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第一节先秦的文学观念一、“文”的演变1、狭义之“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乐记》:“五色成文”《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国语》:“服,心之文也。”(鲁语)“言,身之文也”(晋语)刘勰《文心雕龙》:“日月叠璧”为“天文”,“山川焕绮”为“地文”,“傍及万品,动植皆文”——“形文”、“声文”、“情文”2、广义之“文”《论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天将降大任于斯文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左传》:“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二、从“学术”向“文章”的转变:在战国中期以前,“文”之含义主要是学术;之后,作为文化之“文”的概念中,文章的含义大大增加:1、由于百家争鸣,词章写作地位提高;(诗歌从口头创作向书面创作的转换,出现了屈原、宋玉等词人)2、文、史、哲不分状况改变、诗、乐、舞开始分离三、荀子对“五经”异同的论述: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儒效》)意义:不仅指出了“五经”都是明“道”的共性,而且着重指出了“五经”在发何明“道”。客观上反映了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各部门独立性加强这一历史现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学的观念开始逐渐从学术向词章转化。四、小结:先秦的文学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即是从最广义的一般性总体文化观念来看待文学,到逐渐认识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且开始和学术相分离的过程。一般说来,当时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往往包含在对总体文化的一般性论述中。例如:“文质彬彬”(思想品德与文化修养——内容与形式)“言”与“辨”(一般性的语言表达与辨说才能——文学是其一种形式)“仁政”(“与民同乐”——“风雅比兴”与“实录”)“虚静”、“物化”论、“有无”、“形神”论、“言不尽意”论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1、我们祖先在文字创造过程中表现了用符号摹仿物象的思想;甲骨文——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八卦——产生这么一个抽象的符号来象征具体的现实事物,说明当时人们的理性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已达相当高的水平。2、在甲骨文等文字创造过程中表现了用符号模拟物象的一种最简易的直接描写方法;-2-3、八卦及其演变所产生的抽象符号系统,说明当时人们的理性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已大大加强;一、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文学理论批评方面见解的《易经》:“君子以言有物。”(创作必须有充实的内容)“言有序。”(具备正确表达内容的精练的语言形式)“辞尚体要,不惟好异。”(伪《尚书·毕命》)二、《诗经》中不少作品曾明确表达作诗的目的: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诗经》的“抒情言志”——“赋诗言志”(断章取义,余取所求。)三、春秋时期较正式的文学理论批评献诗讽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戡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国语·周语上)观诗知政(季札观乐):《周南》、《召南》“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歌《郑》“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第三节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一、诗、乐、舞三位一体:《尚书·尧典》“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发歌八阕……”《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当为“器”)从之。”二、“诗言志”1、“诗言志”的提出“诗言志”这种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作者的作诗目的自述中。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到战国时“诗言志”已是比较普遍。2、“志”者为何?先秦时人们对“志”的理解比较狭隘,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赵孟请郑国七子赋诗“武亦以观七子之志。”;昭公十六年韩宣子对郑国六卿: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3、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战国中期,“志”作为人的思想、感情、意愿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重视。《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3-《怀沙》“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5、“诗言志”与中国文论走向中国古代“诗言志”说的实质,就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这与西方古代把文艺看作是对现实的摹仿和再现,是很不同的。1、中国抒情作品发达,而叙事作品相对较为薄弱;2、中国文论重表现,而西方文论重再现;参考书目:1、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朱自清:《朱自清说诗·诗言志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最新版本4、王远熙等:《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最新版。第二章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第一节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及其对《诗经》的批评一、孔子及其思想概说1、春秋末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井田制的破坏、私田制的发展、杀殉陪葬制的废止使奴隶的人身自由有所扩大——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的兴起(政治制度);神的作用受到执疑,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孔子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思想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子不语乱、力、怪、神。”(《论语·述而》)“末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以上说明孔子对天命鬼神的双重态度)“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先进》)从思维方式上看,孔子不愿对抽象问题作宏观的思辨的研究,他更注重的实际问题的研究)二、克己复礼为仁1、“复礼”的理想乌托邦化“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论语·颜渊》),是“泛爱众”(《学而》)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看待,而不是把人当作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这种以“仁”为中心的重“民”、重“人道”思想,后来逐渐发展为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从而为中国古代具有民主进步倾向的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2、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孔子建立他的系统的道德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三、“中庸之道”1、与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思想相联系的是思想方法上的“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事情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两者都是不好的。这是他-4-观察、研究、评价一切事物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2、中庸之道是孔子处于变革时代思想矛盾状况的反映,他企图在与新与世、进步与保守的激烈冲突中,把双方调和统一起来。这种思想方法也深刻地体现在他的美学与文艺批评标准之中,后来儒家之“中和”观念即由此引出。1、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美和善的结合,而“善”的具体内容,即“仁政德治”“仁义礼乐”等道德观念: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末尽善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2、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所谓“诗教”即是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之联系。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A、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清代劳孝舆在《春秋诗话》中说:“自朝会聘宴以至事物细微,皆引诗以证其得失焉。大而公聊大夫以至舆台贱卒,所有论说皆引诗以畅厥旨焉。余尝伏而诗之,愈益知《诗》为当时家弦户诵之书。”C、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关雎》,后妃之德也。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洧》之诗,果无邪耶?(《朱子语类》)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四书章句集注》)孔子的“思无邪”说和《诗经》实际内容上的矛盾,乃是孔子基本思想矛盾的反映。孔子既有维护旧制度的保守落后一面,又有反映时代新思潮的积极进步一面,这些都包含在他的“思无邪”中。孔子“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无邪”即是不过“正”,符合“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就是指的一种“中和”之美D、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论语·阳货》)“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末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诗可以兴”“兴”与“兴于诗”的“兴”论述的角度不同,前者是讲诗的作用,后者是讲诗在人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地位,但它们都是指文学的审美特征。与后来讲诗歌具体表现技巧的赋比兴之“兴”,不完全相同。“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风俗之盛衰”(郑玄)、“考见得失”(朱熹)孔子讲的“观”,不仅是观诗的客观内容,也观诗人的主观意图,针对当时的“赋诗言志”,也可以观诗人之志。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春秋时朝聘享动必赋诗,所谓可以群也。”孔子所说的“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的小宗派的“群”。“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怨剌上政。”黄宗羲《汪扶晨诗序》:“怨亦不必专指上政。”孔子对“怨”的肯定,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他允许百姓对“不仁”的现象直接通过诗歌来加以揭发,这正是孔子思想中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它是对孔子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一个理论的概括与总结,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重要传统。E、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情欲信,辞欲巧。(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论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4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