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聆听西藏》ppt课件1
扎西达娃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群山环绕,江河密布。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wǔ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它一共有999个房间。它的总面积是9927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位于拉萨的寺院。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五色经幡”是西藏的一种标志,它是由“红色”,“白色”,“黄色”,“蓝色”和“绿色”五种颜色的印有经文的布条组成。“五色经幡”一般被藏族同胞挂在“屋顶”,“湖边”或者是高高的“山间”,是他们用来祈福的,他们认为:当风吹过经幡时,就相当于将上面的经文念过一遍。代表他们日日夜夜都在颂经念佛,以表示他们诚心向佛的信念。六字大明咒,亦六字真言:“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ōng)啊吽(hōng)”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西藏是一片弥漫着神秘色彩的土地,住在那里的人们深深地受到这里的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有这样一位藏族作家扎西达娃,他深爱着并且深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于是他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西藏的通道。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扎西达娃的《聆听西藏》扎西达娃---扎西达娃,藏族,1959年生。1974年毕业于西藏拉萨中学。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骚动的香巴拉》,中短篇小说集《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世纪之邀》等。1作者简介2掌握生词:·炽chì烈:旺盛猛烈;热烈旺盛·涅槃pán:佛教用语,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做“死”的代称。·万籁lài俱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寂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怪诞dàn:荒诞离奇;古怪·静谧mì:书面语,安静·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蠕rú动·绛jiàng红色·栩xǔ栩如生·迷惘wǎng3、初步感知:阅读课文时间:5—10分钟思考:作者为什么将课文取名《聆听西藏》?可以改为《介绍西藏》吗?围绕着“聆听”二字,课文由太阳、黑夜、夏日辉煌三个部分组成。进一步学习:三个部分别描写了什么?从聆听中得到了什么?实质聆听的结果西藏人聆听大自然、宇宙神的启示——人类并不伟大我聆听神秘的文化的圣歌(西藏)得到了创作的灵感源泉我聆听到西藏人的理想揭示了西藏的可爱可敬4:课文解析一、太阳二、黑夜三、夏日辉煌三个标题统摄在“聆听西藏”之下表达出“聆听”的三个层次分别是:1:西藏人在聆听自然、人生2:“我”在聆听西藏(人),聆听西藏人悟出的哲理3:“我”呼唤人们来聆听西藏这篇散文是西藏土生土长的青年作家在向读者倾诉他眼中、心中的西藏文化、西藏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渴望读者用心来走进西藏、了解西藏的心愿。因此,“聆听”一词很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对西藏人、西藏文化的敬慕景仰之情。聆听西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情感脉络1西藏人在冥想中听见了宇宙的呼吸声,他们早已接受人类并不伟大这一事实,人类的实现并不是最终目的,不过是在通往涅磐的道路上注定要成为一个不算高级的生灵。2也许他们并没有去思索命运,但命运却思索他们的存在。扎西达娃在作品创作中,总是选择别人不曾写过的题材,着力用新的时代节奏反应藏族人民,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精神世界。扎西达娃的作品继承了藏族古老的神话意念和宗教思维,虚实相交,呈现出复杂的时空幻想。《聆听西藏》就是这样一篇充满宗教思维和时空幻想的文章,需要人们用心去“悟”去“品”。作品特点6:课外拓展藏族,这个曾驰骋沙场、勇猛剽悍的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变成了憨头憨脑、昏昏沉沉坐在太阳底下冥想的温顺的民族,但在这表面之下,这个民族实际上在进行着集体的思索,“在同一时刻集体进入了冥想”,他们在聆听,在冥想。最终,藏族人在阳光下聆听到的神的启示,文中“神的启示”指的是什么?黑夜,“我”在聆听、在体味西藏民族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文章以闪回式叙述方式扫描了古老而现代的西藏,又以四句疑问表现西藏民族文化对“我”的影响。这一部分可以概括为:“我”在聆听西藏文化凑响的神秘圣歌,而这圣歌正是民族文化的圣歌,是“我”灵感的源泉,是创作的源泉(表达西藏文化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文章较为集中地描述了西藏冬天最令人振奋的祈愿大法会。在西藏人对未来佛、对千佛的呼唤与期待中让我们发现了西藏人的美好:虽然自然与现实如此残酷,让西藏人认识到幸福、和平、安宁还很遥远,但那是一个美好的理想,西藏人对未来永远持乐观态度。西藏人的祈愿貌似憨钝,实则充满睿智。
本文标题: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聆听西藏》ppt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2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