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要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
要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两年前,为解决发展的精神动力问题,我们提出了打造“信心朝阳”的重要战略命题。在全市上下的信心指数已经得到了强劲提升,“信心朝阳”的物化成果也正在不断显现的今天,必然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向发展的纵深领域进军,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重要战略命题——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一提出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正当其时。在告别“十五”、步入“十一五”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朝阳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朝阳已进入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期。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在一个不间断期间内始终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态势,并且前有投资总量巨增、后有消费指标承接的时候,即属经济扩张时期。当前的朝阳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十五”期间,全市GDP增速呈10.5%→11.6%→15.1%→17.1%→17.5%的递增,其中后三年平均增速达16.6%,GDP总量在2002年突破百亿之后仅用三年时间就超越了200亿元大关;三次产业协调高速增长,特别是第二产业增长指标一路飚升,其中工业增加值“十五”后三年更是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第三产业也实现了后三年年均递增13.3%的增长速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创造了连续40多个月始终以20%以上增幅递增的奇迹,“十五”最后一年更是以比上年增长37.5%、总量近11亿元的成果报收,五年增长近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24%,尤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抵近全国平均水平。我们的发展成果是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成果。以去年为例,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2.8%,生产总值含税率达14.6%,两项比重均高于省内多数地区。更为重要的是,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只要不发生大的不可预见的非正常情况,经济扩张期一般可保持10年以上,甚至其惯性行走也能达5至8年。因此说,保持并延展经济扩张期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毋庸置疑的。朝阳已进入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期。“十五”期间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最为突出的就是实现了三次产业的“二三一”排序,而这种产业排序在去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经济普查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又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依然稳固,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又有提高。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的23.5%提高到了35.6%,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同时,一、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实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效力更为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较大突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由“九五”末的45户增加到107户,全市畜禽饲养总量实现了与“九五”末比较的双倍增,保护地大棚已达34万栋、近50万亩,干鲜果种植总面积达205万亩,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9.5%,比“九五”末提高了25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率由“九五”末的不到10%提高到了25%,为农业生长幻化出工业和第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而非粮产业却是农民收入主体的现实彰显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魅力。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十五”后三年也实现了以年均21.1%的速度增长。经济结构是发展活力的重要标识。已进入全面升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必然拉动整个经济发展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朝阳已进入体制机制活力的迸发期。经过近年来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胆魄强力推进,我市的各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市直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改制面分别达到97.8%和94.2%,县属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市直和县乡事业单位改革在全省均处于领先地位,既还予一些事业单位市场属性的本来面目,也卸掉了长期以来财政背负的沉重包袱。其他改革也正在顺利推进。在全民创业活动的大力推动下,民营经济已然在全市经济格局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占据“半壁江山”进而获得主体地位,既可望又可及。对内对外开放势头正猛,以开发区和各类项目区为主的“平台”已经搭就,以软环境不断优化为主要标志的“洼地效应”正在形成,全市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吸引域外资金129.5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改革开放动力及其由此激发的种种发展活力,已经和正在经济领域得以释放,也已经和正在思想领域产生强烈而有益的震荡。绝大多数长期以来“吃不饱、活不了、死不起”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焕发了生机。据对市直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2004年实现产值与2001年改制前对比,增长53.5%,利税净增近2亿元。可以说,体制转换是我市近年来工业快速发展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们的体制机制创新过程大多是在“十五”中后期进行的,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调整,它带来的发展活力将集中在“十一五”时期释放。2007-1-319:55回复MANOWAR13位粉丝2楼朝阳已进入市场主体的加速成长期。近年来,我们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前期即2002年,我们提出在民营经济发展领域培育销售收入“亿元板块、5000万元群体”,最终我们以四年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0户,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亿元、2亿元企业分别达24户、13户和3户,并实现2002年以前亿元企业零突破的成果报收;“十五”中后期即2004年底,我们又着眼于做大做强后续力量,作出了在全市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的重要决策,仅2005年一年就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5万户,全市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实交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7%和62%;“十五”末期即2005年,我们又立足于前期成果基础并主要着眼于“十一五”发展,制定了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元航母、超10亿元旗舰、超5亿元巨轮和超亿元船队”的立市立县企业发展规划。这样递进式的发展思路及其成果,表明培育市场主体工作正在逐步迈向更高目标,企业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发展环境中越长越壮、越做越强。尤其在政府服务手段日臻完善、企业适应市场能力日趋提高、企业膨胀扩张欲望日趋增强的情况下,各类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加快成长壮大没有任何悬疑。朝阳已进入项目建设成效的凸显期。项目建设所形成的生产力,既体现于建成项目对生产总值的即期直接拉动,也体现于在建项目由信贷投入、建设税收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产生的间接拉动,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拉动则更多地体现于积累发展后劲上。朝阳当前就恰恰处于这三种效力共同显现的阶段。“十五”期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相当于前三个五年计划的总和,而其中生产性项目投资就高达117亿元,新上投资超千万元以上项目近400个,仅去年一年就新上投资超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建成投产,事实上现已取得的发展成果也正是由其支撑的,但大多数项目特别是大项目还正在由建设向投产或由投产向达产的方向加速迈进,投产达效期将主要集中于“十一五”中前期。更令人振奋的是,以凌钢新区正式开工、三条高速公路陆续修建、无绳电话项目即将实施以及燕山湖发电厂项目可望获准为主要依托,我们设定的“十一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更是高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可以想见,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即可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左右的规律计算,再考虑老项目的投产达效,“十一五”期间项目建设所显现的拉动效力将蔚为壮观。朝阳已进入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期。短短三五年时间,朝阳的城市形象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在扩大、楼在长高、貌在变美、名在叫响。大凌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的阶段性建设成果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不是江南似江南”的自然景观,朝阳城建史上拆迁量最大、建设量最大的北大街改造工程正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速推进,遍布城区的绿色生态建设成果和日趋完备的公用基础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锦朝高速公路极大地缩小了朝阳与外部世界的时空距离,国省干道、县道及乡村油路遍及城乡,尤其是京四、朝赤和绥凌三条高速公路的陆续开工兴建,更将使朝阳成为省内除沈阳之外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地区。同时叶赤、锦赤铁路复线改造工程也将启动,届时朝阳将成为联通关内外、联接沿海与腹地的交通枢纽城市,预期区位优势正在加快变为现实,为把朝阳建设成为辽冀蒙三边地带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创造了前提条件。社会事业发展的突发猛进,又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增添了丰富内涵,各种科技创新成果纷纷落地,高中阶段教育城镇化快速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并在全国扬名,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更是走向了世界,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全市上下已经掀起了加快推进城镇化高潮,“十一五”期间,朝阳的城市竞争力必将得到大幅度提升。2007-1-319:55回复MANOWAR13位粉丝3楼我们在盘点朝阳站在历史新起点所拥有的客观存在,并因之自豪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内外两大重要因素对朝阳发展的积极影响。所谓内,就是朝阳当前正处于精神动力的集中释放阶段。通过对“信心朝阳”的深入打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已经实现了向“认穷不认命、认账不认输”理念的快速转变,谈大色变、谈快色变、谈新色变和谈穷安然的“信心缺失症”得到了有效医治。人们不仅对发展中出现的“大、快、新”接受得更加坦然,而且追求“更大、更快、更新”的愿望更加强烈;不仅对贫穷的现状和由贫穷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感到了深深的耻辱,而且已经拿出了改变贫穷现状和贫穷文化心态的实际动作,并且这种动作表现得更加急迫、也更加理性。信心的力量改变了朝阳,信心的力量也正在造就着新的朝阳。所谓外,就是说朝阳当前也处于国省优惠政策的倾斜阶段。国家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到201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战略部署及相关政策,都将更多地为朝阳这样的地区施予优惠;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对朝阳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技改贴息的额度、加大扶贫工作的强度,这些都昭示着朝阳在下一步发展中将得到空前的外力支持。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是我们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作出的正确抉择。市委书记宋勇强调要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二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是我们实施追赶战略,实现与时代同步、与强者对话的重要砝码;是我们乘势而上、应时而动,加快完成朝阳振兴伟业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吸引外部目光、汇集外力支持的主要途径。确立这样的目标追求,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可以进一步积极锁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偏移,可以进一步激励我们在振兴和发展进程中闯关夺隘、奋力前行。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要求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整体稳定脱贫并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的两大战略任务;要求我们努力使“十一五”成为朝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期、综合实力横向比较的超越期和城乡社会形象的提升期;要求我们努力把朝阳建设成为辽冀蒙三边地区最具综合竞争实力的城市,打造成为更加开放的新兴工业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具体说,要树立七大形象:第一,树立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新形象。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也是近年来我市发展的主要指导原则。正因如此,我们的发展成就才得到了内部和外界的公认,才保证了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惠及于民。今后,还必须牢牢坚持下去,努力实现朝阳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做到不仅是自我纵向比较的又快又好,更是与省内其他地区横向比较的又快又好;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又快又好,更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又快又好;不仅是当期发展的又快又好,更是相当长时期发展的又快又好;不仅是经济总量增加的又快又好,更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协调互动的又快又好;不仅是整体实力增长的又快又好,更是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又快又好;不仅是市本级发展的又快又好,更是县域发展的又快又好。检验又快又好的标志就是围绕GDP这一核心目标,做到以发展上的“快”为牵引点,确保年均增速达到17%以上,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有大幅度超出;以发展上的“好”为着眼点,确保GDP含税率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始终高于GDP增幅,社会事业
本文标题:要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