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附件2:泉州模式发展轨迹doc-泉州通--wwwqztg
第一编大事记197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12月13日,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11月16日,中共晋江地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山美水库大坝加固问题,决定加高2.4米,在三年内完成,要求各县(市)支持此项工程。同月,晋江县第一美术工艺厂与香港三洋珠绣织造厂签订来料加工机织毛衣1.8万打的合同。这是晋江地区与境外签订的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同月,晋江县深沪公社与香港长青贸易公司筹备创办来料加工装配厂。这是晋江地区第一家来料加工装配厂。12月11~14日,中共晋江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会议,部署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年底,晋江县陈埭公社在全区率先利用侨乡闲散资金、房屋、劳力,联户办企业。是年,地区生产总值77900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元,财政总收入79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元,出口总额200万美元(1979年)。1979年1月,漳(平)泉(州)铁路剑斗至湖头路段和从安溪白濑长基出岔至永春下洋的天湖山支线动工修建,1990年基本完成。剑湖路段全长19.48公里,天湖山支线全长23.85公里,均属Ⅲ级线路。先于1971年9月修建、全长20公里的福德至剑斗路段同在1990年竣工,也属Ⅲ级线路。2月8日,地委召开地直机关县级和19级以上党员干部大会,传达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把工农业生产搞上去。2月29日,全区各县(市)邮电局开始受理发往台湾省的电报业务,对台湾发来的电报照常报送。3月10日,开始受理挂往台湾省的电话。5月20日起,又扩大受理寄往的邮件。2月,设有大专教育的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晋江地区工作站成立。1985年2月,省政府批准以该站为基础成立福建省电视大学泉州分校,为县处级建制,1999年,该校开始有本科教育。创办以来,累计学历招生数5万多名。同月,省广播事业局105台在泉州清源山建成彩色电视转播台,功率10千瓦,覆盖半径50公里。这是晋江地区第一个彩色电视转播台。3月6日,地委发出《关于认真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安定团结的通知的通知》,要求保证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月16日,地委在地区公安局党组的报告上批示,要求全区在夏收前全面完成对四类分子摘帽和对地富分子改成份的工作。3月24~27日,地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区农业发展问题。3月26日~4月4日,泉州湾宋代海船科学研讨会在晋江地区举行。来自北京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提交论文65篇。会议期间成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4月16~17日,地委常委会传达学习邓小平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所作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5月7日,省委批准成立石延明为组长的中共晋江地委纪律检查组,组长石延明。1980年12月,纪检组撤销,中共晋江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书记石延明(1985年3月林文麟接任)。1986年1月,改称中共泉州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仍是林文麟。5月25~29日,地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同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考察后渚港区的开发情况。8月25日,该港被定为出口货物临时起运点。同月,德化瓷厂选送创新产品298种535件在京沪参展,获奖70件。建白瓷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要求两省充分利用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等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步伐。8月20日,地委常委会议提出要提高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认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8月28日~9月1日,全区社队企业工作会议在晋江安海召开,制定“六五”时期社队企业发展规划。10月25日、11月24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外贸部相继批复,同意恢复泉州支关,隶属厦门海关。1980年1月10日,泉州支关恢复办理海关业务。11月26日,地委常委会决定泉州糖厂、永春化肥厂和德化瓷厂等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单位。11月,陆自奋此前担任的晋江地区行署专员,由范秉炫接任。同月,位于市区百源川池西畔的华侨大厦开始兴建,高11层。这是泉州首座高层建筑。12月25日,开始开放南街基督教礼拜堂、开元寺佛教、清净寺、伊斯兰教等宗教活动场所。12月,福建省政府批准晋江东石为“出口港澳物资起运地”。是年,修建泉州市区东大路(后改名温陵路),全长2130米,宽46米。1980年~1986年,铺筑石砖路面。1991年初,翻建成水泥路面。1980年1月9~14日,地委在南安召开全区农业工作会议,仍坚持“以粮为纲”的方针,不赞成搞“包产到户”、联产计酬。1月16日,地委常委会提出,贯彻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要注意发挥华侨多的优势,增加生产、扩大出口,并解决产品十年一贯制、口岸封闭和外贸力量薄弱的问题。1月20日,全国侨乡和侨联工作座谈会在泉州召开,28个省(市、自治区)侨办和22个省(市、自治区)侨联负责人出席。会议强调发挥侨乡优势,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引进侨资、技术、设备,开展来料加工、来料制作、来料装配和补偿贸易等业务。2月10日,地委常委会提出,1980年全区农业要抓科学种田,工业要挖潜改造,重点抓好几个糖厂、罐头厂、永春化肥厂和安溪湖头水泥厂的改造以及来料加工。2月21日,地委下达紧急电话通知,提出农村人民公社一定要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反对分田单干、包产到户。同日,地委常委会学习邓小平《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要求消灭派性和无政府主义,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3月20日,地委常委会专门研究渔业生产问题。3月30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泉州和福州、厦门、漳州四市列为对外开放城市。4月5日,地委、行署发出《关于县(市)公社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意见》要求德化县上半年完成试点工作,其它县(市)下半年全面开展。5月18日,泉州半导体器件厂为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提供微波混合集成功能组件,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扬。5月19日,地委常委会传达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到惠安调研的指示,要求各级领导树立对台工作的紧迫感,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对台方针政策,加强对台湾渔民的工作。5月,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泉州培元中学题写“为国树人”匾额。6月7日,泉州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泉州人造花厂有限公司成立。6月下旬,廖志高一行到南安县各地农村调研,尔后由省委办公厅印发《加快发展多种经济的好办法》的调研材料。6~12月,全区各县、市政协先后恢复正常活动。7月4~9日,首次“德化瓷窑发展史”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在德化召开。8月9日,地委、行署向省委、省政府呈送关于贯彻中央文件开展海上查私工作的《请示报告》。8月18日,省委免去陈玉宝此前担任的中共晋江地委书记职务,调省另行分配工作,常登榜接任中共晋江地委书记。8月,中共晋江县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允许社员集资办企业,允许雇工、允许股金分红、允许推销提成、允许价格随行就市。全县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企业不断出现。一年中,该县的联户办企业达500多家。从此拉开晋江地区农村工业化序幕。9月9日,地委常委会听取全省对台工作会议精神传达,研究加强对台工作的措施。10月14~18日,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座谈会,强调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必须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11月1日,地委常委会研究全面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的措施。12月1日,地委常委会研究进一步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建立侨联加强与华侨联络、争取华侨投资捐资以及加强侨务部门建设的措施。是年,首先放开地产小蜜饯、小百货、小文化用品价格。1982年12月15日,行署发出《关于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通知》。此后,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至1983年,小商品价格已全部放开,共有500多种(类)实行市场调节、企业定价。对部分农副产品恢复议购议销,实行议价。同时恢复和发展城乡集市贸易,实行市场调节。全区通过改革,国家定价范围日益缩小,市场调节不断扩大。1981年1月2日,地委常委会要求各级党委理直气壮地抓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2月17日,地委常委会原则同意中学实行教育结构改革,并要求切实加强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3月25~30日,地委县(市)委书记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指示,决心在思想上进一步清楚“左”的影响;在经济上进一步贯彻调整方针;在政治上进一步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局面。4月,国务院批准泉州港对外开放。翌年12月18日,福建省政府根据授权批复同意泉州港对外轮开放(限锚作业)。1983年1月1日,泉州港正式对外轮开放。5月1日,巴拿马籍的“广州”号货轮从曼谷运载4000吨原糖,驶抵秀涂锚地作业区,成为泉州港恢复对外开放以来的第一艘国际航行航船。5月,炮兵32515部队与南安县梅山镇召开军地22个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发出《关于建设文明镇的倡议》。这是全国、全军第一个军民共建点。1984年8月,该部派员出席全国“双拥”大会,被授予“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6月20~25日,地委县(市)委书记会议部署“两案”(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和“文化大革命”前的错案)复查工作。6月28~30日,召开晋江地区第一次台湾同胞代表大会,成立晋江地区台湾同胞联谊会,并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7月4~9日,地委、行署在晋江石狮召开全区侨务工作会议,传达全国侨务工作会议和全国侨联二次常委会精神,提出今后任务及落实措施。7月21日,国务院批准在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复办泉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泉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泉州师院。自1978年至2008年,该校累计招生近8万名。8月18日,行署召开全区多种经营会议,强调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大办联户企业,大力发展社队企业。9月18日,《福建日报》发表介绍全省26个“冒尖户”的长篇报道,同时刊登省委常务书记项南写的《尖子赞》,晋江安海西安大队社员颜呈祝、东石石菌大队渔民黄念厚和南安官桥东头大队社员陈祖正勤劳致富的“冒尖”事迹受到高度称赞。9月22日,地委根据全省工业会议精神,决定在工业企业中推广责任制。10月,地区对外贸易分公司首次参加第十五届秋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签订合同134份,金额105.42万美元。11月上旬,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到晋江地区视察。12月初,地县社三级党委组织干部下乡调研,协助基层组织做好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12月12日,泉州市区改共电交流为纵横制交换总机,实现市内电话自动化。12月30日,福建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设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晋江地区联络组,李明星任组长。是年,国家文物局拨款140万元,修葺安平桥。1985年5月,修复工程竣工。同年,港胞吕振万捐资13万元,在南安石井兴建郑成功纪念馆第一期工程;1984年,又与港胞余新河分别捐资28.3万元、40.8万元,合作兴建第二期工程,1985年竣工开放。建筑面积2790平方米。同年,全区开展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和制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三定”工作。1982年1月17~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到晋江地区视察。2月8日,国务院公布泉州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3月,泉州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关于保护、管理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决议》。2月9日,地委常委会传达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关于要抓紧查处大案要案、搞好泉州文化古城的建设、生产要搞上去的指示。3月15日,省委、省政府转发晋江地委、行署《关于迅速刹住农村占地建房整风的紧急通知》。同月,全区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掀起“五讲四美三热爱(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
本文标题:附件2:泉州模式发展轨迹doc-泉州通--wwwqztg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9488 .html