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二生物选修三总复习测试题
1选修三总复习测试题(共8页)一、选择题1.原核细胞基因的非编码区组成是()A.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B.能转录相应信使RNA的DNA序列C.信使RNA上的密码序列D.编码区上游和下游的DNA序列2.对真核细胞内的一个基因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个基因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相同B.不同基因的内含子长度相同C.不同基因的外显子长度相同D.不同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长度均不相同3.蛋白质工程中,要对蛋白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而不直接改造蛋白质的原因是()A.缺乏改造蛋白质所必需的工具酶B.改造基因易于操作且改造后能够遗传C.人类对大多数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知之甚少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操作难度大4.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是因为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幼苗之前进行异养代谢B.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影响愈伤组织的再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离体的胚珠经过脱分化获得愈伤组织,所有细胞的基因型相同5.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较低时,有利于根的生长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D.③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6.如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籽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7.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不同种植物叶肉细胞融合时,应先去掉细胞膜②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③叶肉细胞经过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④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细胞全能性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了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9.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往往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动物血清B.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就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C.先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离体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至细胞系时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D.将杂交瘤细胞培养在小鼠体内无法产生相应的抗体10.下图为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克隆羊“多利”的主要性状与甲羊一致,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甲羊B.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技术有核移植和胚胎移植C.乙羊的去核卵细胞为重组细胞的基因表达提供了细胞内的环境条件D.此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具有全能性11.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12.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②若想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培养人工种子,其胚状体应具有胚芽、胚根、子叶、胚乳3等结构③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可进行基因诊断④限制酶基因只存在于微生物体内,通常用鸟枪法来获得,它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并在一定位点进行切割⑤质粒的复制既能在自身细胞中完成,也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13.在一个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全能性,原因是()A.细胞失去了全能性B.细胞中的基因部分丢失C.细胞中的基因选择表达D.细胞中的基因变异不同14.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动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B.卵裂球时期每一个细胞的体积比受精卵大C.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充分发挥良种母畜的繁殖潜力D.对某一胚胎的干细胞移植,产生的动物中雄性和雌性的概率各占1/215.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胚胎体外培养可直接获得新生儿B.胚胎移植中的受体应与供体同期发情C.胚胎移植中的受体与供体必须都为优良品种D.胚胎分割是在胚胎移植后进行的一项显微操作技术16.下列各种技术中,不都属于胚胎工程技术的是()A.体外受精技术、治疗性克隆技术B.胚胎冷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C.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D.性别控制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17.下列各项中与“试管婴儿”的培育有关的是()①体外受精②体内受精③主要在体外发育④主要在体内发育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⑥运用胚胎工程技术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④⑤18.关于牛体外受精及胚胎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后即可移入母牛子宫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C.成熟的卵细胞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移植D.体外受精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即胚胎发育和受精过程只需在体外进行19.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肝衰竭,实现此过程的最重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B.细胞特化C.细胞分化D.细胞增殖20.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供体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B.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C.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期发情的状态4D.受体母畜需要遗传性状优良的品种,供体母畜可用遗传性状一般的品种21.下列现代生物技术成果获得必须通过胚胎移植的是()A.转基因良种鸡B.重组酵母乙肝疫苗C.单克隆抗体D.试管婴儿22.对胚胎分割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利用胚胎工程产生新个体都要用到胚胎分割技术B.分割的胚胎直接移植给受体或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C.目前的同卵双胞胎多数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而产生的D.目前该技术只能是在显微镜下用切割针或切割刀把胚胎分割开2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技术既可造福人类,又能威胁社会B.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从某些实例来看并非是多余的C.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D.由于生殖隔离,转基因农作物肯定不会将目的基因传给杂草24.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B.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进行克隆人的实验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25.下列关于滋养层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胚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B.可以用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C.囊胚滋养层细胞就是将来原肠胚的外胚层D.滋养层细胞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26.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B.芽发育成枝条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D.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植株27.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出或生产出()A.食品添加剂B.无病毒植物C.人工种子D.A、B、C都是28.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的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下列有可能使其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是()A.细胞分裂素B.生长素C.一定的营养物质D.以上三者29.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使细胞传到50代以后仍能传下的传代细胞称为()A.原代细胞B.传代细胞C.细胞系D.细胞株30.不能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A.振动B.刺激C.PEG试剂D.重压31.下列细胞中,不具有细胞全能性特点的细胞是()A.心肌细胞B.神经细胞C.根的皮层细胞D.木质部导管细胞3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5A.培养多倍体的经济动物B.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C.制备单克隆抗体D.A、B两项33.关于单克隆抗体不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单一B.用有性繁殖获得C.特异性强D.可用于治病、防病34.能提高良种家畜繁殖能力的细胞工程技术是()A.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35.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所培养的动物细胞大都取自()A.幼龄动物器官B.老龄动物器官C.中年动物器官D.中年动物器官36.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不同之处是()A.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编码区B.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C.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D.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37.下列对基因结构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编码区能够转录为相应的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B.启动子、终止子包括在非编码区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都存在有外显子和内含子D.内含子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38.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包括()①启动子②终止子③终止密码④外显子⑤内含子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39.从浩瀚的“基因海洋”中获得特定的目的基因的方法有()①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②从受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③人工合成基因④复制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36.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1)进行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酶有,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棉花植株产生抗虫性状,引起这种新性状产生依赖于。(2)含有Bt基因的Ti质粒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必须进行6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可以检测Bt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这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作用的。检测方法是。(3)由获得Bt基因的植株细胞培养成抗虫棉植株的过程是:植株细胞首先要通过细胞的过程,培养出,再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再分化出幼根和芽,形成完整的植株。为了克服季节限制快速制种,便于大面积推广种植,可将植株细胞培养得到。(4)有人担心种植上述抗虫棉,它所携带的Bt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亲物种,造成“基因污染”,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法。。37.下图表示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制备单克隆抗体、培育抗虫棉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表示,要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原因是。受体细胞可以是牛的一般体细胞吗?,为什么?。(2)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常规方法是将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与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图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则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请你说出目的基因的名称。单克隆抗体主要具有的特性。(3)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中,抗虫基因的受体细胞可以是棉花的一般体细胞,原因是。最后检验培育的棉花是否抗虫,常用的方法是。38.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子,下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7(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过程,②表示的是过程,X代表的是,③表示的是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过程。(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细胞的全能性。(3)对植株甲进行,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
本文标题:高二生物选修三总复习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7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