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名经济学奖获得者,左起:赫维茨、马斯金、迈尔森三名经济学奖获得者,左起:赫维茨、马斯金、迈尔森主要成就:主要成就:机制设计理论机制设计理论““机制设计理论机制设计理论””是当代经济学的热门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做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是当代经济学的热门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做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也可称为委托代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设计一套的综合运用,也可称为委托代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设计一套制度,以实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保证机制正常运行。制度,以实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保证机制正常运行。第一节第一节商品市场的均衡商品市场的均衡::ISIS曲线曲线第二节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LMLM曲线曲线第三节第三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ISIS--LMLM模型模型第四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胡望斌胡望斌 IS-LM模型就是既要分析商品市场均衡下国民收入与利率关系模型,又要分析货币市场均衡下国民收入与利率关系模型,最后把两者综合起来描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即双重均衡问题,考察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下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第一节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ISIS曲线曲线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一、投资的决定(一)投资函数:I=e-dr1.e——自发投资,不依存于利率的变动而变动的投资2.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3.投资曲线——以投资数量为横轴,投资价格(利率)为纵轴说明:购买证券、土地、其他财产,是资产权的转移资本的形成(社会资本的增加),厂房、设备、存货增加投资曲线如图:I=e-dr投资函数: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OIerI=e-d·r(二)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EfficiencyofCapital,MEC)1.含义:厂商增加一笔投资的预期利润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2.公式3.MEC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公式Rn——预期收益,R0——投资,r——MEC公式一公式二nnrRR)1(0+=)1()1()1(1221nnnrJrRrRrRR++++⋅⋅⋅++++=举例:1.本金100美元,年利率5%第一年本利和:?…….第n年本利和:?2.企业投资30000美元购买一台先进设备,假设使用期,3年后全部耗费。设各年预期收益11000美元、12100、13310,合计36410这一10%称为贴现率,使3年全部预期收益(36410美元)现值(30000美元)正好等于这项资本品投资的供给价格,因此这一贴现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表明一个投资项目收益应按照什么样的预期利润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3000%)101(13310%)101(12100%)101(11000320=+++++=R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1、内容: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投资的增加,MEC呈递减趋势。2、原因:(1)投资↑→对资本品需求↑→资本品价格↑→投资支出R0↑→MEC↓(2)投资↑→预期未来产量↑→单位资本产出↓→MEC↓3、意外收获:MEI(MarginalEfficiencyofInvestment)缩小之后的MEC。MEI<MEC(三)与投资有关的因素1.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投资↑(1)预期市场需求↑→预期收益↑(2)减税→预期收益↑2.投资风险:风险大→投资↓二、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亲密接触,建立r与Y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S与I两个桥梁得以建立起来。(一)含义:反映r与Y之间关系的曲线,分析I=S时的r与Y组合,表明产品市场的均衡。(二)推导r→I→S→Y,桥的两端是利率与国民收入,桥梁是I与S(三)方程:1.两部门经济2.三部门经济两部门均衡条件()()()()SYIrCYYYCSIredrαβ=⎧⎪=+⎪⎨=+⎪⎪=−⎩IS方程——两部门dreY−=−+−)1(βαβα−−+=1dreYYdderβα−−+=1IS曲线的几何推导S=III1I2S2S2S1S1SS(B)(C)OOY1Y2YY2Y1I1I2I=i(r)OOYIr2r1r1r2rrP1P2AB(A)(D)S=s(Y)图A:由r推出I;图B:由I得出S;图C:由S得出Y;图D:对r与Y间的关系进行总结IS曲线的含义:当储蓄等于投资时,即商品市场保持均衡时,所有不同利息率和实际国民收入的组合点。而且,IS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说明商品市场均衡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负相关。IS方程——三部门1(1)eGtrYddαβ++−−=−IS曲线含义注意IS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IS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一)β:前提是不考虑t与d1、数学意义:β大→β(1-t)大→1-β(1-t)小→斜率绝对值小→IS曲线平缓2、经济学意义:β大→1-β(1-t)小→乘数大→Y的变动幅度大(二)d:前提是,不考虑β与t1、数学意义:d大→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小→IS曲线平缓2、经济学意义:d大→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敏感→Y的变动幅度大(三)t:前提是不考虑β与d1、数学意义:t大→1-t小→β(1-t)小→1-β(1-t)大→斜率绝对值大→IS曲线陡峭2、经济学意义:t大,乘数小,Y的变动幅度小1(1)eGtrYddαβ++−−=−1(1)RIGTYtαββ+++=−−IS曲线的移动斜率变动,影响IS的倾斜度;若截距变动,则导致IS曲线本身发生位移。(一)自发支出变动:α+e↑→(α+e)/d↑→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IS右移,即r不变时,Y也增加。(二)乘数变动:1/(1-β)↑→截距变大→IS右移(?)。(三)政府支出变动:方程为:G↑→截距变大→IS右移(移动时要体现乘数的作用)(四)T变动:T↑→截距变小→IS左移(移动时要体现乘数的作用)Ydderβα−−+=1βα−−+=1dreYrdTGeYβββα−−−−++=11三、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⒈商品市场的不均衡状态ABCDYrr1r2OY1Y2图4-4 IS曲线与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IS ①IS曲线左下方的点表示投资大于储蓄,或者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②IS曲线右上方的点表示投资小于储蓄,或者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⒉商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 在IS曲线左下方的点,都表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商品市场自动的均衡机制会使得这些点向右移动;IS曲线右上方的点,都表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商品市场自动的均衡机制会导致这些点向左移动,直到实现商品市场的均衡。 在不考虑货币市场均衡机制的作用时,这些点都是做水平运动的。第第二二节节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LMLM曲线曲线LM曲线的推导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机制 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实际上是需要货币的“灵活性”或“流动性”,即英文的Liquidity,用该词的字头L表示对货币的需求,用Money的字头表示货币的供给,货币市场的供求相等就是L=M。 LM这一缩写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货币的供求相等,也就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一、LM曲线的推导⒈货币市场均衡:货币需求=货币供给(MD=MS)z货币需求:人们处于各种考虑而愿意持有在手中的货币数额货币需求MD=交易需求MD1+预防需求MD2+投机需求MD3À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L1):①交易需求: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日常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②预防需求:预防性动机,是指为应付各种意外支出而持有的货币 如:突发事故、失业、疾病等③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是实际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 L1=MD1+MD2=ky(k>0)À投机需求(L2):定义:是指人们为了进行证券投机而持有的货币证券投机:通过对在低价位买入证券、在高价位卖出证券而获取投机收益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是利息率r的减函数L2=MD3=-hr(h>0)解释:利率债券收益债券价格=G证券买卖与证券价格的关系:证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测将来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越大,于是卖出证券证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测将来价格上升的可能性越大,于是买入证券G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利率越高:证券价格越低利率与低:证券价格越高G证券持有量与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关系:买入证券,意味着放弃持有货币,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小卖出证券,意味着手中持有货币: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大总结:投机需求与利率呈反比关系D利率越高 证券价格越低 人们买入证券 放弃持有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越低D利率越低 证券价格越高 人们卖出证券 手中持有货币 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大极端情况:A、现行利率过高→预期利率只能下降→预期债券价格只能上升→用所有货币去买债券→L2=0B、现行利率过低→预期利率只能上升→预期债券价格只能下跌→抛出所有债券而持有货币→L2=∞,此时出现“凯恩斯陷阱”图示:L2r0L2r0À总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MD=ky-hr(k>0,h>0)L(m)r货币需求曲线两类货币需求曲线总的货币需求曲线L=L1+L2L(m)rL1=L1(y)L2=L2(y)凯恩斯陷阱z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在某个时期供给的货币数量或某个时点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凯恩斯观点: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取决于央行的行为,从而与利率、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没有关系。分类:狭义的货币供给:M1=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供给: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名义的货币供给:MS实际的货币供给:MS/P(扣除物价水平)利率的决定L(m)rLm=M/Pr0r1m0m1m2z货币市场均衡:MD=MSMs=Md=ky-hr从而: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呈正向变动关系图示:ry0LML=M时,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r与Y的一一对应关系以L和M为桥梁,体现为LM曲线。均衡条件:LM曲线的推导(一)LM曲线:反映L=M时r与Y之间关系的曲线,表明货币市场的均衡(二)推导:r→L2;L1→Y,当货币供给一定时,L1与L2是此消彼长的关系。2.LM曲线的代数推导与数学表达式⎪⎪⎪⎩⎪⎪⎪⎨⎧−=−=+====hrkyPMhrkYLLLPMmmML210LM的方程(一)表达式: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知:m=L=ky-hr,由此可得LM方程如下:(二)LM曲线的特点①LM曲线有正的斜率,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②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实际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反应灵敏度参数k和对利息率的反应灵敏度参数h。(三)斜率:k/h1、k大→k/h大→LM陡峭,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高,交易需求曲线陡峭,从而LM陡峭。2、h大→k/h小→LM平缓,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高,投机需求曲线平缓,从而LM曲线平缓。kmkhry+=hmhkyr−=3.LM曲线的几何推导MDA2MDT1MDT2ⅠⅡⅣⅢQrrMDAMDAMDTQOOOOMDA1y1y2y1y2r1r2r1r2AB图4-5 LM曲线的几何推导MDA2MDA1MDT1MDT2MDTLMm2=L2(r)m1=L1(y)m=m1+m2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投机需求投机需求交易需求交易需求m=L1(y)+L2(r)货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 图4-5分为Ⅰ、Ⅱ、Ⅲ、Ⅳ四个部分,说明了LM曲线的推导过程: 第Ⅰ部分描述的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是利息率的减函数;第Ⅱ部分描述的货币的供给曲线;第Ⅲ部分描述的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实际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第Ⅳ部分是推导出来的LM曲线。 LM曲线的含义:它表示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也就是货币市场保持均衡的时候,所有不同利息
本文标题:IS-LM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6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