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应设立兵役登记站,其中各镇(街道)、村(居)集中受理兵役登记的时间为:2019年1月10日至6月30日,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集中受理兵役登记的时间为:2019年1月10日至3月31日,具体登记时间以各镇(街道)、村(居)、学校兵役登记通知为准。四、各区(市)征兵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兵役法规宣传,接受市民咨询。五、兵役登记期间,各区(市)征兵办公室和高校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办理预征手续;被批准入伍的大学生,将享受优先选拔使用、考学升学优惠、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等优待。六、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要依法组织或督促适龄公民及时进行网上兵役登记,并按时到指定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提交登记表。在职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视为出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阻碍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经教育不改正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七、凡在本通告规定时间内没有参加兵役登记或办理兵役登记证年度审核手续的适龄公民,须向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武装部申请补登并说明原因,所在地武装部对其进行兵役法规教育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凡拒不参加当年兵役登记的适龄公民,一律视为拒绝、逃避兵役登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2018年12月31日)青政字〔2018〕99号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现将《青岛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青岛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 为加快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我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青发〔2018〕22号),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近年来,全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全域规划布局、全产业链发展、全程质量监管、全新体制支撑发展理念,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产城一体、产管结合、集约高效、开放融合、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路。(一)综合产能稳中有升,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高。2017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717万亩,粮食总产量296.9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62万亩,总产量601.2万吨;果品种植面积105万亩,总产量111.1万吨;茶叶种植面—71—青岛市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2期)市政府文件积11万亩,总产量3667吨;肉蛋奶总产量102.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21.1万吨,其中远洋捕捞产量14.1万吨,主要农产品持续保持自给有余。化肥、农药施用总量“零增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30处,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7%。农机总动力达728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2%。(二)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2017年,农业部、省农业厅和青岛市三级地产农产品平均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建成市、区(市)、镇(街道)、村(合作社)四级农产品检测体系,3096个产品被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追溯系统,3300多家农药经营店和1249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全市拥有农业地方标准166项,农业标准化生产比例达到73%,主要地产农产品实现全覆盖。涉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1.9万多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042个,打造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2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1个。(三)加工出口优势明显,特色产业集聚水平高。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3168家、产值1300亿元以上,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省级45家、市级281家,年加工农产品能力超过1300万吨,粮食、蔬菜、水产品、肉鸡等8条百亿级产业链带动效应明显。农产品出口额达327.7亿元,约占全省1/3。蓝莓、食用菌、远洋渔业、高端肉牛等特色农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培育蓝莓小镇、菇香小镇、玫瑰小镇等20余个特色小镇,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到80万亩,现有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镇村27个、省级32个,优质特色农业年产值达169亿元。远洋作业渔船达到165艘,建成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5处、增殖休闲型和公益性海洋牧场11处。(四)园区农业加快发展,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全市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达到913个,带动8万多农民就近创业、增收20%以上。营业额10万元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753家,农业节会80余个,年接待游客1500余万人次,收入140多亿元,受益农户达11.2万多。创建各级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共计323个,国家级、省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村、示范点分别达28个、118个。现有农产品专营网店550余家,总交易额58亿元,胶州市、即墨区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县。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园达116个,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智能监测点306个,村级益农信息社816个,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62%。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02万亩,百亩以上规模化家庭农场、种植大户717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719家,入社69.4万户,农业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程度分别达到62%、59.2%。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农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转换农业发展新旧动能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抓手,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农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东部沿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和样板区,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产业基础。(二)基本原则。1.产城一体,全域统筹。遵循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以城带乡、产城一体、全域统筹发展,提高农业效益,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增强绿色、安全、放心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前提,发挥地方优势和地域特色,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立体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推动种养业、林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3.转型升级,三链重构。鼓励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推进传统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农业“新六产”,加快“三园同建”,发展“大车间”“大厨房”“大餐桌”等农业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4.拓展功能,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功能,挖掘历史、文化、地理等人文资源,利用郊区自然环境、农业景观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突出发展体验农业、休闲农业、民宿业、电商业和乡村观光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观赏品尝、购物体验、休闲度假等产品和服务。5.鼓励双创,创新引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升物质装备、信息—81—市政府文件青岛市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2期)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鼓励创新和创业,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到农村创业,促进农业增长向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6.生态优先,绿色安全。将生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注重耕地、林地、湿地及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严格控制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推进面源污染治理,打造“绿水青山”,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三)战略定位。全域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样板区。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构建国际化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创造条件。依托大沽河流域、滨海沿线和丘陵山区,重点发展粮食、特色园艺、蓝色渔业、都市型现代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确保24项创建指标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值,在2018年全面通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验收基础上,到2022年,把我市打造成高水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样板区。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市。全力打造东部沿海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样板,推进生产方式由拼资源、拼投入向使用新技术、打造新模式转换,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由过去单一农业生产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转换。加快构建“青岛农品”培育、保护、发展和评价体系,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知名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新六产”融合发展强市。全域开展农业“新六产”综合示范区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突出打造西海岸高端智慧农业示范区、胶州临空高效农业先行区、即墨区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平度粮油终端消费发展区、莱西市农产品物流配送先导区五大核心区,全方位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发展新格局。重点培育省、市级“新六产”示范县、示范主体。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先导市。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加快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实施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加快“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率先建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共享体系,打造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示范样板。打造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市。积极利用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健全农业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大“引进来、走出去”招商力度,吸引一批世界500强涉农企业集团落户,支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企业在国外建立项目基地。进一步增强我市农产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农产品贸易水平。(四)目标任务。到2022年,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整建制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全域创建农业“新六产”综合示范区。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例达到30%以上,基本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先进、物质装备优良、组织方式高效、经营主体集约、农产品市场繁荣的现代高效农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三、功能布局立足青岛资源禀赋和全市发展大局,面向服务城市和农业长远发展,坚持空间布局与区域布局相统一,梯次扩散与节点辐射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集中集约相协调,以产业延伸、技术辐射、项目对接、人才支撑为纽带,构建“三园示范、四区引领”的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新格局。(一)“三园”示范。1.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现有现代农业重点园区和示范园区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创建一批生产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综合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到2022年,全市建成1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农业科技示范园。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引领、效益惠民”原则,以即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海岸新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建成一批功能清晰、要素—91—青岛市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2期)市政府文件齐备、模式创新、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农业科技园区,构建具有青岛都市农业特色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实现全覆盖、无缝衔接,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前列。3.农村创业创新园。以11家首批国家级和35家市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为基础,大力开展返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农村创客服务等平台建设,吸引进城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二)四区引领。1.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300万亩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稳住“金色粮仓”。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以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农田灌排体系,推进农机农艺农牧结合、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功能区利
本文标题: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1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