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1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主要内容一.构成主义的背景二.构成主义的发展三.构成主义的主张及原则四.构成主义的风格来源五.构成主义的两股潮流六.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七.构成主义的影响一构成主义的背景构成主义是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大约开始于1917年受到马克思主义刺激之下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G.Julier,1993:56)。对于激进的俄国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这个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绘画浮雕》塔特林作1914—17年木板上金属及皮革63x53厘米第三国际纪念碑目的:建造一座比埃菲尔铁塔高出三倍的无产阶级纪念碑。结构:自下而上--会议中心、第三国际办公机构、法律中心、宣传中心。可实现自转。模型材料:铁丝、木片二构成主义的发展时间组织名称代表人物影响1918弗克平特玛斯亚力山大·维斯宁力图集各种艺术和设计之成于一体,具有高度的全面性和广泛性。1918因库克康定斯基与“弗克平特玛斯”成为俄国设计和现在艺术主流的两支力量‘1919宇诺维期马列维奇开始从事构成主义的探索,开始把绘画上的构成主义因素运用到建筑上。1923新建筑家协会(阿斯诺瓦)拉多夫斯基和梅尔尼科夫利用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来探索“理性主义”,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1925当代建筑家联盟亚历山大·维斯宁把构成主义和立场在国内和欧洲广泛传开二战之后终止三构成主义的主张及原则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设计主张康定斯基《构图8号》《构图六号》《构图九号》设计原则构成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即:技术性、肌理性、构成。其中,技术性代表了社会实用性的运用;肌理代表了工业建设的材料的深刻了解和认识;构成象征了组织视觉新规律的原则和过程。肌理性技术性构成四构成主义的风格来源①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代表人物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毕加索作于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在这幅画上,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被破坏得井井有条:所有的形象包括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带阴影的几何块面构成三维空间的感觉。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毕加索乔治·布拉克乔治·布拉克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②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内心状态:告别》,波丘尼作,1911年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③至上派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马列维奇曾经说过,“方的平面标志之至上主义的开始,它是一个新色彩的现实主义,一个无物象的创造……所谓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在否定了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空间之后,简化成为了最终的表现,人们的意识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最后在绘画的白色沉默之中,被表现出来。“无”成为了至上主义的最高绘画原则。《白色上的白色》马列维奇马列维奇是第一位创作纯粹几何图形的抽象画家,长久以来艺术一直支离破碎地与诸多非艺术因素交织混杂在一起,而无法获得真正的纯粹造型。他把绘画从一切多余的及完全不相干的杂质中解放出来,在画中寻找一种最朴素的元素,这一元素就是这个黑色的方块。“我们所钟爱的一切都失去了。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一无所有!”方块:感情,白底:超越此感情空间。《白底上的黑色方块》,铅笔素描,1913年,列宁格勒俄罗斯国立博物馆藏。至上派构成马列维奇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引申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形式决定内容?至上主义是以艺术形式为至上目的艺术流派,强调形式就是内容,反对实用主义的艺术观,其主要的领导人物是马列维奇。后吸引德国的康定斯基。追求没有使用价值、思想,没有许诺的土地。—马列维奇黑色的弓型白线光之间康定斯基而俄国主义却恰恰相反,他们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主张艺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因此反对单纯的绘画,他们认为艺术的最高宗旨就是它的社会功能性。其中以佛拉基米尔·塔特林和亚历山大·罗钦科。“作为新时代的公民,现在艺术家的任务是清理旧社会的垃圾,为新社会开拓发展的天地。”佛拉基米尔·塔特林五构成主义的两股潮流【一】以塔特林和罗德钦柯为代表,主张艺术走实用的道路,设计倾向于实用功利作用,并为政治服务。罗德钦柯【二】以嘉博和佩夫斯纳为代表,强调艺术的自由与独立,追求艺术形式的纯粹性,不愿为政治目的服务。佩夫斯纳六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佛拉基米尔·塔特尔亚历山大·罗钦科嘉博佩夫斯纳斯坦伯格兄弟李西斯基【斯坦伯格兄弟】高尔基·斯坦伯格和佛拉基米尔·斯坦伯格兄弟也是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在摄影非常昂贵的这个时期,采用依据照片绘画来进行绘画放大的方法,得到逼真的效果,把照片绘图和构成主义的版面编排结合起来,也非常有力。他们的作品也在苏联广泛流传。《新世界》杂志封面(苏联时期)1927年电影海报电影招贴设计【弗拉基米尔·塔特林】:雕塑(VladimirTatlin,1885—1953)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是1913年从毕加索(以铁皮、木板、纸片等实物材料所作的拼贴作品)那里得到启发的,但塔特林的“构成”作品则彻底抛弃了客观物象,而完全以抽象形式出现。代表作:1918年受苏维埃美术部委托而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第八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展出)虽然未能最终建成,但其方案及模型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现代艺术运动中的结构主义功利精神的标志。1923年舞台美术设计【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XANDERRODCHENKO,1891-1956)生于俄国圣彼得堡。自幼爱好美术,曾在敖德萨卡赞艺术学校和莫斯科施特罗甘诺夫实用美术学校学习。毕业后从事绘画、印刷、舞美设计和雕塑工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亚历山大·罗德钦科是艺术实验摄影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原先是出名的构成主义画家,后转向设计和绘制宣传招贴画,并采用集成照相的方法,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集制作插图,直到1924年才开始创作具有自己风格的摄影作品。罗钦科1937年利用摄影拼贴设计的以列宁形象为中心的海报。他拍摄的主体,不论是人还是景,一般都很平常,但取景的角度完全打破传统的视觉习惯,多采用垂直俯视或倾斜的角度,强调透视变化。他的摄影作品范围广泛。1956年12月3日病逝于莫斯科。他的风格除了基本的构成主义之外,还特别强调粗壮的字体和几何图形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对比和字体图形转角的尖锐特征,因此,整个设计风格非常强悍而有力,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佩夫斯纳】(AntoinePevsner,1886—1962):雕塑。在抽象绘画和构成里,形成一全新现实,一种柏拉图式的理想现实,或者说形成一种比任何对自然的模仿都更加绝对的形式。受塔特林等人影响,他们开始也赞成艺术应服务于社会的思想,认为艺术应具有实际的意义。不久,又对实用性艺术主张产生不满,从而转向对艺术纯粹性的探索。解放纪念碑【李西斯基】李西斯基曾经申请进入彼得堡的高等美术院校,但是被彼得堡美术院校以种族歧视原因——因为他是犹太人而拒绝,因此他对于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嫉恶如仇,转而去德国达姆斯塔德工程和建筑学院建筑,以后,数学和工程结构就成为他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的核心。代表作《红楔子攻打白军》。Headcirca1923-4李西斯基的设计具有强烈的构成主义特色:简单,明确,采用明确扼要的纵横版面编排为基础,字体全部是无装饰线体的,平面装饰的基础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纵横结构而已。在他的作品中,形式、内容、色彩、图形都围绕中心服务,而这个中心则是革命。1919《红楔子攻打白军》《红楔子攻打白军》就是采用白色、黑色方格代表克伦斯基的反动势力,而用红色的楔形代表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力量,是把至上主义非政治化的艺术形式运用到高度政治化的宣传海报上的典型代表作。这张海报的俄语原口号是由4个单词组成的,即:用红色打击白色!“白色”又是复数,因此,隐有“白军”的意思,言简意。目的和含义明确;这张海报的色彩的象征作用也典型:白色是反动势力,红色是革命势力。李西斯基1929年设计的展览海报,采用构成主义、未来主义、拼贴等当时非常前卫的手法。李西斯基设计的书籍《呐喊》内页。充满了浓厚的构成主义色彩。版式设计招贴设计杂志封面书籍装帧七构成主义的影响宽肩设计以及用肩章和收紧得腰线来强化的伞兵军装外形。他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材料的力量感。蒙塔纳以笔直、强硬的线条诠释出简洁的构成主义时装。时装丹麦灯宝保罗·汉宁森俄国构成主义对社会性的实验,虽然只在20世纪30年代终止,但它对于社会功能的重视,根本上改变拉设计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设计的实质考虑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的本质基础,因而,开创了新的设计时代。Thankyou!
本文标题: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2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