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建筑史(宗教建筑)
一、概说二、佛教建筑三、道教建筑四、伊斯兰教建筑在我国古代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内中延续时间较长和传播地域最广的,应属于自印度经西域辗转传来的佛教。中国古代宗教有佛(公元前6世纪)、道、伊斯兰(公元6世纪至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摩尼(公元前6世纪)、袄教、天主、基督(唐传入中国公元1世纪)、本教。袄教——波斯拜火教,崇尚光明。摩尼——波斯人集袄教、佛教、基督教教义创立的教门。本教——藏传巫教,又称“笨教”“黑教”“黑本教”,崇尚黑暗、魔鬼。佛教在中国影响最大,推动了建筑美术(雕刻、绘画、壁画)殿阁、石窟、佛塔、经幢,须弥座的发展。寺——原为宫署各分支机构,后变为佛教建筑的专称,道教、伊斯兰教也用。庙——原为民宅,后演变为佛教建筑专称。祠——祭典处,如家祠,佛教中较小的建筑也叫祠(“土谷祠”)观——登高望远的高台,后为道教专用建筑名称,如楼观台。“庙”:住宅宫室的厅堂。供奉祖先、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观”:可观四方的建筑物。楼观、台观。“庵”:简陋的小草房。小庙(指尼姑居住的)。“寺”:由“侍”发展而来,“侍奉”皇帝的如太监、御史之类的近臣、亲信,他们的工作发展到要成立一个部门之后便成为“寺”(政府的一个部门):御史大夫寺、太常寺、鸿胪寺。太常寺: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改称太常。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光禄寺:官署名。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鸿胪寺:官署名。秦曰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清末废。史前—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秦汉(前221-AD220)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隋唐(581-907)五代—北宋(辽)金、南宋(907-1271)元(1271-1368)明—清(1268-1911)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整合希腊印度体系伊斯兰体系的影响白马寺:汉明帝时(东汉初期),佛经自西域由白马驮来,初止于鸿胪寺于是便以“寺”为名创立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河南洛阳)。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平面。此后,佛教建筑以至回教建筑都多半称为“寺”了。佛教寺院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已正式传来中国。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曾得到很大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采用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云冈石窟北魏永宁寺流行于以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常汉传佛教。其建筑小的称庵、堂、院,大的称寺。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藏传佛教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西藏喇嘛教佛寺大多采用厚墙、平顶之城堡式样。大寺内除佛殿、经堂及喇嘛住所外,还设置供僧人学习的佛学院。南传小乘佛教分布范围较小,仅限于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佛寺平面与建筑风格,与中土大相径庭。1.早期“依天竺旧状”——以佛塔为中心《魏书•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国,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简单说,这类寺院系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早期佛塔(印度南方):塔基:圆形塔身:覆钵状塔顶:神祠和伞盖2.中国化“舍宅为寺”——以佛殿为中心南北朝:前塔后殿唐代:寺塔并存北魏洛阳永宁寺3.到明清定型为基本模式罗汉区香客区宗教用房僧人生活区罗汉堂客房、餐厅、禅堂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取事堂、茶堂、延寿堂等寺庙建筑的总体布局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却始终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按图索骥,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骑着毛驴跋山涉水,开启了寻觅唐代木构古建的旅程,佛光寺也从此成为第一座被发现的唐代木构建筑“活化石”。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隋唐时期,寺况极为兴盛。后来唐武宗灭法,殿宇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以后,佛法再兴,857年(大中十一年),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修建了现存的正殿东大殿。佛光寺是一座中型寺院,坐东向西,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面十二三米。东大殿是该寺主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在所有建筑中位置最高,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距今1100多年,堪称国宝。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是一座中型寺院,坐东向西,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面十二三米。大殿为中型殿堂,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17.66米;殿内有一圈内柱,后部设“扇面墙”,三面包围着佛坛,坛上有唐代雕塑。大殿建在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厢斗底槽”。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檐柱有侧脚及升起。阑额上无普拍枋。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十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九十厘米高的台基,大殿为中型殿堂,面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17.66米。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外观:平缓挺拔的屋面深远舒展的出檐造型遒劲的鸱尾微微凹曲的正脊雄大有机的斗栱形式上体现了宏伟雄大与端庄流丽结合的风格色彩简洁:灰瓦、红柱、白墙;门窗简洁:直棂窗;台基低矮东大殿基本特征: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即庑殿顶)平面:面阔7间,长34米;进深4间,深17.66米柱网:“金箱斗底槽”形式正面中部五间设板门构架:1.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2.左、右、后三面包砌厚土坯墙,稳定柱网3.形成明、草两套梁栿4.采用“叉手”和“托脚”5.斗栱用“材”已标准化殿内空间层次丰富,处理成熟脊槫(脊檩)下不施侏儒柱而仅施叉手;上平槫(上金檩)下用托脚。叉手:支托于脊檩下两侧之斜撑脊槫(脊檩)下不施侏儒柱而仅施叉手;上平槫(上金檩)下用托脚。托脚:支托于各金檩斜下方之斜撑生起(升起):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平柱,向两端的角柱逐渐增高,形成檐口的缓和曲线。(2寸)侧脚:外槽柱子柱脚处微出向外。明栿:没有吊顶的室内露明可见的栿。做工精致细腻。彻上明造:建筑物室内没有平闇,梁架完全露明的做法草栿:在上部看不见的栿。制作潦草叉手(叉首):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间斜置的构件,明清被淘汰掉,改用脊瓜柱托脚:下一层梁梁头和上一层槫间斜置的构件屋架层铺作层金箱斗底槽柱网层结构:殿堂式(抬梁的一种)明栿:天花板下面可见的梁草栿:草架中的梁殿内用平闇:小方格天花,一般不作彩画,唐代多见平棊:大方格天花,中绘各种图案(宋以后多用)明栿平闇an摩尼殿(1052年)面阔七间,进深七间(35×28米)歇山重檐九脊殿,四面中部出抱厦,柱网为金厢斗底槽,次间小于梢间,檐部有柱,侧脚及柱升起,阑额出卷云头,上有普柏枋,上檐柱头斗拱单杪单下昂,下檐柱头斗拱双杪偷心,补间铺作有45度斜栱,明间二朵,次间一朵,耍头呈昂形。转轮藏殿[宋]平面方形,每面三间,入口处有雨搭,九脊殿顶,底层将内柱向两侧移动,与檐柱形成六角井,梁架彻上明造,底层正面与明间山南檐柱都用了曲梁。弥陀殿大悲阁(佛香阁)转轮藏殿,慈氏阁戒坛摩尼殿东西配殿大觉六师殿遗址钟鼓楼遗址山门石桥照壁汉传佛教的宗派分化及寺院建筑A、汉地寺院布局的定型B.重阁的出现C.钟楼与经藏的设立(宋)河北正定隆兴寺P159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和大悲阁等建筑,形成中轴线对称格局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顾名思义,在形式上如同搂抱着正屋、厅堂。宋代管这样的建造形式的殿阁叫“龟头屋”,清代的叫法就是“抱厦”。原来在隋唐时期,建筑组合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主建筑的四面都可接建,在左右侧的称“挟屋”,在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龟头屋”。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重檐九脊殿顶(重檐歇山),四面正中出龟头屋(四出抱厦)面阔七开间,进深七开间(山面两次间均为半间,故12椽)转轮藏殿内设一可转动的藏经橱,因以为名。是建于北宋时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方形,每面三间,入口处加雨搭。上用九脊殿顶。底层因设八角形的转轮藏,所以将内柱向两侧移动,使与檐柱组成六角形平面。这种改变柱子位置的方式,是宋、金建筑常采用的手法。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顶部的木装饰又称大悲阁,寺中最高大的建筑,三层高33米,有栏干平座,屋顶歇山式,此殿大部为近代重修。阁内有高24米的千手千眼铜观音,是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创建此阁时所铸,也是我国古代铜制工艺品中最大的一件遗物。位于天津城内蓟县城内西街1.山门:辽统和二年2.观音阁:辽统和二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分心槽,叉手托脚梁架出挑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独乐寺山门独乐寺观音阁平面:金箱斗底槽立面:台基低矮入口宽大水平分割九脊屋顶比例严谨剖面:典型的殿阁型构架水平分层(外观两层,内部三层),内、外槽柱子处理不同,叉手、蜀柱并存空井处理:从上到下依次为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经历了28次地震:观音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耐久性的原因:1、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上,木柱与石础之间可以发生位移,起到隔离水平方向的地面运动的隔震作用。2、由内外槽斗拱构成的三个铺作层,形成了三道水平刚性环,有利于保持各层柱网和整体构架的位移。3、采用递脚栿、抹脚栿、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件,强化了整体构架的稳定性。4、斗拱具有隼桙结合的“柔性构造”的特点,独乐寺的雄大斗栱充分发挥了“耗能节点”的减震作用。三个柱网层+三个铺作层+一个屋架层:为容纳佛像,下层、中层内槽都做成空筒构架高3层:下层挑出斗拱、下檐中层挑出斗拱、平坐上层挑出斗拱、上檐每层各有柱网层、铺作层大雄宝殿[辽]:面阔七间,单檐四阿顶,进深五间,中央五间省去外檐前内柱,内槽后内柱,中间只余下四根柱,檐柱升起很高,超《法式》达1.2尺,斗栱五铺作,补间铺作一朵,当心间出60度斜栱,次间45度普贤阁[金]——公元1154年:单檐九脊殿,外观两层一层:东西3间,南北2间二层:东西3间,南北3间三圣殿[金]——公元1128年单檐四阿顶,面阔五间,进深4间。斗拱六铺作,补间铺作两朵[明]。梁架彻上明造,有叉手。减柱加移柱,补间铺作一朵[金],移柱一椽大雄宝殿(辽)普贤阁(金)三圣殿(金)山门(金)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配殿。东侧为文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所建普贤阁。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寺院。西藏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宗教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8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