教学。讲到“埋怨”这个环节时,和学生进行多向对话,擦出智慧的火花,体验到融洽的学习氛围。教材分析内容简析《古诗两首》描写了秋夜景色。《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比喻,将月夜洞庭湖的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全诗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对洞庭美景的赞美之情。《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情感。教材分析语言特色《望洞庭》想象丰富,比喻奇特。“潭面无风镜未磨”,是诗中的一个比喻。平阔迷蒙的洞庭湖,在诗人看来,恰如未经打磨的铜镜。诗人的想象多么丰富,比喻多么奇特。给人印象更深的,恐怕还是诗歌最后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银盘”“青螺”,纯粹是诗人的悬想之词,虚构之物,真可谓虚处用力,虚中可以见实。教材分析语言特色《峨眉山月歌》1.豪放飘逸,清新自然。这首诗与李白其他山水诗一样,境界开阔,出于丽语而不作苦语,挥洒飘逸。本诗前两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羌江水流”,直把天地景物聚拢在笔端——峨眉、秋月、月影、江流,描月色、画月影、月映清江、影伴船行,意境开阔,空灵清新。后两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连用三个动词,跳脱灵动,有信口而出、率真天然之妙。2.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28个字中用了五处地名,共12字,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28字中12字为地名,而给读者的感觉却不单调,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久远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其效果也就不着痕迹,妙入化境。素养培养目标基础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一个多音字。3.读懂古诗中的字、词、句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素养培养目标发展目标1.依据古诗特点,着重训练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想象,能说出《洞庭湖》一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情感。感受洞庭湖月夜的景色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两首都是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人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之情,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3.在注重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4.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诗中比喻的精当,用词的精妙。教学片断举隅师:“湖光秋月两相和”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两相和”的“两”指谁和谁?生:湖光和秋月。师:“和”呢?生:……师:别急,我们先往下看。“潭面无风镜未磨”写什么?生:写了没有风的湖面就像还没打磨的铜镜。师:那又为什么比作没打磨的镜子,为什么不比作已打磨了的镜子呢?(古时的镜子是铜做的)生:已打磨的镜子很亮。生:已打磨的镜子在月亮照耀下会闪闪发光。生:已打磨的镜子很光滑。师:没打磨的镜子呢?生:没打磨的镜子有点粗糙。生:没打磨的镜子不太光滑。生:没打磨的镜子还不能很清晰地照见人影。师:那你想象一下,这秋月下的洞庭湖不那么光滑,不那么亮,是怎样的景色呢?生:有点模糊。生:有点看不清。生:有点朦朦胧胧。师:对呀,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景色啊。假如改成“潭面无风镜似磨,你看又是怎样的景象了呢?生:很亮,有点刺眼了。师:说得真好,那就不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了,就不和谐了嘛!正因为如此,湖光和秋月光才这么“和谐、协调。”师:孩子们,这就是(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评点】《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的后两句比较好理解,利用插图,让学生想象一下,较易形成感知,大脑中容易勾勒出千里洞庭,青翠君山的画面。但对前两句的意象可能一时还不能体悟。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湖光秋月两相和”来展开。片断中紧紧扣住“和”来理解,在联系下文、交流、碰撞中,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诗的意境,真正理解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
本文标题:苏教版四上语文知识与能力发展序列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